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模块检测二 人文地理考试试题 湘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检测二人文地理
(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6·浙江省新高考猜题卷)蓝莓被誉为“超级水果”,营养丰富,适宜在温带地区种植,蓝莓果酱(用新鲜蓝莓加工而成)是西餐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据此回答1~2题。
1.一般而言,影响蓝莓果酱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地B.消费市场
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2.某大型食品企业开发了一款“蓝莓冰红茶”饮料,主要原料为:水、白砂糖、红茶粉、浓缩蓝莓汁(200 mg/L)和其他果汁(含量≥5%)等。
其生产厂的布局应趋向于( )
A.原料地B.消费市场
C.交通枢纽D.能源基地
(2016·浙江省新高考猜题卷)读“京津冀地区地形图”,回答3~4题。
3.限制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B.水源
C.地形D.交通
4.图中防护林区和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 )
A.降低京津冀沙尘暴威胁
B.防治京津冀土壤盐碱化
C.净化京津城市地表水质
D.预防华北平原沙尘侵袭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
读图完成5~6题。
5.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6.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
A.中原城市群B.长株潭城市群
C.成渝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
下图是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绘制的“我国民工主要流出和流入空间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从图中信息可推断( )
A.中西部各省民工流出量大于流入量
B.自然环境是吸引民工流入东部的主因
C.人口流入量超一千万的均位于南方
D.民工流出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充足
8.江苏省既是民工流出大省,也是流入大省,说明其( )
A.人口流出和流入基本均衡
B.环境压力大,人地矛盾尖锐
C.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
D.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双转移是广东省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统称。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中箭头含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为珠三角技术密集型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
B.①为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
C.②为落后地区低素质劳动力向珠三角转移
D.③为落后地区高素质劳动力向当地转移
10.这种转移模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
A.珠三角因资本输出而导致衰落
B.珠三角因技术输出而改善环境
C.促使落后地区形成产业集群
D.促使落后地区环境改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11~12题。
11.
A.15亿~16亿B.15.1亿~16.6亿
C.8亿~9亿D.14亿~15亿
12.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下图是“山西某中等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E工业区与F工业区相比,显著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的通达度高B.冬季无污染
C.地价低廉D.工人素质高
14.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 )
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职工上下班④远离工业区,环境清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我国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
C.逆城市化阶段D.再城市化阶段
16.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变化
D.轨道交通的发展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商品谷物农业B.水稻种植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18.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
A.台风活动频繁B.锋面活动频繁
C.气温变化大D.季风的不稳定性
下图是“某类工业受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图”,企业受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工业布局可选区间是( )
A.e-a B.c-d
C.a-b D.b-f
20.在政府组织下,当地企业进行改革整合,不但节约了成本,产品销售也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势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实线折线整体下移
B.图中虚线折线整体上升
C.企业利润空间将增大
D.a与b点间的距离会减小
下图为“西成高铁示意图”,该铁路是国内拟建的最具山区特点的高标准现代化铁路。
读图完成21~22题。
21.西成高铁甲地段线路总长135千米,隧道里程127千米,桥隧比高达94%,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较少占用耕地B.河流湖泊密集
C.保护野生动物D.地形地质复杂
22.西成高铁修建的意义不包括( )
A.加强两地资源互补
B.缩短两地铁路里程
C.促进两地交流协作
D.节约两地通行时间
下图为“不同商业网点消费者出行时间比较图”。
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商业网点的规模,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购物中心——百货店——大型超市——超市——便利店
B.便利店——超市——大型超市——百货店——购物中心
C.购物中心——便利店——大型超市——超市——百货店
D.大型超市——超市——购物中心——百货店——便利店
24.消费者在5分钟内即可到达的比例最高的商业网点是( )
A.超市B.便利店
C.购物中心D.百货店
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
据此回答第25题。
25.“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
A.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材料一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为适应市场需要,推广高产杂交玉米良种,改良奶牛品种,为加拿大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玉米、蔬菜和花卉以及30%~40%的牛肉等畜产品。
玉米除大量销售外,还用作饲料,牲畜粪便作为肥料归还到耕地中,节省了对化学肥料的支出。
2006年农机数量高达8 881台。
材料二下图为加拿大南安大略地区1956年和2006年农业生产类型。
(1)南安大略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与1956年相比,2006年南安大略地区各类土地利用中“水果/蔬菜”面积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影响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市用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①②③三处中,最有可能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什么?
(3)该市工业区主要沿________及________布局。
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扩展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 2.B [本题组考查的是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第1题,材料信息反映蓝莓果酱厂需要新鲜蓝莓,故一般应布局在原料地附近。
第2题,而“蓝莓冰红茶”饮料的配料表明,其产品绝大部分原料为水,产品的运费大大高于原料运费。
故其生产应靠近消费市场。
] 3.B 4.A [本题组考查的是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和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第3题,通过图示信息可知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缺乏,水源是限制其城市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正确选项为B。
第4题,根据防护林和自然保护区的位置,可以判定其位于内蒙古荒漠化严重区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故其主要功能应为防风固沙;位于河北北部山区,京津城市的上游和上风向地带,其还承担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正确答案为A。
]
5.B 6.D [第5题,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依据区域城市分布特征,进行城市功能分工,引导区域内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区域城镇协调发展。
第6题,本题考查城市群的基本特征。
长三角城市群中城市数量多,城市功能齐全,所以最符合。
]
7.D 8.C
9.B 10.C [本题组考查的是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9题,广东省近年来出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东部、北部和西部边远地区转移的趋势,但同时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仍吸引边远地区的人口迁入,相对于留在原地区的人口而言,迁入珠江三角洲的人口素质应较高。
正确答案为B。
第10题,广东的这种产业转移将促使落后地区形成产业集群,但也会引起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为C。
]
11.C 12.D
13.A 14.D [第13题,山西省的盛行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和冬季西北风,故冬季时,E工业区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严重,但E位于铁路、公路相交处,交通较F 便利。
第14题,Y住宅区离铁路、工业区远,环境污染轻,X住宅区距铁路、工业区近,有较重的污染。
]
15.B 16.C [第15题,由图可知,阶段Ⅰ该城市由市区向郊区拓展,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第16题,由图可知,阶段Ⅱ出现城区人口向乡村与小城镇迁移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城区地价上涨、环境恶化造成的。
]
17.B 18.D [第17题,由图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东南亚和南亚沿海地区,该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
第18题,该地区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的不稳定性,易导致旱涝灾害,故选D。
]
19.C 20.D [第19题,本题考查读图能力。
“企业受益等于企业产品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实线折线为成本费用曲线,虚线折线为产品收入曲线。
企业利润区间为a-b区域,故选C。
第20题,企业改革整合的影响是使成本费用曲线整体下移,产品收入曲线整体上升;企业利润空间将增大即a与b点间的距离不是减小而是增大。
故选D。
]
21.D 22.A
23.A 24.B [第23题,考查商业网点知识。
消费者到达商业网点出行时间越长,说明该商业网点的规模越大。
第24题,考查商业网点的布局。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在5分钟内即可到达的比例最高的是便利店。
]
25.D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符合人地伙伴论思想。
] 26.(1)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
(2)扩大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等知识。
(1)混合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市场适应性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有利于恢复地力。
(2)水果、蔬菜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土地利用形式。
27.(1)住宅区(2)③面向大海,背倚青山,风景优美,离工业区较远,环境较好。
(3)海铁路降低工业用地成本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
(1)图示城市的功能区中,住宅区分布面积最大。
(2)③面向大海,背倚青山,风景优美,离工业区较远,环境较好,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3)工业区布局的根本原因:降低成本(如用地成本、租金)、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