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王安石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兼侍讲。

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

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

”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

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

”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

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


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曰:“有欲与卿从容论议者。

”因言:“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安石曰:“陛下诚能为尧,舜,则必有皋、夔、稷、禼;诚能为高宗,则必有傅说。

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学者不为不多。

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虽有皋、夔、稷、禼、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

”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四凶。

”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

若使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禼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
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斮之,伤而不死。

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为合从谋杀伤,减二等论。

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

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愿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

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又有免行钱者,约京师百物诸行利入厚薄,皆令纳钱,与免行户祗应。

自是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

又令民封状增价以买坊场,又增茶监之额,又设措置河北籴便司,广积粮谷于临流州县,以备馈运。

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

非其处,所应诃止。

”帝卒为杖卫士,斥内侍,安石犹不平。

王韶开熙河奏功,帝以安石主议,解所服玉带赐之。

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

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

”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

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

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

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

”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

”冯京曰:“臣亦闻之。

”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

”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侠又坐窜岭南。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

吕惠卿服阕,安石朝夕汲引之,至是,白为参知政事,又乞召韩绛代己。

二人守其成谟,不少失,时号绛为“传法沙门”,惠卿为“护法善神”。

而惠卿实欲自得政,忌安石复来,因郑侠狱陷其弟安国,又起李士宁狱以倾安石。

绛觉其意,密白帝请召之。

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承命,即倍道来。

《三经义》成,加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以子雱为龙图阁直学士。

雱辞,惠卿劝帝允其请,由是嫌隙愈著。

惠卿为蔡承禧所击,居家俟命。

雱风御史中丞邓绾,复弹惠卿与知华亭县张若济为奸利事,置狱鞫之,惠卿出守陈。

十月,彗出东方,诏求直言,及询政事之未协于民者。

安石率同列疏言:“晋武帝五年,彗出轸;十年,又有孛。

而其在位二十八年,与《乙巳占》所期不合。

盖天道远,先王虽有官占,而所信者人事而已。

天文之变无穷,上下傅会,岂无偶合。

周公、召公,岂欺成王哉。

其言中宗享国日久,则曰‘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不敢荒宁’。

其言夏、商多历年所,亦曰‘德’而已。

裨灶言火而验,欲禳之,国侨不听,则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

侨终不听,郑亦不火。

有如裨灶,未免妄诞,况今星工哉?所传占书,又世所禁,?誊写伪误,尤不可知。

陛下盛德至善,非特贤于中宗,周、召所言,则既阅而尽之矣,岂须愚瞽复有所陈。

窃闻两宫以此为忧,望以臣等所言,力行开慰。

”帝曰:“闻民间殊苦新法。

”安石曰:“祁寒暑雨,民犹怨咨,此无庸恤。

”帝曰:“岂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无邪?”安石不悦,退而属疾卧,帝慰勉起之。

其党谋曰:“今不取上素所不喜者暴进用之,则权轻,将有窥人间隙者。

”安石是其策。

帝喜其出,悉从之。

时出师安南,谍得其露布,言:“中国作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

我今出兵,欲相拯济。

”安石怒,自草敕榜诋之。

华亭狱久不成,雱以属门下客吕嘉问、练亨甫共议,取邓绾所列惠卿事,杂他书下制狱,安石不知也。

省吏告惠卿于陈,惠卿以状闻,且讼安石曰:“安石尽弃所学,隆尚纵横之末数,方命矫令,罔上要君。

此数恶力行于年岁之间,虽古之失志倒行而逆施者,殆不如此。

”又发安石私书曰:“无使
上知”者。

帝以示安石,安石谢无有,归以问雱,雱言其情,安石咎之。

雱愤恚,疽发背死。

安石暴绾罪,去“为臣子弟求官及荐臣婿蔡卞”,遂与亨甫皆得罪。

绾始以附安石居言职,及安石与吕惠卿相倾,绾极力助攻惠卿。

上颇厌安石所为,绾惧失势,屡留之于上,其言无所顾忌;亨甫险薄,谄事雱以进,至是皆斥。

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

上益厌之,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明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

屡乞还将相印。

元丰二年,复拜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

换特进,改封荆。

哲宗立,加司空。

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绍圣中,谥曰文,配享神宗庙庭。

崇宁三年,又配食文宣王庙,列于颜、孟之次,追封舒王。

钦宗时,杨时以为言,诏停之。

高宗用赵鼎、吕聪问言,停宗庙配享,削其王封。

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

晚居金陵,又作《字说》,多穿凿傅会。

其流入于佛、老。

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莫得自名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不用。

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

安石未贵时,名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

蜀人苏洵独曰:“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

”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馀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於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

”神宗不听,遂相安石。

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