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培训-2022年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2.2放散极毒物质的生产厂房、仓库严禁采用自然通风-放散极毒物质的 房不得采用自然通风的规定。-自然通风将引起极毒物质的扩散。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230将毒物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轻微-危害5级,本条文中极毒物质是指会放 于空气中产生-极度危害的物质。根据上述分级标准,我国常见的极度-危害物质及行业见表1。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4.7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及靠近外门的外-墙上设置电气开 。-事故通风设备电气开关设置的位置要求。-事故排风系统(包括兼作事故排风用的基本排风系-统的通风机,其开关 置应装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使其立即投入运行。-事故排风系统其供电系统的可靠 级应由工艺设计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以及其他规范的要求。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5.2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严禁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和-仓库。-新增条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甲、乙类厂房不得采用明火供暖。由于甲、乙类房或存储场所内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而一般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加热器表面温度均较高,从安全角度-考虑,严 在甲、乙类火灾危险环境中采用。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9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4.12-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 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辐射供暖所用的加热管有多种塑料 材,这些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不同使用温度和压力对管材-的累计破坏作用。在不同的工作压力下,热作用 管壁-承受环应力的能力逐渐下降,即发生管材的“蠕变”,-以至不能满足使用压力要求面破坏,壁厚计算方法可参现行国家相关塑料管的标准执行。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9.2下列情况之一,不应采用循环空气:-1甲、乙类厂房或仓库;-2 类厂房或仓库,空气中含有的爆炸危险粉尘、纤-维,其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25%时;-3其他厂房或 库,空气中含有的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10%时;-4建筑物内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房间 -对采用循环空气的限制-1甲、乙类物质易挥发出可燃蒸气,可燃气体易泄漏,会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混合物,随 时间的增长,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许多火灾事例说明,含易燃易爆类物质的空气再循环使用,不-仅卫生上不许可 而且火灾危险性增大,因此,含易燃易爆类物-质生产区域和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应及时排至室-外,不 循环使用。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3.2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1含有难闻气味以及含有危 浓度的致病细菌或病毒的-房间;-2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的场所;-除尘系统净化后,排风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 -容许浓度的30%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的限制条件。-排风中仍然含有污染物质,再循环使用不当将造成-污染物 的累积,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将越来越高,因此-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使用循环风。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1.13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1不同的物质混合后能 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2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3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排风系统的划分原则。-1避免形成毒性更大的混合物或化合物,对人体造成危害或腐蚀设备及-管道,如:散发氰化物 电镀槽与酸洗槽散发的气体混合时生成氢氰酸,毒-害更大;-2为防止或减缓蒸汽在风管中凝结聚积粉尘,从而增加风 阻力甚至堵-塞风管,影响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3避免剧毒物质通过排风管道及风口窜入其他房间,如:将放散铅蒸 -汞蒸气、氰化物和砷化氰等剧毒气体的排风与其他房间的排风设为同一系-统时,当系统停止运行,剧毒气体可能通过 管窜入其他房间;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2丙类厂房内的空气以及含有容易起火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粉尘、纤维的房间 的空气,应在通风机前设过滤器-,对空气进行净化,使空气中的粉尘、纤维含量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不再有燃 爆炸的危险并符合卫生条-件时可循环使用,反之不能循环使用。-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 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易燃气体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时,可划为非爆 区域,-此区域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可采用非防爆型的,也就是说-当不再有燃烧爆炸危险时,空气可循环使用,反之不有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不是甲、乙类,但建筑物内有火-灾危险性是甲、乙类的房间,对这些房间也不能使用循-环空气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3.10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室内吸风口的布 ,应符合下列规定:-1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应大于-0.1m;-2因建筑构造形成的有爆炸危险气 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排除爆炸危险性气体时,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要求。-对于由于建筑结构造成 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车间,会出现由于顶棚内无法设置排-风口而聚集一定浓 的氢气发生爆炸的情况。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梁上设置连通管进行导流排气,以避免事故发生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7.4低温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温控 置。-电供暖系统温控装置要求。-从节能及安全角度考虑,要求低温加热电-缆辐射供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增设相 的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8.17供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 时,应设置补偿器。-供暖管道设置补偿器的要求。-供暖系统的管道由于热煤温度变化而引起热膨胀,-不但要考虑干 的热膨胀,也要考虑立管的热膨胀。这-个问题很重要,必须重视。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管道-的自然弯曲补偿是简单 行的,如果这样做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根据不同情况补偿器。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2.2放散极毒物质的生产厂房、仓库严禁采用自然通风-放散极毒物质的 房不得采用自然通风的规定。-自然通风将引起极毒物质的扩散。现行国家标准《-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230将毒物危害程度-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轻微-危害5级,本条文中极毒物质是指会放 于空气中产生-极度危害的物质。根据上述分级标准,我国常见的极度-危害物质及行业见表1。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4.7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及靠近外门的外-墙上设置电气开 。-事故通风设备电气开关设置的位置要求。-事故排风系统(包括兼作事故排风用的基本排风系-统的通风机,其开关 置应装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以便一旦发生紧急事故时,使其立即投入运行。-事故排风系统其供电系统的可靠 级应由工艺设计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以及其他规范的要求。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5.2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严禁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和-仓库。-新增条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甲、乙类厂房不得采用明火供暖。由于甲、乙类房或存储场所内有大量的易燃、易爆物质,而一般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加热器表面温度均较高,从安全角度-考虑,严 在甲、乙类火灾危险环境中采用。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9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4.12-辐射供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 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辐射供暖所用的加热管有多种塑料 材,这些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不同使用温度和压力对管材-的累计破坏作用。在不同的工作压力下,热作用 管壁-承受环应力的能力逐渐下降,即发生管材的“蠕变”,-以至不能满足使用压力要求面破坏,壁厚计算方法可参现行国家相关塑料管的标准执行。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9.2下列情况之一,不应采用循环空气:-1甲、乙类厂房或仓库;-2 类厂房或仓库,空气中含有的爆炸危险粉尘、纤-维,其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25%时;-3其他厂房或 库,空气中含有的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值的10%时;-4建筑物内的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房间 -对采用循环空气的限制-1甲、乙类物质易挥发出可燃蒸气,可燃气体易泄漏,会形成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混合物,随 时间的增长,火灾危险性也越来越大-。许多火灾事例说明,含易燃易爆类物质的空气再循环使用,不-仅卫生上不许可 而且火灾危险性增大,因此,含易燃易爆类物-质生产区域和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应及时排至室-外,不 循环使用。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3.2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1含有难闻气味以及含有危 浓度的致病细菌或病毒的-房间;-2空气中含有极毒物质的场所;-除尘系统净化后,排风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 -容许浓度的30%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的限制条件。-排风中仍然含有污染物质,再循环使用不当将造成-污染物 的累积,房间内污染物浓度将越来越高,因此-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不得使用循环风。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1.13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1不同的物质混合后能 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2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3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排风系统的划分原则。-1避免形成毒性更大的混合物或化合物,对人体造成危害或腐蚀设备及-管道,如:散发氰化物 电镀槽与酸洗槽散发的气体混合时生成氢氰酸,毒-害更大;-2为防止或减缓蒸汽在风管中凝结聚积粉尘,从而增加风 阻力甚至堵-塞风管,影响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3避免剧毒物质通过排风管道及风口窜入其他房间,如:将放散铅蒸 -汞蒸气、氰化物和砷化氰等剧毒气体的排风与其他房间的排风设为同一系-统时,当系统停止运行,剧毒气体可能通过 管窜入其他房间;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2丙类厂房内的空气以及含有容易起火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粉尘、纤维的房间 的空气,应在通风机前设过滤器-,对空气进行净化,使空气中的粉尘、纤维含量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不再有燃 爆炸的危险并符合卫生条-件时可循环使用,反之不能循环使用。-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 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易燃气体物质可能出现的最高-浓度不超过爆炸下限值的10%时,可划为非爆 区域,-此区域内的所有电气设备可采用非防爆型的,也就是说-当不再有燃烧爆炸危险时,空气可循环使用,反之不有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不是甲、乙类,但建筑物内有火-灾危险性是甲、乙类的房间,对这些房间也不能使用循-环空气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6.3.10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室内吸风口的布 ,应符合下列规定:-1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应大于-0.1m;-2因建筑构造形成的有爆炸危险气 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排除爆炸危险性气体时,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要求。-对于由于建筑结构造成 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车间,会出现由于顶棚内无法设置排-风口而聚集一定浓 的氢气发生爆炸的情况。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在结构梁上设置连通管进行导流排气,以避免事故发生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7.4低温加热电缆辐射供暖系统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温控 置。-电供暖系统温控装置要求。-从节能及安全角度考虑,要求低温加热电-缆辐射供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供暖增设相 的
GB50019-2019强制性条文-5.8.17供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 时,应设置补偿器。-供暖管道设置补偿器的要求。-供暖系统的管道由于热煤温度变化而引起热膨胀,-不但要考虑干 的热膨胀,也要考虑立管的热膨胀。这-个问题很重要,必须重视。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管道-的自然弯曲补偿是简单 行的,如果这样做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根据不同情况补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