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丙乳液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较 好地 控 制乳液 粘度 和乳 胶粒 的粒 径 ( 3) 表 。
表 3 乳化体 系对 MF T及粒径 的影 响
乳化体系 S B /P 1 D / P 1 A I  ̄ P 1 p n 8 /P 1 D S - 0 S SO — 0 — O O - 0 S a - 0 . 0 O O
摘
要;采用复合乳化剂体 系和预 乳化法核壳乳液聚合工 艺, 制得 苯乙烯一丙烯 酸异辛酯共聚乳
一
液 。 究 了乳胶 粒粒 径 、形 态、 化 剂 和核 壳结构 组 成 对 聚 合物的 最 低 成 膜 温度 ( T) 研 乳 MF 和玻 璃 化 温度
( ) 的影 响 。
关键 词:苯丙乳液 最低成膜温度 ;影响因素 ≯。 0 一 中 图分 类号 : Q60 T 3, 4 文献标识码: A 一 文章编号:10- 6 6 0 )10 0_ 4 09 19 ( 0 8 0 -0 1o 2
小对 其 最 低 成 膜 温 度 ( T) MF 和 的影 响 很 大 , 胶 乳 粒 粒 径 小 , 光 率 高 ,使 乳 液 透 明 ,并 使 其 MF 透 T降
低 , 升高。 随着乳胶粒粒径 的增 大 , F 增 大 , MT 而
变 化不 大 , 随着乳 胶 粒 子粒 径 的增 大 , T趋 近 且 MF 于 。因为 随着 乳 胶粒 粒 径 变 小 , 粘度 增 加 , 大 了 增 乳 液成 膜 的毛 细管 压力 和粒 子 的总 表 面积 , 利 于粒 有 子 表面 链 端互 相 渗 透 , 进 粒子 变 形 成膜 , 而 降低 促 从 MF 。同时 因 其 乳 胶粒 粒 径 小 , 面 张力 低 , 极 好 T 表 有 的 渗 透 性 , 样 成 膜 的致 密 性 高 ,硬 度 大 , 增 高 。 这 如表 3 所示 , 阴离 子 、 离 子混 合 乳 化体 系 中 , 在 非
表 2 乳胶 粒 子 形态 对 M F T和 的 影 响
方法 同核 预乳化 。 1 . 壳聚合 .4 2
同时往 种 子核乳 液 中均匀 滴加 预乳 化壳单 体 及剩 余 引发剂 溶液 , 严格 控 制滴加 速度 , 1 ~ 滴加 完 , 于 .2 5 h 反 应 温 度保 持恒 定 。 料 完 毕 , 温 3 i, 后 升 加 保 0rn 然 a
温至9% , 0 保温 1 , 中和出料 。 h
由表 2 知 :非 核 壳结 构乳 液 其最 低成 膜 温度 最 可 高 , 到 2.c;而 硬核 软壳 结 构 的最低 成 膜 温度 最 达 1 3I = 低, 仅为 1. ̄ 1 C;软核 硬壳结 构 M T 1_I 它们 的 2 F 是 6 c。 4二
维普资讯
2
上 海 涂 料
第4 6卷
馏水 、 护胶体 、 保 部分 乳化 剂 、 酸氢 钠 , 碳 恒温 水浴 加 热 至 5 , 4 0r i转 速 下 高 速搅 拌 0 使 其 充 5I 在 0 rn c = / a .h 5 分溶解 。 升温 到 7~ 0 , 速调 至 20d i, 88% 转 0 r n 加入 部 a 分 引发 剂溶 液 , 后 加入 2 % 的预乳 化 核 单体 , 乳 然 0 待 液 呈 蓝相 , 再缓 慢 滴加 剩余 的预乳 化 核单 体 , .h 1 滴 5
如 图 2 示 :34 38 m 所 4 .6c 处 是 丙 烯 酸 羧 基 中
0 H的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 6 ~ 8 m 一 28 0 300c 处 有 甲 基 ( c 和 亚 甲基 ( c 的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 一 H) 一 H) 17 0c 处 是 丙 烯 酸 酯基 中 C 0的伸 缩 振 动 吸 收 3 m 一
唱
23 乳 化剂对 MF . T的影 响
目前使 用 的各 种乳 化 剂 的 结构 都 有 一个 共 同点 , 即其分 子 中均含 有两类 性 质截 然不 同的部分— —极 性
基 团与 非极 性 基 团 。 非离 子 型乳 化 剂在 水溶 液 中不 会
10 1o 1o 10 2o 2 02 0 20 20 2 4 6 8 o 2 4 6 8
低 ,已经在 涂料 工业 中得到 了广 泛应 用 。 但是 ,由于 S t
均 聚物 的 玻璃 化 温 度 ( ) 高 ( 0 c , 聚 合 过程 较 15C) 在 中使 用 了醇解 度 高 、 水性 强 的表 面活 性 剂 和保 护胶 亲 体及增 稠 剂 , 致使 苯 丙乳 液 的最低 成膜 温 度 ( T) MF 较 高, 一般 在 2 以上 , 2 使用 范 围受到 限制 lJ 2 。为此 , 人 们对 如何 降低苯 丙乳液 的 M 使 之得 到更好 的应 用进
峰 , 0 m 16 0c 和 14 0c 处 是 HE 5 m MA中 C 0 的 0一
组பைடு நூலகம் 二:壳组成为 S 2 E A 3: , 余 s为 t: - H = 4 其 t
核。
组成 三 :核单 体组 成是 S 2 E A 5 : 和 2 % t: 一 H - 1 0
2 E A, - H 剩余 的 s和 2 E t - HA为 壳层 单体 组成 。 由表 4 可知 :s与 2 E A搭 配 比s与 B t -H t A搭 配好 ,
S S O 一 0 配 效 果 则 不 好 。所 以 本 试 验 采 用 D 与 P 1复 S a一 0 0 一 0 配 。 pn 8 与 P 1 复
2 核 壳结构 组成 与 MF . 4 T的关 系
液 粒 径 最 小 ,为 17n 2 m;MF 低 ,为 1.c。其 次 T最 1 8I =
表 1 苯 丙 乳 液 配 方
苯 乙烯 ( t 一 烯 酸 酯 共 聚 物 乳 液 ( 称 苯丙 乳 s) 丙 简 液) 是一种 以 s改性 的丙烯 酸酯系共 聚物乳 液 , t 它用 S t
部分 或全 部代替 纯丙 烯 酸 系乳 液 中 的 甲基丙 烯 酸 甲酯 ( A o由于 在共 聚物 中引入 s链 段 , 以提 高 涂膜 MM t 可
玻 璃化 温 度 相差 不 大。这是 因为核 壳 聚合 物乳 液在成
膜过 程 中 , 壳层相 互接触溶 合形成 连续相 , 核则形成微
2 讨 论
21 乳胶 粒粒 径对 最低 成膜 温度 的影 响 . 乳胶 粒粒 径对 MF T和 的影 响见 图 1 。
观分 散相 , 因此 , 壳层 聚合物 的特性对乳 液特性 和成膜 特 性影 响 较 大。 由于核 壳 聚合 物乳 液 组成 从核 到 壳 且 的变 化 使乳液 颗粒 的 也 呈梯 度 变化 , 形成 的涂层具
行 了长 期研 究 l 。 文 对影 响苯 丙乳 液 MF 3 本 一 T的因素 进行 了研究 , 取得 了一 定 的成果 。 并
12 合成 方 法 .
先 将 核 、 单 体 预 乳化 , 后 采用 种 子 乳 液聚 合 壳 然 法 制 备 种 子 , 连 续滴 加 预乳 化 的核 单 体 , 完 后 搅 再 加 拌 2 n 滴 加 预乳化 的壳 单 体 , 5mi, 即可得 到具有 核 / 壳
的耐水 性 、 碱性 、 度 、 污性 和抗 粉化 性 。 作涂 耐 硬 抗 用 料基料 , 其保 光性 、 保色性 、 外耐久性 和抗污 性均佳 , 户
对颜 、 料 粘接 强度 高 …。 填 此外 ,由于 s价 格便 宜 , t 部 分代替 纯丙 乳液 中的 MMA, 苯丙 乳液 的成 本大 为 降 使
对 乳 液 的 MF 影 响 大 , 同 的配 比但 所 得 到 的乳 液 T 相
变 形 和 伸 缩 振 动 峰 , 8 m一和 11 0c 处 是 甲 13 0c 6 m
粒 径 /m n
离解成离子 , 其效果与介质 p H值无关 , 它会在聚合物
表 面形 成 吸 附层 , 阻挡 聚合 物 分子 彼 此 碰撞 , 而提 从 高聚 合物 粒子 的分 散稳定 性 ;阴离子 型乳 化剂水 解 时
生成 阴离 子基 团 , 使 聚合 物 表面 带 负 电荷 , 可 造成 聚
结构 的苯丙乳 液 。
121 核 预 乳 化 ..
1 实 验 部 分
1 配方 . 1
苯 丙乳 液配 方见 表 1 。
将 水加入 到预 乳 化罐 中 , 加入乳 化剂 , 拌 05 , 搅 . h
分 散 均匀 , 后 在搅 拌 下 , 渐将 核 单 体滴 加 入上 述 然 逐
[ 收稿 日期 ] 0 7 1 - 6 2 0 — 12 [ 作者简介 ] 王平华 , , 男 教授 , 理学博士 , 主要研究 方向 :聚 合物涂料及胶 粘剂 , 高分子 分子设计 及合成 , 塑料 复合 改性 及纳米 复合材 料 ;彭二 英 , , 女 在读 硕士 , 究方 向 :聚合 研
物 涂料 及 胶 粘 剂 。
溶液 中 , 滴 加 完 , 1h 加完 后充 分搅 拌 2 i即得 预乳 0mn
化液 。 1 . 种子 乳液 聚合 ( 聚合 ) .2 2 核
将装 有 搅 拌 器 、 流冷 凝 管 、 回 温度 计 和 滴液 漏 斗
的 四 口瓶 置 于装 有 控 温装 置 的水 浴 中 , 加入 计 量 的蒸
加 完 , 后保温 2 i, 然 5r n 即制得 种子 核乳 液 。 a
1 . 壳预 乳化 .3 2
其 涂膜 耐水 性 、 耐擦 洗性 和 附着力 也大 大提 高 。
22 乳胶 粒子形 态对 MF . T的 影响— —核 壳乳 液聚 合 乳 胶粒 子形 态对 MF T和 的影 响见表 2 。
维普资讯
第 1 期
彭二英 , :苯丙乳液最低 成膜 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等
3
乳 化 剂 种 类 在 影 响 乳 液 粒 度 及 粘 度 的 同 时 , 影 响 还
乳 液 的成 膜 温 度 。经 对 比 , 用 S a 一 0O 一 0的乳 应 pn 8/P 1
是 A 1 2O 一 0 一 0 / P 1 ,分 别 为 13n 8 m和 1 .c 。而 S S 61I = DB 、
采 用几 种不 同的核 壳组 成 , 评述 如下 ( 4) 表 。
表 4 核 壳 结构 组成 与 MF T的关 系
组 成一 :据 配方将 壳层 组成单 体 配成 S : A 2: tB= 3 质量 比 , 同 )剩余 s作 为核 单体 进行 乳 液聚合 。 ( 下 , t
1 最 低 成 膜 温 度 ME 一 T;2 玻 璃 化 温度 一
图 1 乳胶粒粒径对 MF T和 的影 响
从图 1 中可 以看 出 :苯 丙 乳 液 乳 胶 粒 粒 径 的 大
合 物 颗 粒相 斥 , 降低 粒 径 。两 种表 面 活性 剂 的混 合 物 是 水 不溶 单体 非 常有 效 的乳 化剂 , 改变 两 者 的 比例 可
有较 宽 的温 度转 移 区 间 , 而使 聚 合物 乳液 的 MF 从 T降
低。 而硬壳 ( 硬聚合物组 成 ) MF , 的 T高 软壳 ( 软聚合物
组成 ) MF 。但 玻璃 化 温 度 主要 是 由软硬 单体 的 的 T低
配 比所决 定 , 以不 同乳 胶粒子 形态对其 影响不 大。 所
维普资讯
第 4 卷第 1 6 期 20 年 1 08 月
上 海 涂 料
S HA NGHAIC0ATI NGS
Vo. 6No 1 14 .
Jn 20 a. o 8
苯丙乳液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彭二 英 王 平华 李凤 妍 刘春 华 杨 莺 ( 肥 工业 大 学- 5学 院高分 子科 学 与工程 系 200 合  ̄ - t ; 30 9)
表 3 乳化体 系对 MF T及粒径 的影 响
乳化体系 S B /P 1 D / P 1 A I  ̄ P 1 p n 8 /P 1 D S - 0 S SO — 0 — O O - 0 S a - 0 . 0 O O
摘
要;采用复合乳化剂体 系和预 乳化法核壳乳液聚合工 艺, 制得 苯乙烯一丙烯 酸异辛酯共聚乳
一
液 。 究 了乳胶 粒粒 径 、形 态、 化 剂 和核 壳结构 组 成 对 聚 合物的 最 低 成 膜 温度 ( T) 研 乳 MF 和玻 璃 化 温度
( ) 的影 响 。
关键 词:苯丙乳液 最低成膜温度 ;影响因素 ≯。 0 一 中 图分 类号 : Q60 T 3, 4 文献标识码: A 一 文章编号:10- 6 6 0 )10 0_ 4 09 19 ( 0 8 0 -0 1o 2
小对 其 最 低 成 膜 温 度 ( T) MF 和 的影 响 很 大 , 胶 乳 粒 粒 径 小 , 光 率 高 ,使 乳 液 透 明 ,并 使 其 MF 透 T降
低 , 升高。 随着乳胶粒粒径 的增 大 , F 增 大 , MT 而
变 化不 大 , 随着乳 胶 粒 子粒 径 的增 大 , T趋 近 且 MF 于 。因为 随着 乳 胶粒 粒 径 变 小 , 粘度 增 加 , 大 了 增 乳 液成 膜 的毛 细管 压力 和粒 子 的总 表 面积 , 利 于粒 有 子 表面 链 端互 相 渗 透 , 进 粒子 变 形 成膜 , 而 降低 促 从 MF 。同时 因 其 乳 胶粒 粒 径 小 , 面 张力 低 , 极 好 T 表 有 的 渗 透 性 , 样 成 膜 的致 密 性 高 ,硬 度 大 , 增 高 。 这 如表 3 所示 , 阴离 子 、 离 子混 合 乳 化体 系 中 , 在 非
表 2 乳胶 粒 子 形态 对 M F T和 的 影 响
方法 同核 预乳化 。 1 . 壳聚合 .4 2
同时往 种 子核乳 液 中均匀 滴加 预乳 化壳单 体 及剩 余 引发剂 溶液 , 严格 控 制滴加 速度 , 1 ~ 滴加 完 , 于 .2 5 h 反 应 温 度保 持恒 定 。 料 完 毕 , 温 3 i, 后 升 加 保 0rn 然 a
温至9% , 0 保温 1 , 中和出料 。 h
由表 2 知 :非 核 壳结 构乳 液 其最 低成 膜 温度 最 可 高 , 到 2.c;而 硬核 软壳 结 构 的最低 成 膜 温度 最 达 1 3I = 低, 仅为 1. ̄ 1 C;软核 硬壳结 构 M T 1_I 它们 的 2 F 是 6 c。 4二
维普资讯
2
上 海 涂 料
第4 6卷
馏水 、 护胶体 、 保 部分 乳化 剂 、 酸氢 钠 , 碳 恒温 水浴 加 热 至 5 , 4 0r i转 速 下 高 速搅 拌 0 使 其 充 5I 在 0 rn c = / a .h 5 分溶解 。 升温 到 7~ 0 , 速调 至 20d i, 88% 转 0 r n 加入 部 a 分 引发 剂溶 液 , 后 加入 2 % 的预乳 化 核 单体 , 乳 然 0 待 液 呈 蓝相 , 再缓 慢 滴加 剩余 的预乳 化 核单 体 , .h 1 滴 5
如 图 2 示 :34 38 m 所 4 .6c 处 是 丙 烯 酸 羧 基 中
0 H的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 6 ~ 8 m 一 28 0 300c 处 有 甲 基 ( c 和 亚 甲基 ( c 的 伸 缩 振 动 吸 收 峰 , 一 H) 一 H) 17 0c 处 是 丙 烯 酸 酯基 中 C 0的伸 缩 振 动 吸 收 3 m 一
唱
23 乳 化剂对 MF . T的影 响
目前使 用 的各 种乳 化 剂 的 结构 都 有 一个 共 同点 , 即其分 子 中均含 有两类 性 质截 然不 同的部分— —极 性
基 团与 非极 性 基 团 。 非离 子 型乳 化 剂在 水溶 液 中不 会
10 1o 1o 10 2o 2 02 0 20 20 2 4 6 8 o 2 4 6 8
低 ,已经在 涂料 工业 中得到 了广 泛应 用 。 但是 ,由于 S t
均 聚物 的 玻璃 化 温 度 ( ) 高 ( 0 c , 聚 合 过程 较 15C) 在 中使 用 了醇解 度 高 、 水性 强 的表 面活 性 剂 和保 护胶 亲 体及增 稠 剂 , 致使 苯 丙乳 液 的最低 成膜 温 度 ( T) MF 较 高, 一般 在 2 以上 , 2 使用 范 围受到 限制 lJ 2 。为此 , 人 们对 如何 降低苯 丙乳液 的 M 使 之得 到更好 的应 用进
峰 , 0 m 16 0c 和 14 0c 处 是 HE 5 m MA中 C 0 的 0一
组பைடு நூலகம் 二:壳组成为 S 2 E A 3: , 余 s为 t: - H = 4 其 t
核。
组成 三 :核单 体组 成是 S 2 E A 5 : 和 2 % t: 一 H - 1 0
2 E A, - H 剩余 的 s和 2 E t - HA为 壳层 单体 组成 。 由表 4 可知 :s与 2 E A搭 配 比s与 B t -H t A搭 配好 ,
S S O 一 0 配 效 果 则 不 好 。所 以 本 试 验 采 用 D 与 P 1复 S a一 0 0 一 0 配 。 pn 8 与 P 1 复
2 核 壳结构 组成 与 MF . 4 T的关 系
液 粒 径 最 小 ,为 17n 2 m;MF 低 ,为 1.c。其 次 T最 1 8I =
表 1 苯 丙 乳 液 配 方
苯 乙烯 ( t 一 烯 酸 酯 共 聚 物 乳 液 ( 称 苯丙 乳 s) 丙 简 液) 是一种 以 s改性 的丙烯 酸酯系共 聚物乳 液 , t 它用 S t
部分 或全 部代替 纯丙 烯 酸 系乳 液 中 的 甲基丙 烯 酸 甲酯 ( A o由于 在共 聚物 中引入 s链 段 , 以提 高 涂膜 MM t 可
玻 璃化 温 度 相差 不 大。这是 因为核 壳 聚合 物乳 液在成
膜过 程 中 , 壳层相 互接触溶 合形成 连续相 , 核则形成微
2 讨 论
21 乳胶 粒粒 径对 最低 成膜 温度 的影 响 . 乳胶 粒粒 径对 MF T和 的影 响见 图 1 。
观分 散相 , 因此 , 壳层 聚合物 的特性对乳 液特性 和成膜 特 性影 响 较 大。 由于核 壳 聚合 物乳 液 组成 从核 到 壳 且 的变 化 使乳液 颗粒 的 也 呈梯 度 变化 , 形成 的涂层具
行 了长 期研 究 l 。 文 对影 响苯 丙乳 液 MF 3 本 一 T的因素 进行 了研究 , 取得 了一 定 的成果 。 并
12 合成 方 法 .
先 将 核 、 单 体 预 乳化 , 后 采用 种 子 乳 液聚 合 壳 然 法 制 备 种 子 , 连 续滴 加 预乳 化 的核 单 体 , 完 后 搅 再 加 拌 2 n 滴 加 预乳化 的壳 单 体 , 5mi, 即可得 到具有 核 / 壳
的耐水 性 、 碱性 、 度 、 污性 和抗 粉化 性 。 作涂 耐 硬 抗 用 料基料 , 其保 光性 、 保色性 、 外耐久性 和抗污 性均佳 , 户
对颜 、 料 粘接 强度 高 …。 填 此外 ,由于 s价 格便 宜 , t 部 分代替 纯丙 乳液 中的 MMA, 苯丙 乳液 的成 本大 为 降 使
对 乳 液 的 MF 影 响 大 , 同 的配 比但 所 得 到 的乳 液 T 相
变 形 和 伸 缩 振 动 峰 , 8 m一和 11 0c 处 是 甲 13 0c 6 m
粒 径 /m n
离解成离子 , 其效果与介质 p H值无关 , 它会在聚合物
表 面形 成 吸 附层 , 阻挡 聚合 物 分子 彼 此 碰撞 , 而提 从 高聚 合物 粒子 的分 散稳定 性 ;阴离子 型乳 化剂水 解 时
生成 阴离 子基 团 , 使 聚合 物 表面 带 负 电荷 , 可 造成 聚
结构 的苯丙乳 液 。
121 核 预 乳 化 ..
1 实 验 部 分
1 配方 . 1
苯 丙乳 液配 方见 表 1 。
将 水加入 到预 乳 化罐 中 , 加入乳 化剂 , 拌 05 , 搅 . h
分 散 均匀 , 后 在搅 拌 下 , 渐将 核 单 体滴 加 入上 述 然 逐
[ 收稿 日期 ] 0 7 1 - 6 2 0 — 12 [ 作者简介 ] 王平华 , , 男 教授 , 理学博士 , 主要研究 方向 :聚 合物涂料及胶 粘剂 , 高分子 分子设计 及合成 , 塑料 复合 改性 及纳米 复合材 料 ;彭二 英 , , 女 在读 硕士 , 究方 向 :聚合 研
物 涂料 及 胶 粘 剂 。
溶液 中 , 滴 加 完 , 1h 加完 后充 分搅 拌 2 i即得 预乳 0mn
化液 。 1 . 种子 乳液 聚合 ( 聚合 ) .2 2 核
将装 有 搅 拌 器 、 流冷 凝 管 、 回 温度 计 和 滴液 漏 斗
的 四 口瓶 置 于装 有 控 温装 置 的水 浴 中 , 加入 计 量 的蒸
加 完 , 后保温 2 i, 然 5r n 即制得 种子 核乳 液 。 a
1 . 壳预 乳化 .3 2
其 涂膜 耐水 性 、 耐擦 洗性 和 附着力 也大 大提 高 。
22 乳胶 粒子形 态对 MF . T的 影响— —核 壳乳 液聚 合 乳 胶粒 子形 态对 MF T和 的影 响见表 2 。
维普资讯
第 1 期
彭二英 , :苯丙乳液最低 成膜 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等
3
乳 化 剂 种 类 在 影 响 乳 液 粒 度 及 粘 度 的 同 时 , 影 响 还
乳 液 的成 膜 温 度 。经 对 比 , 用 S a 一 0O 一 0的乳 应 pn 8/P 1
是 A 1 2O 一 0 一 0 / P 1 ,分 别 为 13n 8 m和 1 .c 。而 S S 61I = DB 、
采 用几 种不 同的核 壳组 成 , 评述 如下 ( 4) 表 。
表 4 核 壳 结构 组成 与 MF T的关 系
组 成一 :据 配方将 壳层 组成单 体 配成 S : A 2: tB= 3 质量 比 , 同 )剩余 s作 为核 单体 进行 乳 液聚合 。 ( 下 , t
1 最 低 成 膜 温 度 ME 一 T;2 玻 璃 化 温度 一
图 1 乳胶粒粒径对 MF T和 的影 响
从图 1 中可 以看 出 :苯 丙 乳 液 乳 胶 粒 粒 径 的 大
合 物 颗 粒相 斥 , 降低 粒 径 。两 种表 面 活性 剂 的混 合 物 是 水 不溶 单体 非 常有 效 的乳 化剂 , 改变 两 者 的 比例 可
有较 宽 的温 度转 移 区 间 , 而使 聚 合物 乳液 的 MF 从 T降
低。 而硬壳 ( 硬聚合物组 成 ) MF , 的 T高 软壳 ( 软聚合物
组成 ) MF 。但 玻璃 化 温 度 主要 是 由软硬 单体 的 的 T低
配 比所决 定 , 以不 同乳 胶粒子 形态对其 影响不 大。 所
维普资讯
第 4 卷第 1 6 期 20 年 1 08 月
上 海 涂 料
S HA NGHAIC0ATI NGS
Vo. 6No 1 14 .
Jn 20 a. o 8
苯丙乳液最低成膜温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彭二 英 王 平华 李凤 妍 刘春 华 杨 莺 ( 肥 工业 大 学- 5学 院高分 子科 学 与工程 系 200 合  ̄ - t ; 3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