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五套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汉字。

1.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是一位盗火英xióng()。

2.登上万里长城,眺望sài()外风光,我仿佛看到了出zhēng()在外的将士们。

3.他爱喝酒,一喝就zuì()。

4.秋风拨动游子的心弦,cuī()促着他们快快送去报平安的家书。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欲:①将要 1.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
②想要,希望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③欲望 3.欲.要看究竞,处处细留心。

()
教:①指导,教诲 1.爷爷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

()
②使,令 2.盛唐时期就有人崇尚佛教.。

()
③宗教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三、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夏日绝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李清照所作。

诗人用了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赞颂项羽的英雄气概。

2.前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名句传世,选择一两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中所写的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你还知道关于他的什么故事?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古诗,完成填空。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句中“飞将”原本指的是________(谁),在这里指______________,“但使”的意思是_____,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王翰的《凉州词》中前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莫笑”的意思是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和《凉州词》中的“古来征战几人回”,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日积月累
《出塞》《凉州词》是写边塞地区自然风光、军民生活的诗,这类诗被称为“边塞诗”。

请查阅资料,了解更多边塞诗,把最喜欢的一首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读一读,把诗句和对应的画面连在一起。

黄河远上白云间,大漠沙如雪,大漠孤烟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燕山月似钩。

长河落日圆。

参考答案
一、1.雄 2.塞征 3.醉 4.催
二、欲:1.③ 2.① 3.②
教:1.① 2.③ 3.②
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宋人杰鬼雄
2.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3.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美对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不满
4.示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略
四、1.汉朝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的将领只要只要有英勇善战的将领在,就不会让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越过阴山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精致的酒杯倒满了葡萄美酒,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3.请诸君不要笑话
就是醉卧在沙场上,也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示例:战争的残酷和将士们献身沙场的豪情壮志
4.示例:战争夺走了许多将士的生命,非常残酷
五、示例: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六、
黄河远上白云间,大漠沙如雪,大漠孤烟直一片孤城万仞山。

燕山月似钩。

长河落日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作业及答案
1.让生字走进语境。

老师yán sù()地xùn chì()了不写作业的同学,又chēng zàn()了表现好的同学,有yí huò()就问的同学,并鼓励我们,一定要xiōng huái()大志,发愤读书。

2.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①()()忘怀②为之()()③若有()()
“你亲切的来信使我的精神。

童年的美好回忆让
我……”看着这封信,他神情沉静,,半天没有说话。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③中国巡警不但
..训斥她。

..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
④中国巡警没有惩处肇事的外国人,而是训斥她。

(1)我发现语气比较强烈的是第句和第句。

今后,如果我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可以。

(2)用第③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写了三件事,请简单概括。

①第一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
②第二件事讲十二岁的周恩来刚到东北,
③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看到
(2)这种把最后发生的事放在最前面的写作手法叫作()。

A.倒叙
B.插叙
(3)请把上面的三件事连起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关于选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兴起
B.从“清晰而坚定”可以看出周恩来是经过认真而充分的思考才立下远大志向的
C.其他同学读书目的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周恩来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
D.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是因为不相信“中华不振”的状况能改变(2)“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

(3)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说说是什么让周恩来立下了这远大的志向。

6.小练笔。

周恩来在年少时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而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和内心的想法。

7.把爱国名句与对应的人物及表达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平凡的人也要忧国忧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范仲淹国家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梁启超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
参考答案
1.严肃训斥称赞疑惑胸怀
2.①难以②一振③所思②①③
3.(1)①③用反问句或者双重否定句
(2)示例: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诬陷我。

4.(1)①阐明自己读书的目的②伯父告诉他不要去被外国人占领的地方③一个中国妇女受欺凌,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
(2)A (3)周恩来在少年时代目睹了中国人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1)D
(2)有志向的人就应该向周恩来学习
(3)中国的落后,中国人备受欺凌的现实,让周恩来深深地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从而立下远大的志向。

6.示例:我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首先,我读了这篇课文后,被周恩来的远大志向所震撼,也想学习他立下一个远大的志向;其次,爸爸说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强大了,但是很多方面还没有达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

所以,我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7.
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平凡的人也要忧国忧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陆游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梁启超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第23课《梅兰芳蓄须》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英勇的将士们宁.(níng nìng)愿战死沙场,也决不屈服。

2.宁.(níng nìng)静的湖水和跃动的灯火,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3.在足球比赛中,进攻与防守同样重要.(yāo yào)。

4.爸爸沉思了一会儿,答应了我的要.(yāo yào)求。

二、回忆课文,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多选)
梅兰芳蓄须后,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
①长期不演戏,没有经济来源,又要养家。

②日本侵略军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

③不小心患了伤寒,连日发烧,差点丢了性命。

三、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

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

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

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1.“蓄须明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兰芳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
下蓄须的。

2.给文中画“”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司令官逼他,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园子老板请他,他____________。

从中你体会到。

四、课外拓展。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他的代表作至今仍被传唱,他的故事也被改编成影视作品。

请寻找有关梅兰芳的影视作品,观看了解,写一写你对梅兰芳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nìng 2.níng 3.yào 4.yāo
二、①②
三、1.留起胡须,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香港沦陷,被日本侵略者逼迫演戏
2.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3.留起胡须表示抗议都拒绝了示例:梅兰芳先生有着令人钦佩的民族气节
四、略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课后作业及答案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词语。

()的茅屋()的土炕()的交响()的脊梁2.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延.安(yán yān)辉煌.(huán huáng)春笋.(sǔn shǔn)土炕.(kàng kēng)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
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
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1)每个分句都有两个“追寻”,后一个“追寻”是对前一个“追寻”的()。

A.重复
B.强调
C.扩展
D.进一步说明
(2)这句话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请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4.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课文多次提到“追寻”,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
(2)课文第四节中用“航天飞机”和“电子计算机”代表现代化,“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
(3)诗人很想念过去的苦日子,想体验过去的茅屋和土炕。

()5.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反复
B.夸张
C.排比
(2)这篇诗歌写于1938年,“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指的是()。

A.当时国家多灾多难,饱受磨难
B.当时这片土地气候恶劣,经常发生暴风雨
(3)关于诗歌内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写一只鸟儿对土地的热爱,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
B.诗歌描写了鸟儿的歌唱,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C.诗歌通过写一只鸟儿对土地的热爱,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
参考答案
1.yán huáng sǔn kàng
2.示例:破旧温热美妙顶天立地
3.(1)D
(2)排比示例:啊,祖国,我为你骄傲!为你的强大骄傲,为你的幅员辽阔骄傲,为你的悠久历史骄傲,为你的璀璨文明骄傲……
4.(1)√(2)×(3)√
5.(1)C
(2)A
(3)A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高远()忠()国大义()()英()无()()死如()()()无私秉公()()刚()不()1.用一句话写一写你熟悉的一位英雄人物,并用上上面任意两个词语。

2.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形容下面的人物。

岳飞:____________ 包拯:___________ 周恩来: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改写句子,并回答问题。

例:这巍峨的高山,不正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这巍峨的高山,正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1.邻居阿姨看到我,问道:“今天不是周一吗?你怎么没有去上课?”
2.那不是你的好朋友吗?你怎么没看到她?
想一想:上面例句意思不变,说法变了,读起来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人行道上的红灯亮了,小明想要冲到马路对面去,你会怎么提醒他?(用问句形式表达)
三、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想象前两句诗描写的画面,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2.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在与(谁)告别,我积累的送别诗还有《_______________》诗中“”这两句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四、口语交际。

受《梅兰芳蓄须》这篇课文的影响,我晩上做了个梦。

梦中,我
穿越时空,看到了昔日的梅兰芳,与他进行了一番对话。

我:面对日本士兵的刺刀,您不害怕吗?
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兰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志存精报凛然勇畏视归铁面执法正阿
1.示例:文天祥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

2.示例:精忠报国铁面无私志存高远
二、1.邻居阿姨看到我,问道:“今天是周一,你怎么没有去上课?”
2.那是你的好朋友,你怎么没看到她?
示例: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时,语气更强烈。

示例:红灯亮的时候不是不能过马路吗?
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示例:北风呼啸,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太阳也黯淡无光。

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在北风中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

2.不要担心前方的路途中遇不到知已,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
3.董大示例: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四、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