2024学年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学年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中考语文模拟预测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
1.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个温馨的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A.你看,那只船随波逐浪,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B.但是,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C.是啊!“长风破浪会有时,长挂云帆济沧海”!
D.可是,即使风浪再大,船也能安全通过。
2.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
A.国宝
..并在春晚播出,为.春晚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丝路山水地图》回归
解说: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
解说:从语法结构看,上面的四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2018年在扬州举办的第19届省运会是扬州改革开放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重大活动。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省运会是活动”。
D.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
(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3.对下列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A.第一二句描写青海湖上升起大片阴云,使远处的雪山显得暗淡,孤城戍守,四望荒凉,玉关屹立,显示边塞的荒凉艰苦,写景壮阔悲凉。
B.“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C.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
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给人的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D.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漫长的基础上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追溯.(sù)狡黠.(xiá)污秽.(huì)接踵.而至(zhǒng)
B.蓦.然(mù)睥.睨(bì)桑梓.(zǐ)忧心忡.忡(chōng)
C.牛犊.(dǔ)撺.掇(cuān)诘难.(nán)锲.而不舍(qì)
D.行.辈(háng)诡谲.(jǘ)驰骋.(pìn)相得益彰.(zhàng)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盛名之下,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恒兀兀以穷年。
③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⑤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范仲淹实现“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的努力中。
6.名著阅读。
(1)根据阅读印象,选出下列名著解读正确的两项是:
A.“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
凡他念过的书,你读上句,他背下句,这能耐据说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
”“他”是《俗世奇人》中的冯五爷。
B.“他又高又瘦,留着大胡子。
他的头光秃秃的,两只耳朵又大又长,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善良忠厚的魔术师。
”“他”是《童年》里的彼得。
C.“他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
”“他”是韩麦尔先生。
D.培根在《谈读书》中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并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化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E.“我十四岁从苏州被人带进了北京,十六岁那什么(指开怀),四年见识了不少人,二十岁到底还是跟了施大这个
老鬼”文段中的“我”是指兰姨娘。
(2)阅读《水浒传》有关描写宋江的两个片断,结合全书,分析梁山好汉失败的原因。
A.只说李逵得了这个银子,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B.当时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一面分投赏军,一面大吹大擂,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
各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
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
二、阅读
7.晏子仆御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②深矣,常有以自下③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以是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
晏子荐以为大夫。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仆御:驾驶车马的人。
②志念:志向和兴趣。
③自下:自卑,自以为不足,与“自高”相对。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A.既而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B.夫问其故./故.逐之
C.然子之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D.妾以是求去.也/乃记之而去.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晏子为什么推荐仆御做大夫?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
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
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转运使黄湜①闻其名,将推毂②之,召诣行台③白④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湜怒,他日行⑤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湜曰:“君真能吏也。
”率诸使者合荐之。
(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释)①黄湜(shí):人名。
②推毂(gǔ):荐举。
③行台:地方大吏的官署与居所。
④白:禀告。
⑤行:巡视。
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
....)
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
3.侯蒙年少时“急义好施”,是__之人。
为官后,转运使黄湜“欲翻致其罪”,却发现“无一疵可指”,通过__(写作手法)表现了侯蒙__的特点。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乙)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者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C.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如果没有
D.却.不受,玠益敬服却:推辞
2.下面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少豪饮,帝戒之曰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大道之.行也
C.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D.友人惭,下车引之.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选自《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永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B.甲文以“嗟夫”开启,转为议论和抒情,作者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C.乙文中的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讲求自律、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将领,皇帝当初想为其建造府邸,岳飞坚决推辞。
D.范仲淹政绩卓越,文学成就突出,岳飞的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岳飞的不朽词作《满江红》,就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0.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让水变氢气的“晶体鱼”
①工厂里的机器有规律地运转着,但是对于操作机器的工人来说,这种有节奏的轰鸣可是巨大的噪音,每天在这种环境里待着,十分痛苦。
②不过也许几年之后,这种噪音可以被用来赚钱了。
为什么这么说?且看这样一幅场景:工人们充满活力地上班了,只见他们开动机器后,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型的形似煤气罐的气罐,放在机器旁边。
与气罐相连的是一个透明的类似鱼缸的装置,里面装有水,水底有一个用晶体做成的奇形怪状的物体,远远看过去像是蹲在水底的鱼。
③随着机器的震动,“鱼缸”里的“晶体鱼”也跟着有节奏地跳动起来。
不久,只见水里开始汩汩地冒气泡,这些气泡通过导管被引入气罐……下班后,工人们纷纷背着气罐兴冲冲地走了。
他们去氢气厂家把刚制造出的一罐氢气卖掉,又换上一个空的气罐以便第二天上班装氢气。
④原来,鱼缸里的晶体鱼可以吐出珍贵的氢气泡,这种鱼缸真是聚宝盆啊!但工人们为什么不把鱼缸放在家里,让它安稳地产生氢气呢?
⑤你有所不知,鱼缸是聚宝盆的奥秘在于鱼缸里的“晶体鱼”和机器产生的噪音。
原来,鱼缸里的“晶体鱼”是一种在震动下就能产生正负电荷的压电晶体(受到压力或震动,晶体就会产生正负电荷,压力或震动消失,正负电荷也会中和消失)。
当这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刚好能在机器振动频率下共振时,晶体表面所产生的电荷最多。
这些正负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就可以把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⑥这个装置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发明和设计的,目前已经通过试验,研究人员正在设计晶体的形状,以便适应不同频率的噪音。
也许不久的将来,任何环境噪音都可以被“鱼缸”里各种形状的“晶体鱼”转变成氢气了。
(选自《读者<校园版>》2018年第20期)
1.短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因果顺序
2.短文没有使用的一种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下定义C.作诠释D.举例子
3.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让水变氢气的装置由气罐、“鱼缸”以及“晶体鱼”构成。
B.晶体鱼吸收噪音产生氢气,它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着氢气产生的多少。
C.第④段承上启下,由上文对晶体鱼产生氢气现象的说明转入下文对这个装置工作原理的说明。
D.第⑥段末句的“任何”是不论什么的意思,说明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噪音借助水中“晶体鱼”都能变成氢气,无一
例外,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经溪流淙淙
邹贤中
①高山有好水,平地有好花。
湘南,崇山峻岭,这就少不了好水。
水,离不开江河湖海,离不开水井和溪流。
儿时的家乡,竹海遍地,溪流淙淙。
②国人居室大多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我家也不例外,房屋紧挨着大山,山里是无尽的林海。
微风吹拂,到了林海,就能掀起一道大风,吹得树枝随风摇摇曳.,形成一道又一道波浪。
它们或大或小,大的可以让树木弯腰,小的也能掀起细微的波澜。
③林海之间,以竹子居多。
在竹海之间,就有一条小溪,“叮咚——叮咚”地作响。
不知道是溪水冲击而成还是自然生成,一道半米宽的小溪就这样蜿蜒在竹海之中。
由于天长日久无人管理,就有不少枯叶落入其中。
当然,这并不影响什么,反而给小溪带来了更好的情调。
那些落叶或沉没、或漂浮、或半沉半浮在水里,这就成了鱼虾的好玩具。
你看,它们有的躲在已经沉没的落叶下面,有的追逐着半沉半浮的落叶在嬉戏。
当有敌人侵犯它们的时候,它们可以躲到落叶下面。
落叶那么多,它们借助这天然的屏障,可以快速逃逸。
④小溪沿山行,自然就有了坡度。
越往下走,越是平坦。
到了下游,由于树木的减少,落叶自然就少了。
这小溪就少了情调吗?那也未必。
小溪里多了很多鹅卵石,特别好玩,它们被水流温柔的大手终年抚摸,大多光滑可人,呈椭圆形不规则地密布在河床上,那更是小鱼虾和螃蟹的天堂。
我们的家就在这小溪边上,因为有这小溪,也就给了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就说日常生活吧。
村民因地制宜,在小溪宽敞处堵上了堰头,堰头上铺着木板或者石块,人们就在这里洗衣服、淘米、洗菜。
⑤小溪除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也成了孩子们游玩的天堂。
一到热天,我们就按捺不住去小溪里游泳的冲动。
小溪不深,也就米把深。
有堰头的地方,最多也就两米。
水清澈见底,鱼虾皆若空游无所依,深浅在我们心里是有数的。
然而大人们却不让,他们怕我们养成了玩水的习惯。
“欺山莫欺水,欺水变水鬼。
”这是小时候大人们吓唬我们的谎言。
⑥母亲是特别反对我们玩水的。
她准备好了一把竹条挂在门上,警告我和哥哥,如果胆敢去玩水,竹条伺.候。
我们就只好等母亲午休睡着了再去,如此一来,倒也心惊胆颤地玩了几次,只是时间不长,再加上怕母亲醒来,所以玩得很不开心。
⑦为了避开母亲,我和哥哥想了办法,那就是躲到水库下面的小溪去玩水。
在这里,必须一提的是,为了灌溉下面的农田,人们在我家小溪那里挖了一个极大的水库,小溪的水就汇集到了水库里。
由于小溪终年不断,水库的水就保持了稳定的水量,超出泄洪口的部分就会从边上的水渠流出去。
这样一来,水库下面的小溪也是终年不断的,甚至较之上游犹有过之。
⑧一个午后,母亲拿着竹条把我和哥哥赶到床上睡觉了。
小孩子精神特别好,我们哪里睡得着,但是我们知道母
亲的脾气,只好假寐.。
母亲果然中计。
过了一会儿,她就响起了轻微的鼾声。
我们兄弟大喜,蹑手蹑脚地爬起来。
看着躺在凉席上的母亲还是毫无反应,于是放下心来。
出了屋子,我们撒开脚丫子狂奔到水库下游的小溪边。
溪边水草青翠,小鱼虾在溪里游弋.,好不自在。
我们大呼一声,我来了,连忙脱掉衣服就跳进水里。
就在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不知何时,母亲已经站在岸上,她手里拿着我们丢在岸上的衣服,对我们大声吆喝。
我和哥哥本来想慌不择路逃跑,然而身上没有穿裤子。
毕竟已经有了羞耻之心,自然不敢上岸裸奔,于是便开始耍赖,躲在小溪中间不上来。
心想,母亲肯定不会下水的。
⑨我们道高一尺,母亲魔高一丈。
她很快就找了一根三四米长的干竹竿。
竹竿很轻,母亲拿起来就可以轻易地打到我们。
我们被逼无奈,最终还是选择了上来。
母亲先是责令我们穿好衣服,然后用一把竹条把我们背上狠狠地抽,每抽一次,就会有很多道红色的印痕。
母亲打累了,让我们作出保证,不得再去玩水。
我们被治得服服帖帖,嘴上只得答应了。
母亲看出了我们没有真正心服口服,就给我们讲道理,讲案例。
把地方那些偷偷洗澡被淹死的小孩故事说给我们听,我们这才明白母亲的苦心。
⑩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到了我初中毕业,常年生病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哥哥早已经辍学出去打工了。
看到这种现状,虽然已经考上高中的我决定不再去读高中,而是选择到南方的深圳打工。
⑪在南方的日子,工业区的水沟又黑又臭,我和哥哥会时常说起家乡的小溪,说到那些年在溪水里游泳的快乐时光。
我们多么怀念小溪流,多么希望可以像小时候一样纵身进去玩个痛快。
我相信,我们已经大了,母亲也不会再管这些事情了,只是实现这个愿望并没有那么容易。
⑫我离家之后的第一次回乡之旅是在2007年的五月。
回家当晚,舟车劳顿,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梦里尽是故乡的山河,美不胜收。
⑬翌日,我起了一个大早。
没有洗漱就往溪流奔去,却意外地发现,曾经的溪流早已不复当年风韵,细细的流水已经能够看到裸露的河床,水虽然还清冽,但是却看不见鱼虾游弋的情景。
两侧的水草,有的还在展现生命的顽强,有的已经枯败。
难道是到了干旱期?我带着微微的遗憾回家。
⑭2009年的十月,我准备应征入伍,十二月才入伍,只是得提前去报名、体检、政审。
国庆刚过,不冷不热,是可以下到小溪洗澡的。
当我抵达小溪时,却惊奇地发现没水了。
较之两年前的小水流,现在已经是彻底断流。
我内心震骇莫名。
⑮再后来,我历经当兵、退伍、再打工的生活,每次回家,都没有实现在小溪洗澡的愿望。
无水,还怎么洗?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没想到这些童年时代的乐趣再也无法实现。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摇曳.(________)(2)伺.候(________)(3)假寐.(________)(4)游弋.(________)
2.请根据文章完成以下表格。
3.文章第②段主要写家乡的林海,并未提及溪流,是否属于闲笔?请说明理由。
4.根据文章③④两段文字,说说小溪的情调有哪些。
5.请结合以下语句(一句或多句皆可),说说作者对小溪的描写妙在何处。
(1)在竹海之间,就有一条小溪,“叮咚——叮咚”地作响。
(2)水清澈见底,鱼虾皆若空游无所依,深浅在我们心里是有数的。
(3)溪边水草青翠,小鱼虾在溪里游弋,好不自在。
6.作者为何花费大量笔墨写母亲反对我和哥哥玩水?在“玩水”一事的追忆中,作者还意在突出什么?
7.请说说你对文章题目“曾经溪流淙淙”的理解。
三、应用
12.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18年实现“戏曲进校园”对所有中小学的覆盖。
许多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某校九年级(2)班将于2018年10月25日下午班会课举行“戏曲进校园”的主题实践活动,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写上下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小明同学所写的手抄报的内容,请你帮他修改。
开展“戏曲进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A)不仅可以让孩子们从中提升人文素养,而且可以让孩子们对传统戏曲有所了解,增长见识,陶冶情操,(B)从而营造热爱戏曲文化的情怀。
①(A)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调整为“_______________”
②(B)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_”。
请推荐一种戏曲,并简要地说明推荐理由。
我推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戏曲种类)。
推荐理由(不超过30字):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按要求作文。
请以“幸福的表情”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题分析】
根据前一句“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可知大海的变幻莫测,后边应是一句转折的句子,我们应如何来看待“但是,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会化为美丽的风景。
”故选B。
2、C
【解题分析】
A“为”是介词。
B“朝夕相处”偏正短语。
D括号为句内括号,解释“三星塔拉嘎查村”,所以要把句号移至括号后。
【题目点拨】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
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气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
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3、A
【解题分析】
A错误,暗,遮蔽。
“使远处的雪山暗淡”是对“暗”的错误理解。
4、A
【解题分析】
B. 蓦.然(mò),睥.睨(pì)。
C. 牛犊.(dú),诘难.(nàn),锲.而不舍(qiè)。
D. 诡谲.(jué),驰骋.(chěng),相得益彰(zhāng)。
5、其实难副;焚膏油以继晷;君子好逑;阡陌交通;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古代诗文的背记与默写。
试题(1)—(5)题为直接默写,难度不大;(5)题为理解性默写,难度较大;注意背记要准确,理解要到位,书写要正确。
“难副、膏油、晷、好逑、阡陌、燕归来”等字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古诗文,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的积累理解分析并筛选,就可以正确地写出答案。
6、(1)(4分,选对一个选项得2分)A E(2)(4分)示例A:宋江善于结交朋友,好汉们唯宋江马首是瞻,他又一心招安,结果一帮英雄好汉就被他带着归顺了朝廷,最终好汉们多不得善终。
示例B:正是因为对于朋友像及时雨一样,所以,英雄好汉们多尊敬宋江,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着正统的观念,才想着归顺朝廷,而对于高俅这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却敬如上宾。
这些都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能结合片断并关照全书思考而得出结论即可给满分)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仔细回顾各项所提到的作品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信息点,根据阅读记忆判断正误,用反选排除法,B应该是“格里戈里”,C应该是“藤野先生”,D作品是《谈美》,所以答案为AE。
第二题,主要分析宋江的思想,尤其是他对朝廷官员的态度以及他在梁山的地位,从宋江的主导作用来分析失败的原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
7、1.D
2.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
3.因为仆御认识到了借他人的威势来炫耀自己是不可取的,能虚心听取妻子的意见,并且知错能改,所以晏子推荐了他。
【解题分析】
1.D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
都是“离开”之意。
A回去/一道。
B原因/所以。
C神情/情趣。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洋洋。
译文: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3.文言文要点信息的提取概括。
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如可分析“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等句,即可归纳出车夫能虚心接受批评并立即改正缺点,可从此角度考虑答案内容。
【题目点拨】
译文:
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坐车出门。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
她的丈夫为晏子的车夫,头顶上撑着大车篷,用鞭子赶着四匹大马,意气风发,十分得意。
车夫不久后回到家里,他的妻子请求离开他。
车夫问其中的原因,他的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诸侯国中都很显赫。
今天我看到他出门,(发现他)志向心思十分深远,并且常常有意降低自己的身份。
(深谋远虑,自己却总是很谦虚的样子。
)如今你身高八尺,却只是个车夫,然而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
这就是我要离开你的原因。
”从这件事后,车夫常常抑制自己的骄态,谦虚退让。
晏子对此感到奇怪便询问车夫,车夫如实回答,于是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