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一二单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八年级下册一二单元试卷
考试范围:1-2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1949年10月1日,历经沧桑的中国人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这一天发生了()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 《环境法》
3.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

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4.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这个“新纪元”是()
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6.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A.火烧圆明园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开国大典
7.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这里的“帝国主义”和“邻人”分别是指()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朝鲜
C.美国和韩国
D.美国和越南
8.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

这座大桥修建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9.2017年是“一五”计划完成60周年。

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不适合采用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青藏铁路
D.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10.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全体职工送给朱德一段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根无缝钢管,时值()
A.改革开放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土地改革时期
11.1950年10月,我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当时部队的名称是( )
A.人民解放军
B.人民志愿军
C.新四军
D.八路军
12. 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
A.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由国家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13. 1951年1月6日山东某农民领取的土地所有证,他领取此证是依据()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呙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4.“肥猪赛大象……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这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5. 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西藏和平解放
C.一五计划完成
D.开国大典
16.下列口号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1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法律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利机关是()
A.中央政府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19.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遵义会议
20.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二、列举组合题,根据提示写出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10分)
2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是。

22.抗美援朝总司令是。

23.党的好干部是。

24. 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25. 新中国成立后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最严重的挫折事件
是。

三、材料分析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请回答:
(1)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为什么要建立这座纪念碑?
(3)材料二中的“三年”起止于何时?“三十年”又起止于何时?
(4)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怎样纪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事业?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
无情的战争让他们倒下了,但没有人退却,哪怕是伟人的儿子。

……
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鸭绿江水中。

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再现那场战争。

只是为了纪念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

——摘自某网站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这个网站的主题是什么?
(2)请你从“那一群可爱的年轻人”中举出两位英雄。

(3)根据材料并结合这两位英雄的事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来是光绪帝召见。

新政行了不久,发生了政变。

康、梁远去,而他(指光绪帝)被禁天牢。

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1)材料一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2)这次会议在何地召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4)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毛泽东感慨的现状,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从哪一年开始执行的?
(2)这一计划的发展重心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各一例即可)
30、学习完两单元知识后,小明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你结合此线索回答问题。

(10分)
(1)土地改革的时间是哪一年?
(2)“制度确立”是指什么制度?确立的时间是哪一年?
(3)“出现失误”是指出现的哪些失误?
(4)谈谈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给你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