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节目在农村生活中的运用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播节目在农村生活中的运用及意义
广播节目是以声音的形式作传播媒介,关键是能让听众在听的过程中得到启示、得到快乐,让听众陶醉在声音的世界里,让听众能记住、喜欢收听,内心得到美的享受,愉悦心灵、陶冶情操,只有这样做广播节目才能达到目的。

当前,在农村进行广播节目的宣传,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几乎家家都有电视,看新闻从电视上看是声情并茂,图片与文字并存,一目了然,哪里像广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更有甚者,现在还安什么喇叭,安喇叭已经成为历史,喇叭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只有学校做操可以用用,村里面有这“古懂”,简直是扰民。

在我看来,有人对农村广播有这样的偏见是肤浅的,但这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认可农村广播的。

不止是因为存在了半个多世纪。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不仅是城里人忙,农村人也很忙,年轻人大多数外出打工或者求学,家里留守老人逐年增多,直接导致劳力资源匮乏。

在家里的仅剩下老人和孩子,老人不仅要带孩子,还要做好农活,根本没多余时间看电视,但他们很关注自己的亲人,更愿意了解山外信息,广播成了最方便的信息媒介,而且广播信息传送更快,是目前广大农村了解信息的窗口,不容忽视。

下面就以贵州省盘县平关镇广播事业发展为例,谈谈广播节目在农村生活中的运用。

贵州省盘县平关镇的广播从1993年撤乡并镇开始建立,至今已发展了15年。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现在已辐射到七个行政村的每一个角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有时下村会看见不少群众聚在一起听村里面的广播,大家边听边聊。

特别是上了点年纪的人,看电视看不懂,文化水平不高,只有用听来了解信息,了解外面的世界。

学校不单单用来做做操,还要求每个学校成立校园文艺广播站,每天都要把节目组织好,利用午休、放学时间向学生播放,进行德育宣传、法制教育、禁毒宣传,这已经成为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广播节目对群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广播节目有新闻类和文艺类之分。

新闻类节目办得好不好、能否对听众产生影响,关键要看报道方式新不新,记者的采访深入不深入,表现手法是否灵活。

近年来,盘县广播电视局不断创新报道方式,不断寻找新闻亮点,挖掘出农村百姓感兴趣的话题,加大农村体裁类新闻的采集报道。

随着老百姓物质生活的富足,他们对本地发生的各种新闻事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关注,特别是关注民生新闻类节目,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而且,随着打工热的出现,留守老人越来越多,许多村寨甚至出现整村无青壮年劳力现象,留下来的老人生活更忙碌,看电视似乎成了一种奢求。

在调研的过程中,笔者曾多次与农村老人谈心,他们认为广播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能在劳作之余听到本地新闻感受很真实。

文艺类广播节目最根本的核心是让人开心,只要把握好这一原则,在与人为乐上狠下工夫,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声音环境,就能抓住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让他们不由自主喜欢上这一栏目,就能提高广播的生存空间。

现如今,农村广播主要还是新闻类节目偏多,娱乐性内容较少。

如何在电视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报纸普及的今天分上一羹粥,是我们值得探索的问题。

对比一些较发达地区,我们的广播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播报的节目不但要抓住听众,还要抓住他们的心。

这些年,全国很多广播电视局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效果。

娱乐类广播其实就是广播文艺,它强调接近性、趣味性、大众性、多样性、可听性相结合。

广播文艺就是单纯的欣赏类节目,不是生硬、单调地我播你听。

因此,在素材选择、表现手段和话语方式等方面要做到富有亲和力,就像在与身边的好友娓娓交谈,再加上“有好听的音乐和好听的声音”,与观众互动。

这样,所要传达的思想观念就能潜移默化地流入听众的心中,让听众对广播节目爱不释手。

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网络的不断铺开,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

如何抓住广大农民心声,是制作广播节目应该考虑的问题。

比如贵州盘县广播电视局针对广大农民对国家扶贫开发政策不尚了解的实际,开办了不少节目,如:农村税费改革,水果蔬菜品种选择及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介绍保健和医药卫生常识,该节目由于贴近群众生活,与农民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农村广播正在一步步提高影响力,与电视、网络、报刊一起共同向群众提供信息,成了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山外信息的又一窗口。

农村广播存在是必然,广播与其它宣传媒体不同,它注重的是听。

如何让听众听好、听懂是广播传播节目的精髓,它不像电视和报刊能直观的反映问题,得到视觉享受效果,但农村广播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任,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

因此,农村广播的保留很重要。

目前,农村广播在传播实效性方面比电视传播更快、更便捷。

农村广播不但承担社会宣传的作用,同时,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社会的主流媒体,肩负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弘扬先进文化、引导社会舆论,提供主流信息等重要历史责任。

广播事业的发展,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但如何才能使这一媒体保住并长期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坚持“精品战略”,多出优秀文化产品。

因为,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精神风貌和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媒体竞争的重要标志,谁拥有信息量大、美誉度高的品牌,就能拥有更广泛的听众。

可以说,精品节目、品牌栏目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生存之本、发展之本。

总而言之,农村广播有存在的现实意义,它能与其它媒体组成宣传立体网络,与其它媒体之间互补,毕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把电视和电脑作为随身物品。

此外,农村广播还肩负着对我国广大农民传递各种信息的重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