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49
234投稿邮箱:sjzxyx88@m
·临床监护·
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伍依明
(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 543200)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造成了沉重的家庭与社会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心理治疗后自知力恢复、精神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后的一段时期[1]
,该阶段的患者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正确的认识,担心自己的疾病给家庭带来负担、受到周围人的歧视,易产生负面情绪。

有报道表明,有近90%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2],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心理干预十分重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共4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
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37.31±4.3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康复状态、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诱因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
患者截然不同,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2.1 示范指导:所谓的示范指导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训练患者
重新学习正确的行为姿势、生活习惯、掌握必要的与他人交流的
技能与方法,同时纠正患者改正不良的行为及习惯。

讲授衣着整齐、讲卫生的重要性。

要耐心地教会患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督促其增加模仿能力。

同时必要的鼓励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当患者取得一定成绩时则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反复强化。

1.2.2 行为训练:督促患者不随地吐痰,禁止随地大小便,
讲究卫生,不随地躺卧。

制定规章制度,赏罚分明,同时制
定详细的作息时间。

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洗漱、就餐、午休、集体活动,到晚上睡前洗漱等全部日常生活起居。

在开始时
示范为主、在以后的实践中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医护人员
负责监督。

相互学习也十分重要,可以取长补短,每天分别
于上午和下午在患者之间相互开展学习。

医护人员应做到边
检查边指导,发现其中的问题与闪光点,如果有示范训练不
达标的,医护人员要有耐心,反复进行强化训练并协助其完成。

在训练中指出各种不好的习惯,事情做不好的原因,教其掌
握正确的姿势及语言的基本要领。

督促患者回归社会和正常
人一样有为社会效力的任务,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

1.2.3 特权强化:当患者的各种生活习惯恢复正常并能完成
必要的自理日常生活,与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时,给予
一些特殊的鼓励。

如患者经医护人员同意后或者在陪同下出
入病房,参加室外活动和一些简单的社会交往,使患者更接
近家庭生活,为出院回归社会做准备。

同时家人的鼓励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及时将患者的进步告知亲属,从而得到亲属的鼓励与照顾。

让恢复好的患者讲述其经验,激励其他患者积极主动地学习及配合治疗。

同时,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共
同进餐,共同外出,以示医患之间的人格平等,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这有助于增强患者自信心,消除悲观的心理。

1.3 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于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措施第4周末分别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 )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做好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的方法,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由于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前后SDS 和SAS 得分比较两组之间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重性精神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思维、行为、知觉、情感等多方面存在障碍,精神活动不协调,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

经治疗后,本病能够得到痊愈,但该病具有易反复的特点,若没有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极易导致病情复发,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人的正
常生活[3]。

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因各种因素的困扰(如前途、生育、婚姻、家庭、经济等)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

针对患者的这些情况,我们制定全面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在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得体,回答恰当,使用规范化的指导语言,给予患者恰当的
心理支持,调控患者的心理,缓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向患者讲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临床表现、遵医嘱科学用药等,防止复发。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人爱好、年龄特征、文化程度等组织开展合适的文体活动,对于紧张过度的患者,可以指导其听轻音乐、深呼吸等,放松身心,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摘要:目的 为了使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减轻家庭的负担。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期共4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

结论 经过对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大大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迅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9.195
本文引用格式:伍依明.心理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234+235.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年 第18卷 第49期235
投稿邮箱:sjzxyx88@
·临床监护·
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期家庭护理
莫日根托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0 引言
脑血管病是我国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疾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脑血管病的诊断水平和抢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由于该病起病急,症状体征明显,急性期多能得到及时的诊治[1]。

随着急性期的解除,脑血管病人却面临着漫长的康复问题。

多数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出院,因家属缺乏相关的护理知识,往往因康复期护理不周导致病情加重,或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因此做好康复期病人家庭护理,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十分重要。

1 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配合治疗
病人在恢复期多有偏瘫、肢体活动障碍、失语或言语不清、吞咽困难、进食呛咳等症状,而且恢复速度慢,有些病人留有较严重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常常失去希望和信心,表现为忧郁、愤怒、自卑、自暴自弃或拒绝治疗[2]。

针对以上的状况,家庭成员要给予理解、关心、体贴、精心护理,多做解释工作,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尽力避免在病人面前提及诸如后遗症及治疗费用等病人较为担心的问题,而且要多安慰病人,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 注意休息,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家庭中要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日应不少于8 h ,在患者体力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适度活动,并适当限制患者过多地看电视、谈话等,保持情绪稳定,防止激动、愤怒、恐惧等不良刺激[3]。

3 加强语言训练,恢复重建语言功能
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失语类型,从受损最小的交流渠道着手进行训练,在语言训练中注意口型、手势相结合,由易到难,由短到长,循序渐进,并给患者适当听广播、音乐等,多方面训练其语言功能[4]。

4 加强营养,合理饮食
康复期患者应给予低脂、高营养、易消化食品,鼓励病人多进食水果、蔬菜。

要根据病人的病情、饮食习惯及爱好改善品种,注意色、香、味、美,增加病人的食欲[5]。

5 根据病情按时给药
进入康复期的病人,部分因病情较轻,本身没有自觉症状,自我感觉良好,从而轻视治疗,不坚持按时服药。

部分留有后遗症的病人,会认为自己治疗时间长,药物无效而失去用药信心。

所以要针对不同情况向病人讲明病情及坚持用药的必要性,使病人配合治疗[6]。

6 预防便秘,减少诱发因素
预防因素的控制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有些病人因便秘用力排便导致脑血管病发生,因此要鼓励病人多饮水,多食蔬菜、纤维素食物,必要时可服缓泻药物,减少便秘发生[7]。

7 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要鼓励病人克服心理障碍及其他困难,每天坚持适度的功能锻炼。

对于不能行动的病人,首先要锻炼行走,可借助扶拐或别人搀扶,然后逐步增加活动,如饮食动作,更衣,洗漱,大小便等。

对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被动活动,对肩、肘、指、髋、膝、踝关节的屈曲,伸展及抬拳活动,缓慢而持续地牵伸痉挛肌并且给予按摩,使其放松,反复进行,使肌痉挛暂时得以缓解[8]。

8 定期复查,促进康复
转为家庭治疗的康复期病人,家属要定期带病人到医院复查,做血压、器官功能恢复情况等多项辅助检查,使家属了解病情,有利于治疗及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皎洁,陈新娥,魏月秀.256例脑血管病康复期家庭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6):819.
[2] 李彩霞,杨翠苹.老年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的家庭护理[J].齐齐哈
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3):1653.
[3] 李慧霞,赵金红,杨素辉.浅析脑血管疾病的家庭护理[J].临床
心身疾病杂志,2014,11(z 1):183.
[4] 赵爱莉.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实用神
经疾病杂志,2012,15(12):83-84.
[5] 高丽霞,谢娟.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家庭护理指导[J].医学信
息,2007,21(3):484-485.
[6] 梁文芳,戴秀波,孙国强,等.脑血管病家庭康复护理和保健[J].
工企医刊,2007,24(3):50-51.
[7] 陈亚利,丁昌荣,黄纯杰.脑血管病患者的家庭护理[J].齐鲁护
理杂志,2006,19(17):1743-1744.
[8] 方建瑞.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和家庭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杂志,2007,10(7):154.
摘要:脑血管病患者,治疗期长,恢复缓慢,且多遗留后遗症。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
后,多数病人转入家庭调养。

正确合理的调养方法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做好家庭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其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延缓病程进展速度十分重要。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期;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49.196本文引用格式:莫日根托亚.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期家庭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235.
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因此,我们认为,给予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精神症状,促进康复,减轻家庭负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银娥.住院精神病人康复期负性心理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民
康医学,2016,19(10):621.
[2] 李莉.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
药,2016,5(14):291.
[3] 宋文英.健康心理指导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检
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