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潜山第二二零二零—二零二壹高二语文上
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一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照应着“一带一路〞建议,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HY的延伸,诗歌创作也开拓出了一条朝向海洋的航线。
越来越多的诗人将笔触伸向大海的神秘与无垠,抒写海洋意象与海洋经历,从而拓宽了新诗的题材,形成了诗歌创作中审美方式的嬗变与生存经历的更新。
②海洋意象与海洋经历对于中国诗人来说并不生疏。
当曹操面对大海时,首先征服他的是大海对日月经行的包容:“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但是,曹操在观沧海中对海洋的书写也预示了诗人的位置与书写范式:一种海边眺望式的感性书写。
这种书写一直延展到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意味着诗人的立足之地仍然是坚实的陆地。
诗人用想象中的春暖花开遮蔽了对大海本身的恐惧,回绝了直接面对大海不测的幽深与辽阔。
这种对于海洋的眺望式书写构成了审美经历与生存经历的双重自闭。
在眺望中,海洋成为陆地的中断而不是延伸,作为陆地的限制而不是开放。
用黑格尔的话说,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
③如今,到了必须与海发生积极关系的时刻。
诗人们不再满足于对海的眺望与想象,而是真正地朝向海洋,投身海洋,置身于大海之中。
“一带一路〞建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抒怀诗遇海天集等诗集的陆续HY,展示了诗人们跃过陆地的边界,朝向海洋,投身大海的积极努力。
诗人们终于摆脱了眺望式、观光式、想象式的海洋书写,而真正让海洋作为一种诗歌元素内化为诗人的生存视野,从而在诗歌中带
来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感受与诗歌审美经历。
④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经历的开拓。
在诗歌中,海洋成为祖国的详细构成局部,被诗人详细地感知。
诗人李琦在笔记中写道:“祖国在此,有了颜色、气味、形状和声音/蓝色的系着白浪花飘带的祖国/贵重的被波浪簇拥的乡土。
〞诗歌更新着人们对于祖国的认知:无垠的大海的蓝也是我们贵重的乡土。
⑤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海与诗〞构成一种丰富而微妙的互喻关系。
海洋在拓展诗的经历疆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诗歌本身的形式与语音的潜能。
诗人蒋浩的作品诗是一首典型的“海之诗〞。
在诗中,“诗与海〞之间具有非常微妙的互喻、互文关系。
诗歌采用的体例具有波浪般的片段性、一种海水涌动的语法和一排排浪式的句群。
“岛是这颗心脏。
波浪是,船也是。
〞诗人不再仅仅把海洋作为一个观光的对象,而是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重新展开诗人的语言和诗人的世界。
⑥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意味着一种新的诗歌审美经历的体验。
当诗人被命运驱使,来到大海之中,他总会从大海里获取他所寻找的东西。
许多震撼的瞬间会楔入诗人涌动的生命的潮汐中。
这样的瞬间,要求诗人更新自己的诗歌语言与诗歌经历来适应这种全新的生存经历;或者者说,为这种全新的生存经历找到一种恰当的诗歌表达。
假设再用以前的“风、花、雪、月〞的诗意经历形式,显然不可以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和海洋化的新的生存秩序。
⑦当一个诗人敢于站在大海边上,敢于出海,敢于像海燕置身于海洋的风暴中,他才不会辜负这个HY。
〔摘编自田一坡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
1.以下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诗歌审美方式的嬗变促使诗人们拓宽诗的题材,把笔触伸向大海去抒写海洋意象和海洋经历。
B.从李琦和蒋浩的作品看,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通过海与诗的互喻,能更新我们对祖国的认知。
C.当诗人跃过陆地的边界,投身大海之中,那些震撼的瞬间总会使他找到一种全新的生存经历。
D.当诗人将海洋当成一个立足点而不是观光对象时,诗歌语言就不再是以前的“风花雪月〞了。
2.以下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构造,开篇就提出了“朝向海洋的诗歌创作〞的背景与意义。
B.②至⑥段从不同角度提出分论点以论证中心观点,各段之间构成并列式的论证构造。
C.在论证对待海洋的态度上,作者列举抒怀等,与曹操和海子的诗形成比照。
D.文章最后指出诗人们要敢于置身海洋的风暴中,才不会辜负这个HY,收束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只有摆脱眺望、观光、想象式书写,让海洋内化为诗人的视野,才能带来全新的诗歌感受。
B.诗人假设恐惧大海,回绝直面其幽深辽阔,就容易造成审美经历与生存经历的双重自闭。
C.想要很好地应对商业化、全球化、海洋化的生存新秩序,就要摒弃传统的诗意经历形式。
D.“一带一路〞的建议为海洋诗歌创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可见时代呼唤诗人也造就诗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此题一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俄新社近日的文章称赞中国扶贫成效显著。
文章说,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近30年来,那里有7亿人摆脱了贫困。
中国已经设定目的,在4年内把处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变成“0"。
文章指出,
消除贫困与社会制度问题的关系由来已久。
就目前来看,“场看不见的手〞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不仅看不见,甚至常常是无力的。
而中国证明,成绩需要实实在在地干出来,而且要因地制宜,多方入手——改善教育〔吸引老师去最贫困的地方支教〕、提供信息、给乡村贫困民众送去更多高产的种子和家畜。
HY财富杂志和石英财经网都报道了中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一些乡镇村庄,作为中国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局部,利用电商热潮实现脱贫的故事。
报道也指出,有的偏远地区的贫困村碍于根底设施薄弱,不易通过电商脱贫。
巴布韦先驱报在扶贫:来自中国的经历一文中说,非洲国家正深陷贫困泥潭,而中国有可供学习的扶贫经历,中国非同寻常的扶贫HY被盛赞为全世界最正确范例之一,它向全世界说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
〔摘编自刘仲华、骆青、杜一菲、颜欢、徐伟外媒关注中国精准扶贫:获得了难以置信的成果,人民日
报2021年3月16日〕材料二:
材料三:
推进HY,关键靠人才。
依靠人才振兴,推进HYHY,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进一步施行HYHY,人才振兴仍然是难点。
假设缺乏有效的开展时机和平台,特别是产业开展时机和平台,人才往往很难留得住。
即使可以留得住,也很难保证不会因为缺少发挥作用的时机而被浪费甚至荒废。
当然,HY是全面振兴,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合理的人才构造也应是动态调整的。
产业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产业开展的时机和平台,又会为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提供支撑。
文化振兴方面的人才,需要推进乡村文化开展方面的时机和平台,也会为推进文化振兴提供支撑。
其他方面与此类似,实际上形成HY与人才振兴的互动过程。
至于推进HY紧缺的复合型人才和领HY型人才,更需要在“建功立业〞的舞台上成长和磨练。
在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或者人才成长生态,吸引适宜的城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如何将引进外来人才与开发利用外乡人才结合起来,发挥外来人才对外乡人才成长的引领带动作用,躲避之前许多地区出现的“引来了女婿〞“气跑了儿子〞或者“荒废了儿子〞等现象,也需要统筹谋划。
据此可进一步看出,注重推进HY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重要和必要的。
〔摘编自姜长云准确把握HYHY的内涵要义和规划精华〕材料四:
从范畴逻辑上看,精准扶贫解决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HY解决相对贫困,实现一共同富裕。
HYHY
在对现代化建立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入把握上,消除城乡开展之间的鸿沟,实现农村与城的一共富一共赢。
按照既定的工作部署,到2021年,中国将实现现行HY〔2021年不变价2300元〕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人民温饱有了充分保障。
然而,只要社会存在收入差距,就会存在一局部人的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数。
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在绝对贫困现象消除后,相对贫困问题将更加凸显,农村人口成为相对贫困的主要群体。
从时间是逻辑上看,要立足2021年和2050年这两个时间是节点,在全面脱贫根底上实现HY。
精准扶贫和HY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确实定的国家HY。
前者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的,后者着眼于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成HY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的。
按照时间是节点,在2021年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根底上,到2035年,HY获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的全面实现。
〔摘编自章文光精准扶贫与HYHY如何有效衔接,人民论坛2021年〕
4.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中国在脱贫方面创造了世界纪录,改善教育、提供信息是扶贫工作获得显著成效的重要举措。
B.精准扶贫的成功不只能让中国社会全面实现小康,还可为世界消除贫困提供可资借鉴的典型范例。
C.我国HY开放四十年来,农村贫困人口规模逐年降低,其中2000年到2021年降幅明显。
D.HY需要通过人才振兴实现,有稳定一致的人才构造可以满足乡村对各种各样人才的需求。
5.以下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外媒对我国施行精准扶贫HY的报道既谈了扶贫的制度优势、技术利用和显著成果,也指出了问题。
B.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1978年9%降到2021年%,贫困发生率与贫困人口规模的变化趋势一致。
C.HYHY消除了城乡开展之间的财富鸿沟,就能解决突出的相对贫困问题,实现一共同富裕。
D.HYHY是系统性工程,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开展,还要在文化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
6.为什么我国扶贫工作获得了显著成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乡村老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早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
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
送到镇,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
从镇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局部恒星,建立一条五
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
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
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
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渐渐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
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
这所山村,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场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
11号测试未通过!
12号测试未通过!
“3C文明测试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
“3C文明测试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14号……〞
“3C文明测试14号:请表达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文明测试14号通过!3C文明测试15号: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的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的!〞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久之夜。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是。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
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旁边的山地上开场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3C级,是5B级!!〞参议员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场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获得的。
〞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非常罕见。
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遗传,互相间用声
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1至10比特的速率进展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5B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老师。
〞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已经放亮了。
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7.以下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读者大概理解了李老师的根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B、文本采用双线构造,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条是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存3C 文明。
双线互为照应,并行不悖。
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幻的色彩,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小说中李老师这个山村老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8.文中画线句子“这所山村,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9.人文精神是人类价值和精神的集中表现。
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本文蕴含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此题一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乐运,字承业,清阳人。
运少好学,涉猎经史。
年十五而江陵灭,随例迁长安。
其亲属等多被籍没,运积年为人佣保,皆赎免之。
事母及寡嫂甚谨,由是以孝闻。
梁故都官郎琅邪王澄美之,次其行事为传。
性方直,未尝求媚于人。
为露门学士。
前后犯颜屡谏武帝,多被纳用。
二年,除万年县丞。
抑挫豪右,号称强直。
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武帝尝幸同州,召运赴行在
..所。
既至,谓日:“卿言太子如何人?〞运日:“中人也。
〞时齐王宪以下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日:“百官佞我,皆云太子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
〞于是因问运中人之状。
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那么霸竖貂辅之那么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及武帝崩.,宣帝嗣位,葬讫,诏天下公除①。
运上疏日:“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
..。
先王制礼,安可诬之。
〞书奏,帝不纳。
自是德政不修,而昏暴滋甚。
运乃舆榇②诣朝堂,陈帝八失。
帝大怒,将戮之。
内史元严谏,因此获免。
翌日,帝颇感悟,召运谓之日:“朕昨夜思卿所奏,实是忠臣。
〞乃赐御食以赏之。
朝之公卿,初见帝甚怒,莫不为运寒心。
后见获赏,又皆相贺,以为幸免兽口。
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及隋文帝为丞相,译为长史,遂左迁
..运为滍阳令。
开皇五年,转毛州高唐令。
频历二县,并有声绩。
运常愿处一谏官,沉着讽议,而性讦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
乃发愤录夏、殷以来谏争事,集而部之,名曰谏苑。
奏上之,隋文帝览而嘉焉。
〔选自北史·乐运传,
有删改〕
【注】①公除: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因公权宜礼制,除下丧服。
②舆榇〔chèn〕:载棺以随。
10.以下对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那么霸竖貂/辅之那么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B.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那么霸竖貂/辅之那么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C.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那么霸/竖貂辅之那么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D.运对曰/班固以齐桓公为中人/管仲相之那么霸/竖貂辅之那么乱/可与为善/亦可与为恶也/帝曰/我知之矣/遂妙选宫官以匡弼之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行在,亦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专指天子巡行所在之地。
B.崩,指死亡。
古代对死亡有专门称呼,天子、诸侯或者皇后死称“崩〞,皇子、公主或者者宠妃死称“薨〞。
C.庶人,也叫“庶民〞。
西周以后对农业消费者的称谓,其身份比奴隶高。
D.迁,调动官职,包括晋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降级叫左迁、迁谪、迁削。
1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乐运顾念亲属,以孝知名。
他以做雇工的方式积累财物,救助陷入困境中的亲属;他尽心侍奉母亲和寡嫂,
事迹如同传中记载的人物。
B.乐运敢于打击权贵,深得皇帝信任。
他在担任万年县丞时,抑制、打击豪门大族,号称坚强正直。
C.乐运不顾个人安危,敢于犯颜直谏。
他上疏反对皇帝不按先王礼仪服丧的做法;他带着棺材到朝堂以死相谏,陈述皇帝的八大过失。
D.乐运夙有大志,但仕途坎坷。
他希望做一名沉着的谏官,然而秉性刚直,被人排挤打击,未能如愿,最后只好发愤编纂谏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武帝嘉之,特许通籍,事有不便于时者,令巨细奏闻。
〔5分〕
〔2〕内史郑译常以私事请托,运不之许,因此衔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一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游赏心亭①
王珪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
万里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②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方樽。
【注】①赏心亭:建康〔今〕名胜,北宋丁谓所建。
②:即后庭花,南朝陈后主所作,公认的亡国之音。
14.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诗的首句写景是从历史着眼,“此空存〞,一“空〞字含有无限感慨,与韦庄“六朝如梦鸟空啼〞意境类似。
B.“城压沧波到〞是从空间上写六朝古都,“压〞写出了江城的险峻强固;“沧波〞写出江水浩渺。
C.第三、四句紧承第二句,描写诗人举杯遣怀,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感慨弥深。
“来〞“入〞两个动词写出奔赴的气势。
D.第八句中“对芳樽〞对应前文“醉眼〞。
诗人面对精致的酒器开怀畅饮,足以见出诗人在怅然之余,仍有乐观豁达的精神。
15.诗中表达了哪些“怅然〞之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三〕古诗文默写〔6分〕
16.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在今昔比照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以下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可怜荣耀生门户可怜:得意,可羡
B.与佳期兮夕张佳期:好的日期
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停顿
D.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屡次
18.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A.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府长恨歌等诗都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
B.楚辞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重的地方色彩。
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者“骚体〞。
C.“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中“明远〞是称鲍照的“字〞;而“集中什九从HY乐,亘古男儿一放翁〞中“放翁〞所指的是陆游的号。
D.“一剪梅〞是词牌名。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
19.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道路,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
....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
....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
....,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是的努力,终于获得了突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