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促织》《鸮鸟》(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

材料一: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因出已虫,纳比笼中。

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少年固强之。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

少年又大笑。

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龄敌领。

少年大骇,解令休止。

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

成大喜。

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诃成。

成述其异,宰不信。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乃赏成,献诸抚军。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

既入宫中,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今始苏耳。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材料二:
长山杨令,性奇贪。

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

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

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①也。

三公怜其情,遂共诣杨。

众言来总,杨不听。

忽一少年傲岸而入,笑曰:“酒且勿饮。

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

”众请之。

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感枣皇帝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到皮’。

”众大笑。

杨志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

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

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见也。

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焉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

此一笑,则何异于风鸣哉!
(节选自蒲松龄《鸮鸟》)【注】①缓颊:代说人情。

②献刍尧:进献刍尧之官,对己言的谦词。

③大令:指县令。

5.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地下A有皇帝B有一古人C洪武朱皇帝D手执三尺剑E道是F贪官G剥皮。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径造庐访成(造:到)
B.翼日进宰(翼日:次日。

“翼”同“翌”)
C.杨假此搜括(假:借)
D.长山外不数数见也(数数:计算数日)
7.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抚军,即巡抚,总管一省民政和军政的高级官员,与文中的“抚臣”官职不同。

B.蝴蝶,蟋蟀品种,文中所列“蟹壳青”“螳螂”等都是上品蟋蟀的名称。

C.异史氏,蒲松龄自称,《聊斋志异》记怪异事,不同正史,故称异史。

D.康熙,清朝皇帝玄烨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材料一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少年从“笑”到“骇”是从侧面作烘托。

B.材料一写成名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既点明了促织的来历,也加深了故事的喜剧性。

C.材料二前面写贪官借国家有事发国难财,后面加入志怪的情节,鞭挞了长山杨令的贪婪无耻。

D.两则材料都写了人化为物的故事,幻想与现实相交融,想象既匪夷所思,又引人入胜。

9.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无何,宰以卓异闻。

宰悦,免成役。

(4分)
(2)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

(4分)
参考答案:
5.BDE原文为“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

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


6.D数数(shuò):屡次、经常。

7.A 抚军也称抚臣。

8.B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9.⑴不久,县官也凭借才能优异而被上报给朝廷。

县官一高兴,就免了成名的差役。

(“无何”“卓异”“闻”各1分,句意1分。


⑵猫头鹰(鸮鸟)所到的地方,人们最厌恶它的笑声,连孩子都唾弃它,认为它的笑是不吉利。

(“所至”“唾”“以为”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二
长山有个姓杨的县令,生性出奇的贪婪。

康熙乙亥年间,正值西北用兵,朝廷向民间收购骡马去运送军粮军饷。

杨某就借这个机会搜刮百姓,将地方上老百姓的牲畜抢了个干净。

有两个山西商人在门外大声喊冤。

原来,两位商人有四头健壮的骡子,被杨县令抢了,出门在外,又远离家乡,丢失了财产,没法回家,恳求各位老爷给讲讲情。

三位县令觉得他们可怜,便一块去拜访杨县令。

三人说明来意,杨县令不听。

忽然,一个少年从门外昂然进来,笑着说:“酒先别喝。

听见各位大人正行酒令,我也凑上一个。

”众人请他讲来。

少年道:“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即朱元璋),手执三尺剑,说‘贪官剥皮’。

”众人大笑。

杨某怒骂道:“哪里来的狂生竟敢如此!”就命衙役把少年拿下。

少年纵身跃起,登上桌子,化作一只鸮鸟,冲帘飞出,落在院子里的树上,回头环顾室内,发出笑声。

杨某追出来打,鸮鸟就一边笑一边飞走了。

异史氏说:“通过买马的差使,家里壮健牲畜充满庭院的县令,十个县令里就有七个,而赶着千百成群的骡马做生意的商人,长山县外却不多见了。

圣明的天子爱惜民力,征取一样东西一定补偿它的价值,哪里知道执行的人流布祸患到如此地步呢!猫头鹰所到的地方,人们最厌恶它的笑声,连孩子都唾弃它,认为它的笑不吉利。

而这一笑与凤凰鸣叫有什么不同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