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20课 “百花齐放”》优质课教案_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过必修Ⅰ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以及必修Ⅱ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因此有助于从政治、经济角度理解“双百”方针。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内容、“双百”方针的贯彻、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是一项基本性、长期性的方针,对发展我国经济和科学文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总结“双百”方针在贯彻、受挫、恢复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分析探究“双百”方针提出贯彻、受挫、恢复的原因;通过情景再现和影视赏析,以小见大,深刻理解双百方针在不同阶段的贯彻实施情况,及对文艺科技的影响并总结教训。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理解文化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积极培养勇于创新、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意识和素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的贯彻
难点:“双百”方针贯彻的经验教训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以《2016年第33届百花奖颁奖礼》片段导入,引出百花奖并介绍百花奖。

问:百花奖设立体现我国哪项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讲授:
一、初提“双百”现活力
(一)背景
【自主探究】展示材料,让学生归纳总结。

(二)提出:让学生阅读教材,指出提出时间、会议、人物
(三)内容及地位
通过书本和投影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指出双百方针两者侧重点不同,百花齐放侧重文学艺术,百家争鸣侧重学术方面
【合作探究】“双百”方针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讨论比较】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异同?(让学生分组讨论)
(四)成就及意义
通过图片及相关资料,着重指出电影的辉煌:难忘的1959.
过渡:(直接过渡)“双百”方针的提出,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但是到了70年代,“双百”方针这项国策并没有坚持下去,反而遭到了破坏,让我们一起回顾下这段历史。

二、“左”倾肆虐百花谢
【阅读教材思考】让学生归纳总结
为什么“双百”方针未能坚持贯彻下去,这期间,有哪些具体表现?同时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背景:教师重点强调左倾错误
(二)表现: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学思之窗】样板戏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影响
过渡:(资料过渡)以百花奖的恢复举办为过渡:1980年5月23日中断多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中国影协在北京举行第三届百花奖授奖大会。

《小花》获1979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获第三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

当时还是上海外语学院学生的陈冲因在《小花》中的出色表演,荣获“文革”后首届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称号。

三、再倡“双百”满园春
展示材料: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一)背景:学生阅读教材总结
(二)表现:图片展示
(三)意义
【合作探究】“双百”方针提出后,我国的文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你有何认识?
【课堂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