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信息化建设思路的探讨
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65eee0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b.png)
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愈发突出。
而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
一、信息化建设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在质量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面、精细、高效化。
通过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实现对产品、客户、流程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信息化建设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在产品质量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对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质量等各个方面的监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四、信息化建设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关系的精细管理。
通过建立客户数据库、CRM系统等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及时响应客户反馈,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五、信息化建设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在流程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
通过流程管理系统、ERP系统等工具,企业可以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信息化建设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在供应链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整合。
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平台等工具,企业可以实现对供应商、物流、库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降低供应链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
七、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数据分析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流程效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问题、改进流程,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管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a95e80b0740be1e650e9a9b.png)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的探讨【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现如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依据作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应用,并针对现状,归纳了当前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提升方法,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建设;前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国家进行工程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监控威慑作用。
伴随着近年来检测报告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判定依据的重要性被广泛重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中越来越多的检测机构逐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在提升其检测工作质量中的重要性。
1.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中的实践应用1.1 信息化管理方法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可靠性。
检测数据是评判建设工程内在质量好坏的最为基础的依据,检测报告不仅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有用,也对质量监督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国内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仍然存在着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中时有弄虚作假,试样做假、漏检、少检的行为发生,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市场行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管理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就势在必行。
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使检测数据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检测对象的实际状况,充分发挥其在保障建设工程质量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作用。
1.2 运用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
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依靠管理信息系统高效、方便的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
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2.1 通过建立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检测报告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技术保障。
宁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探索
![宁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706b40bc8d376eeafaa312c.png)
•172*|工程管理|Engineering Management2019年聖20期宁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探索江敏(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宁夏银川750011)摘要: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开发管理由省级交通质监机构开展探索,在全国尚可枚举。
文章结合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需要和实际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介绍了质监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开发进展情况、取得的实效和成果,可供承担公路监督职能的各交通质监机构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探索中图分类号:U41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789(2019)20-0172-021背景目前,在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为“行业管理、政府监督、业主负责、监理控制、企业保证”。
而“政府监督”通常是由各省级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委托的省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站)负责具体实施,市(县)交通局根据“属地监管、分级监管”的要求设置质量监督局(站)负责属地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近年来,宁夏交通人把握宁夏打造中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秦岭一巴山一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机遇,按照交通基础设施要适度超前建设原则,实现了宁夏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8年底,该区公路通车里程3.54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78km"1,形成了“三环八射九联”高速公路布局,成为全国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第十一个的省区。
公路密度53.3km/100km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役面对项目如此繁多、任务重、人员配备少、车辆设备不足等困难,宁夏交通质量监督工作怎样提前打出时间量,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项目基本情况收集工作,为质量监督的现场检查工作尽量争取出宝贵时间,开发“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系统内容自2014年9月以来,宁夏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创新质量监管手段,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互联网+”政务服务。
监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监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e0c4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7.png)
监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引言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参与方、任务和难题。
为了保障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监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监理工作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监理信息化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 提高监理效率监理信息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使监理工作更加高效。
传统的监理工作需要大量的纸质文件和手工记录,但监理信息化将这些工作数字化,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监理信息化可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或自主开发的信息系统,实现监理任务的分配、监理进度的跟踪和工作报告的生成。
通过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功能,监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项目进展,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提高了监理工作的效率。
2. 提升监理质量监理信息化可以辅助监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把控。
监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包括土建工程测量数据、结构施工质量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
监理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这样可以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或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了工程的质量。
此外,监理信息化还可以提供多维度的质量评估。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监理人员可以对施工方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意见。
这样可以推动施工方不断改善施工质量,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3. 实现监理全过程管理传统的监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而在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后期运维阶段监理工作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但监理信息化可以实现监理全过程的管理。
在项目筹备阶段,监理信息化可以协助监理人员进行招标和标书的评审,帮助业主选择具备监理能力的单位。
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信息化可以辅助监理人员进行现场巡查、质量把关、工程变更等工作。
在工程验收和运维阶段,监理信息化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评估,监督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通过监理信息化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监理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提高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
4. 改善监理决策监理信息化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支持,辅助监理人员做出准确、科学的决策。
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金质工程”
![完善信息化建设助力“金质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bde40452ea551810a687ab.png)
导到进一 步提 升 ,以支持 日益繁杂 的现 代 日常 工作 使
.
从 而适 应 全 面信 息 化 发 展 的 需要 。 下 面 , 笔者 结 合
乍实 际 ,谈 几点 这 方 面 的认 识 。
有 声 有 包 ” 的 信 息 化 沟 通 平 台
三 明 市 质 监 局 信 息 化 建 设 始 于 2 0 年 ,并 成 立 专 门 03
芡挥 了重要作 用。完善质监信 息化 建设 ,对加速 开展
佥质 工 程 ” ,加 快 质 监 事 业持 续 、健 康 、 快 速 发展 ,
信 息 化 发展 f 存 在 的 问题 { f
一
盱地 服 务社 会 经 济建 设 具 有 十 分重 大 的 意 义 。 但是 随 r 言息化 技 术 的 日益 更新 ,现 有 的一 些 硬 、 软 件 水平 需
与外界联系的渠道 利用率低 。五 是各业务系统 和各 县局 网站在建设时未经 过统一的规划 ,互通互联性有 待进一
步 加强。
黄信息化工 作的机构—— 信息 中心 ,通 过购置 网络 设 建设机房 ,质 监系统信息 化初具模型 。之后 ,该局 驭循序渐进 的方 式 ,逐步 添加设备 ,完善功能 ,设备
|惰 时 I
宅 善信 息 化建 设 功力 “ 金质 工 程 ”
文/ 余 磊
“ 质 工 程 ”作 为 国 家 电 子政 务信 息 化 的 重要 组 成 金 分,在 创 新 监 管 模 式 、提 高监 管 效 能 、 服 务 企 业 、提 厶 l共 服 务 能 力、 提 升 突 发 事 件 应 急 处 理 水 平 、提 高 工 \
故率 、规 范 工作 行 为 、促 进 资 源共 享和 决 策 支持 等 方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d044c1a915f804d2b16c1fd.png)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监管的理念和手段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制定思路不利于监管。
现行分类目录对医疗器械的界定仅作原则要求,具体一个品种是否属于医疗器械、应属于哪一类医疗器械界限并不清楚。
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时常碰到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各地经常向SFDA提出书面请示。
SFDA也不时出台文件"补丁"以明确某种产品的分类界定,时间一长,国家局的"补丁"前后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
而且由于分级负责审批注册,各地掌握的标准不一,经常发生同一产品在各地以不同类别进行注册,从而给基层局的市场监管带来很大难度。
对部分医疗器械的监管力度不一。
由于历史和法规上的原因,对不同的医疗器械存在较大不同的监管力度。
例如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监管力度之大和管理部门之多带有明显"中国特色"。
而其他一些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器械,如避孕套、隐形眼镜等,药监部门对其流通和使用环节,监管相对较松。
技术支持乏力。
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检验力量和装备与国内的药品检验力量相比,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设置远没有药检所周全,至今仍停留在SFDA下属的10大中心和部分省级检测机构,市级检验机构即使已挂牌,但尚未形成检测能力。
其次,全国范围对医疗设备的有效性缺乏技术认可能力。
再次,医疗器械抽验经费不足,抽验品种不多,技术监督工作的涉及面不宽。
当前的抽验停留在计划抽验,日常监督抽验未开展,无法在日常监管过程中通过产品抽验尽早识别产品的安全隐患。
目前跟踪监督、"飞行检查"成为各级监管部门加强认证后企业监管的主要方式。
但我们知道,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这些监管方式频次不高,力度也不够大。
监管环节的不足主要有两点,一是监管力量不够。
据统计,现在一般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直接从事市场监管的不到3人,而一个县的监管对象一般在几百家左右,且分布特征是点多面广,日常监管明显人力不足。
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发展难点及对策
![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发展难点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79e0ef1fab069dc502201fe.png)
浅谈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工程质量形势不容乐观,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督管理手段,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的研究正在积极地进行之中。
但是,各地的思路不一、水平参差不齐,数字化的发展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总体进展较慢。
通过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数字化研究的现状,剖析其发展的难点,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现状难点对策1、引言近年来,国际建筑信息化、数字化对我国建筑业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为了适应形势,从提高科技含量入手,优化人力资源,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政府监管,将工程质量监督引入网络化、数字化的轨道,提出了“数字质监”的构想。
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的实现,可以大大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推动整个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使工程质量状况纳入政府科学监控之中。
2、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的国内现状分析结合2011年江苏省质监总站向全国质量监督系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分析国内现状如下:各级部门对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逐步提升,部分城市已开发并在实践中发挥着较显著的作用,但是,总体说来,数字化的水平普遍还不高,各地发展不平衡,监督机构本身数字化开发的实力不强,经费十分有限,数字化人才极其缺乏,数字化建设的方向和内容不十分明确,另外,由于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目前处于不稳定的探索期,也影响了数字化的开发,即使已研制成功的监督系统多为孤立型,与其它部门的系统不联网,功能局限性大,信息资源不丰富,门户网站的服务性较弱,与公众双向互动沟通的效果不明显。
3、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建设的难点3.1资金短缺,数字化建设及推进难以保障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高技术、高投入、高效能的现代化基础建设,必须要有足够的建设经费作保障。
不仅开发研制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硬件设施以及后期维护等都需要一笔可观的专项经费。
自2009年全国工程质量监督费取消后,很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性质和地位还没有明确,经费困难已是通病,有些质监机构人员的收入下降很多,更不容易有充足的经费进行数字化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108b7d5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3.png)
企业质量控制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在当今社会,企业质量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在质量控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企业质量控制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意义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企业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生产、质量和客户反馈等信息,实现全面的质量控制。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功能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质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展示,有助于企业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快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当具备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同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四、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步骤企业在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时,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等步骤,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五、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在生产制造、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应用,帮助企业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六、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系统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实时反馈等优势,有助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
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挑战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还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提升员工的信息化素养,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八、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会不断向着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管理方式。
九、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未来展望未来,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相结合,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案例某制造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后,通过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客户满意度大幅提高。
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0982170561252d380eb6e89.png)
聚 焦信息化
2 0 1 6 年 第3 4 卷第1 0 期
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廖明罴
( 莆 田市 建 设 工 程 质 量 安 全 监 督 站 ,福 建 莆 田 3 5 1 1 0 0)
【 摘 要】 我 国建设工程 质量 监督信 息化 建设 经过 近 2 0年的发展 ,已经取 得了一定 的成 绩。但是 , 随着 建筑业 的快速 发展也 暴露 了一些新 的问题 。 结 合工作实践 经验 , 简 述工程质量 监督 信息化建 设现状 、 必要性 , 针 对出现 的问题 , 提 出相应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 s o m e n e w p r o b l e m h a s b e e n e x p o s e d .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w o r k e x p e ri e n c e ,t h i s p a p e r
的措施 。
【 关键词 】 建设工程 ; 质量监督 ; 信息化 ; 手机终端 【 中图分类号】 T U 7 1 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3 7 0 2( 2 0 1 6 ) 1 O 一0 0 9 4 —0 3
Re l f e c t i o n s o n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I n f o n n a t i z a t i o n o n 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f6428f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8.png)
创新管理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65DOI:10.16660/ki.1674-098X.2017.30.165关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讨何东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浙江舟山 316013)摘 要:如今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各种新型IT理念及技术相继出现,借助于互联网这个广阔平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应用效果。
技术的革新也促进了各项移动终端的更新和发展,并且让移动终端融入互联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热潮来袭,我国的很多传统行业都在积极的做着转型工作,由传统模式向创新化、技术化、科技化转变,采用规范化、现代化、科技化的高效管理模式,以便更加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也是如此,不论曾经的发展速度如何,都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加快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并将其作为目前发展的首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前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必须对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才能实现加快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目标。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 监督管理 信息化建设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c)-0165-0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也呈现成熟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我国开始将目光放在城市及新农村的建设上。
这也就对相关的建筑工程行业提出新要求,同时也加大了工程量以及工程的实际项目规模,也就意味着对建设工程实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并且以快速的增长趋势在增加,所以加强对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借助科学技术来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既可以有效解决这一发展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管理质量及管理效率,对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阻碍质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深层次矛盾剖析及解决思路初探
![阻碍质检信息化发展进程的深层次矛盾剖析及解决思路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2defc1d47f1922791788e807.png)
阻 碍 质 检 信 . 电,化 发 展 进 程 的 深 层 次 矛 盾 剖 析 及 解 决 电路 初 探
四川省质 量技 术监督信 息中心
提 出了推进信 息化 法制建设、加强信息化宏观规划和标准设计、建立科学 的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推动信息化科研工作 四个方面的解决思路。 【 关键词 】质量技术监督 ;信 息化 ;矛盾 ;解决思路
聂启 阳
【 摘要 】本文从质检信 息化推进过程 中出现 的各种 问题入手 ,分析表象 后面的法制建设 、经济和社 会发展水 平、政治和文化因素、技术和管理创新能力等深层次矛盾 ,并
引 言 部分 中小 生产企业受到条件 的限制 ,地处偏僻 近年 来 ,全 国质 检 系统 按 照 国家信 息 化 位置 ,没有 电脑 、没有 网络、没有懂 信息化操 和 电子政务发 展的总体要求 ,以 “ 金质工程 ” 作 的专业 人才 ,强制推 行反而给企业 造成 了麻 ( 一期 )为契 机,不断加 强信息化建设和应 用 烦 ,增加 了成本 。然而 在中东部发达 地区 ,随 力度 ,在信 息化人才 队伍 、基础设施建设 、应 着社会 的进步和技术 的发展 ,人们 工作方式 、 用系统开发 、保障机制完善 等方面都方面都 取 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 也发生 了深刻 的变化 ,自 得了显著成 效,在转变政府 职能 、提高 办事 效 我意 识和 民主意识增 强,要求 民主 参与的呼声 率、提升监 管水平 、促进政 务公开 、强化服 务 也越 来越 高 ,这对 国家管理机 关公共管理水平 能力等方面 都发挥 了很大 的手段支撑和 技术支 和服 务的质量也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而 电子政 撑作用 。在 取得成绩 的同时,我们也看 到了很 务作 为政府部 门提供 信息及服务 最有效的方法 多不 足 。信 息化 建 设缺 乏 顶层 设计 和 统一 规 和 最便捷的途径而备 受青睐 ,从而推动 了电子 划 ,质检个 上下级单位之 间、部 门之 间各 自为 政务 的不断发展 。如北京 、上海 等社会和经济 阵 ,无序 建设 、重复 建设,数据不交 换、信息 发 展水 平 较 高地 区质 监 部 门的 网站 、微 博 、 不共享 ,形成 了大量 的信 息孤 岛:重 形式、轻 1 2 3 6 5 等公众 互动 平台 的建设和 服务 水平 ,就 应用 ,很多单位机房 建的很漂亮 、硬件 投入很 明显高于西部落 后地 区,其 内容更充实 ,服务 大 ,但 是没有几套像 样的软件应用 ,信息化建 更有 针对 性,更侧重于企业和社会公众 。 设在低 水平徘徊 ,没有产生相应 的社 会和管理 ( 三) 政治和文化因素 效益 ;重建设 ,轻运 维,很多系统 只有建设 , 由于官 本位 思 想 ,各部 门的信 息化 建 设 没有 维护,也没有 预算相应 的运 维经 费 ,缺 乏 相 互闭塞 、相 互不通 ,都从 自身部 i  ̄ - j N 益出发 长效保 障机制 ,系 统不能随业务动态 变化进行 来设计信 息化 系统,造成 了数据不交换 、信息 升级 改造,造成 了系统不能用 、不好 用 ,甚至 不共享 、服务 不协 同,信 息化手段难 以充分发 很 多系统开发 出来 就没有用 ,造 成了资源 的大 挥作用 ;由于 官僚主义 的存 在 ,使 电子 政务的 量浪 费 。这些 问题 的大量存在 ,并且在一段 时 建设无视 民众 需求 ,服 务流于形式 ,如 电子政 期 内都找不到行之 有效的解决 思路,这让许 多 务服务 的重 要载体 网站 建设 ,就与 公众 需求存 长期 从事信息化推 进工作 的同志觉得很沮丧 、 在较大差距 ,存在政府 信息公开不全面 、办事 很 失 落 ,没 有成 就感 。其 实 ,这 些 现象 的 背 服务能力 不强 ,公众互 动没有互动性等 问题 , 后 ,有着各种深层 次的矛盾 ,本 文 旨在剖析表 严重制约 了公众 的参 与度; 由于权 力私有化 的 象后 面的实质,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思路 。 观念 ,使 信息化受到 了既得利者集 团的阻扰 , 二 、深层次矛盾剖析 他们不愿 意行政权力在 阳光下透 明运行 ,并接 对信息化推进 过程 中 出现的各种 问题 ,业 受监察部 门、社会公 众监督 ,因此 设置层层障 内诸多专家和 学者都进行 了深 入的探讨 ,原因 碍 ,阻止 电子政务 的推行 。 不外乎部分领 导信息化认 识不高 、信息化 管理 ( 四) 技术和 管理创 新能力 体制不顺 、缺乏顶层设计和宏 观规划 、信 息化 信 息化 是 一个 复 杂 的系 统工 程 ,涉 及技 经费得不 到保 障,信息化 专业 人才匮 乏。笔者 术创新 和管理 创新两 个方面 ,既不是传统业务 认为 ,这些 因素的确都严 重制约 了质监信 息化 流程 的简单 电子化 ,也不是信 息技术的生搬硬 建设 的科 学和持续发展 ,但是除 了看清 这些 内 套 ,而 是两者 的结合 ,以信 息技 术为手段 ,结 部因素之外 ,还要理清这 些阻碍质监信 息化发 合 管理 和制度创新 ,提升政府综 合管理和 公共 展进程 的深层次矛盾 。 服务 能力 。比较 典型的 电子政务 工程有公 安电 ( 一) 法制建设 子 眼、银 行联 网工程 、检 验检验 大通 关、C N G 当前 ,质 检信 息 化建 设作 为 国家 信 息化 电子标签动态监 管等 ,这些 项 目都是找准 了技 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必要 的法 制保障 。 术 手段和业务应 用的结合 点,实现 了政府 、企 各单位 的信息化工作 ,主要依赖于单位 “ 一把 业 、社会公众 多方共赢 ,取 得了 巨大 的成 功。 手 ”推 动,如果一把手 重视 ,信 息化 的政策 、 然 而 目前全 国质 检系统开展 信息化科研 工作的 经 费、人才等就有充分 保障 ,信 息化 也就容 易 机 构 和人 才 都严 重 不足 ,特 别 缺 乏既 熟悉 业 见成效 。反之 ,如 果一把手不重视 ,信息化发 务 ,又精通技 术、还懂管理 的高级信 息化领军 展就举 步为艰 。同时 为什么搞信 息化 建设 、怎 人才,信 息技 术和业务管理 严重脱节 ,项 目成 么搞信 息化 、怎么 来评 价信息化 的成 效,也没 功率 极低 ,形成 了恶性 循环 ,挫伤 了主 管领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4774fb6960590c69ec37663.png)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应用,其影响已波及到传统建筑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与日俱增,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要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相应提高。
5.12汶川地震和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使建设工程质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竟如何搞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见仁见智。
管理体制信息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捷径,也是我们当前建筑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从信息化入手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契机所在。
下面谈一下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粗浅看法。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质监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
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逐层人工统计,书面或简单的报表方式上报,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掌握准确、完整信息,可以使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可以对管理目标进行更好的评估、预测和控制,可以使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及相关单位更加重视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通过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用公正、公平的监督标准来保证整个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与程序化,强化监管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可以使监督人员耳聪目明,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督工作,近而推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高。
通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可以达到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目的。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信息化建设紧迫感的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广州质监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
![广州质监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4da7a52be23482fb4da4c0f.png)
息化发展不平衡, 多数的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始阶 型 、 乏统 一 的数 据 交 换 标 准 、 乏数 据 共 享等 问 缺 缺 段。 在信息化建设 的过程中缺乏统一的规划 , 缺少 题 , 这些都严重制约了 质监信息化的建设。
统一 的数 据标准 , 以致 数据 交换 难 和共享 难 。 按 照国家 质 检 总局 的要 求 , 监工作要 从 着重 质
1, ) 这些业务应用系统多以处室为单位建设 , 各系 可避免造 成系统软、 硬件的重复建设 , 造成资金浪 统自 成体系, 从而造成资源分散、 信息共享困难 、 应 费。五是 缺 乏 灵 活性 , 由于社会 的发 展 和 政 府 政 策 用水平低下等问题 , 而且形成彼此 隔离的孤岛式信 的改变 , 作为政府 职能部门必 须迅速地做 出反应 , 息系统, 严重影响全局信息化的推进。
为从根本上解决 问题 , 近几年来 , 广州市质监 对产 品质 量 的事后 监 督和 查 处 , 变到 强化 源头 监 转
管, 强化后续监督, 实施动态监管和全过程把关。 这 工具 , 客户端 系统 软件配 置 繁杂 , 子系统间相 对封 闭 , 种工作模式对业务联动、 数据共享提 出了更高要求。 底层数据相关性考虑少, 高级应用更不存在相互关 这样使数据库 的建设 必须具 备三个方面的基 本条 联访问, 虽然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却难以真正实 件: 一是 基础数据必须共享, 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 现信息共享和应用集成 。 三是信息孤岛, 由于各应 必须互联互通; 二是垂直管理模式下必须满足业务 用子系统建设的时期不一致, 在数据库平台和开发 数据采集从 “ 下去一把抓, 回来再分家” “ 向 下去一 平 台上存 在较 大 的差 异 , : 据库 就有 S Lsre、 如 数 Q evr 把抓, 现场就分家” 转变, 提高行政效率; 三是必须 O al、 yq rc M sl 因此, e 等。 有用的信 息 数据以各种不 同 能够 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提供 “ 一站式” 服务, 的格式 存 放在 不 同的地 点 , 向 不能 及 时地 获取 到对 他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808e2e80a0116c175f0e4864.png)
二. 建设 工 程 质量 监 督信 息化 的 迫切 性 监督企业 技术含量 . 打造 “ 数字化监督机构” 建 设工 程 质量 监督 作为 建设 工程 的管 理 活动 的一 个重要 组 成部 1 、 积极利用市场化手段研发适合本地 区的 “ 建设 工程质量竣工资料 分, 其 目的在于保证 工程的 施工 质量, 并及时 的对一 些不符合要 求的施 ( 电子版) ” 。 电子版主要 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的效果 : 工 项 目予以 纠正 , 以达 到保证 工程 按照施 工技 术和 相关 技 术规范 顺利 1 . 1 降低 施工企 业的施 工成 本 , 提高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 施。 而在具体 的建设工程 的实例监 督和管理 的过程 中, 涉及到 大量的 1 . 2 通过 互联 网上 。 电子 签章 ” 等 现代化信息管 理手 段 , 大大 缩短 了
在 严重隐患 , 违反 国家 强制性 标准 , 工程 建设 参与各方质量行为 不符合
引 富 电子 信息技 术 已经不断 的渗透 到生 产和生 活的 各个 领域 , 大大 的
一
.
质量法律 、 法 规 规定 时, 在授 权范 围内 , 质监人 员在现 场可以使 用掌上 电脑或 其它客 户终 端立 即签发 质量 问题整 改通知 书 , 或严 重质量 问题
管瑷镳囊
浅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
曹宪法 白山市建要l建设工程的质量检测是一个非常专业和系统的环节, 另外, 样做 的 目 的在于 调动社 会的监 督力量, 避 免腐 败 问题 的滋生 。 另外, 还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 长期性也决定了 其相 关的质量检测活动的任 务繁 应及 时的接 收 和处 理相关 人员的投诉 和举 报信息 , 并将处 理结 果及时 重。 这种情况下, 要 想提高建设工程 的质量管理检测水平, 就必须要实现 信 的对外公开。 息化的改革。 3 . 现场监 督管理 系统 【 关键词 l 建设工程 ; 质量监督; 信I 化 质量监 督机 构监 督人员在施 工现 场监 督检查 时, 发现 工程 质量存
建立数字质监平台 探索信息化监管模式
![建立数字质监平台 探索信息化监管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e10facd58f5f61fb6366601.png)
第2 8卷 2 1 第 4期 0 0年
一
§。 . I l || l
建 立 数 字 质 监 平 台 探 索 信 息 化 监 管 模 式
高 乔 明 高 晋
( 京 市 建筑 安 装工 程 质 量 监 督 站 , 南 江苏 南 京 2 0 0 1 07
【 要 】 以 南 京市 建筑 安 装 工 程质 量 监 督 站 成 功 的信 息 化 管 理 为 例 , 述在 工 程 质 量 监 督 方面 建 立 高 水平 的 数 字 质 监 信 摘 论 息平台, 以完 善 对 工程 质 量 、 方责 任 主 体 、 任 人 和 质 量 监 督 机 构 内部 的 管理 ; 索 一 种 信 息 化 的 监 督 管理 模 式 , 各 责 探 以强 化 政 府
h g lv ldiia s eviin i fr ain plto m n h s c fc nsr to a iy o e fe h na e n ft e o sr e— i h e e gt l up r so no m to afr i te a pe to o tucin qu lt ,t p re tt e ma g me to h c n t u to a i in qu lt y.e e y e po sb e a t e s r s n i lt pe s ns nd t e i ne o o t ci n v r r s n il p rn r e po sbii y ro a h n r fc nsr to qu lt s mwiin g nce a e i u ai y up so a e is r ds—
监 控 , 进 区 域 性 工程 质 量水 平 的提 高 。 促 【 键 词 】数字质监 ; 督管理 ; 府监控 关 监 政 【 图 分 类 号 】T 1 中 U7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7 — 72 2 1 0 — 0 1 0 文 6 1 3 0 (0 0) 0 0 — 5 4
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研究
![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b6ebc45a8102d277a22fc2.png)
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研究胡柏翁杰张宇王静涵(联勤保障部队工程质量监督站,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着眼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现状,系统分析了军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定位和模块构成,旨在为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提速增效。
关键词: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化逐渐成为衡量各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已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但信息化建设与地方同类机构相比却明显落后,信息平台尚未构建、监督方法传统单一、数据信息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军队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能和行业发展。
1军队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现状近年来,军队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做出了一定探索和实践,但在综合性的工程质监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档案资料难管理,目前,建设单位提报的质量监督注册、竣工验收备案,以及监督过程中形成的执法记录等往来文书,大都是纸质资料,机关监督机构可以集中存放保管,但随着部队人员调动、转业退役、单位搬迁等,稍有疏忽就会造成资料丢失,不利于档案资料长期保存,更不利于资料信息的实时查询。
2)工作效能难保证,目前,监督机构大都以到场监督的方式开展工作,建设单位申办质监注册登记和竣工验收备案等,也是到监督机构现地办理。
军改后,各军种质监机构的保障范围几乎遍布全国,如继续沿按传统方式开展工作,质监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监督覆盖面将难以保证。
3)信息数据难共享,作为监督执法机构,职责制度、模式方式、流程内容、监督情况等信息,应实时展现在内部网络上,便于主官部门和建设单位动态了解和掌握。
而目前的质量监督信息仅仅停留在监督机构内部,对发现的质量行为不规范、重大质量安全问题的情况,也大都由本级质监机构掌握,无法共享或广而告之,职能部门也就无法对违法违规企业及时进行管控处理。
大数据助力质监信息化发展
![大数据助力质监信息化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8b4dc828ea81c758f57828.png)
大数据助力质监信息化发展作者:董全雷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在国家大力推动“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面对新时期和新形势,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提升质监部门服务本省经济社会能力。
让质监的业务监管方式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借力大数据和信息平台建设,为质监部门全面提升本省的产品综合质量服务水平,走出了一条运用“互联网+”创新质量服务监管的新模式。
一、强化数据标准建设,统一质监信息资源模式建立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数据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随着质监各个业务系统及各类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就单一的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各类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各部门已经建立了自身内部相对完整的业务数据资源体系。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
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是依托主数据管理,强化数据标准化建设,实现信息资源模式的统一。
主数据管理就是从的多个业务系统中整合最核心的、最需要共享的数据(主数据),集中进行数据的清洗和丰富,并且以服务的方式把统一、完整、准确、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应用。
如我们建立了计量管理数据大平台,以及计量技术统一的主数据库,实现计量技术的质监相关数据大集中。
包括: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信息发布;计量检定校准能力信息发布。
二、质监业务系统重新定义平台化,融合业务数据的应用、开放、合作是关键大数据时代,进一步整合质监系统内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平台建设力度,使监管信息、执法信息、市场信息、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更关注模块间融合应用,让业务系统走向平台化,各业务系统信息化在管理软件平台化方面,更关注模块之间的连通性,不同业务系统之间融合应用的程度,决定着不同系统集成的有效性、数据的互通性以及最终业务应用的效果和效率。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74e918dd4d8d15abe234e5c.png)
学术论坛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 息化建设
杨 世 华
( 山西潞安工程有 限公 司,山西 ,长 治,0 4 6 2 0 5 )
【 摘 要】 随 着信息化 时代的到来 ,我 迫 性
软件支持 。
国也 在 逐 步 地 实现 全 面信 息化 。现 令 ,我 国
各行 各业都 受到 了信 息化 的影响 ,而建筑 工 程 也 不 例 外 。 建 筑 工 程 中 主要 就 是 质量 监 管 更需要 进行信 息化 建设。近年 来发 生在是推动 4 . 2 网络 管 理 系 统 质 监工作现代化建 设的助推器 。 而长期 以来 , 该 系 统主 要 功 能 为 :接 受 建 设 工 程 划 拨 我国建筑工程信 息的查询 、统计 主要依靠逐 分配监督任务,制定监督计划 ;实现政务 公 层人工统计,书面或简单 的报表 方式上报 , 开,各项管理 职能、动态信息 ,国家 、地方 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对 工程有 关信 息进行 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 、制度文件 向社会
的楼 房倒塌事件使得 人们 对建筑工程质量监
管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迅速地提 高 ,不仅 是 普通老百姓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的 关注度提 高,而且如何去进行质量监管的 信 息化 建设 成为 了诸 多专 业人 士的研 究课 题 。 那 么 ,本 文将 针 对 这 一 问题 展 开 讨 论 。
查询、统计和分析,严重影响了建筑 工程行 公示 , 接受社会查询及监 督;实行 网上备 案, 政主管部 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 网上创优 申报 ,网上通知、公告等 ,便利企 率 和 监 管 力 度 ,难 以适 应 新 形 势 下 对 工 程 质 业 及 下 属 单 位 的工 作 方 式 ,达 到 提 高 办 事 效 量监管 工作 的新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 率,公开办事程序结果 ,节约办事成本 ,打 可以及 时掌握准确 、完整信息 ,可 以使建筑 造廉 洁、高效 的政府形象 。 【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质量监管 ;信息 工程的实施过程 更加透 明和公 正,可 以对管 5 .实现建筑工程 质量监督管 理信息化 化 建 设 理 目标进行更好的评估 、预测和控制 ,可 以 建 设 的 途径 使建筑 工程各方责任 主体及相 关单位 更加重 5 . 1加强行 业指导和信息化组织体 系建 信息化建设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 管的重 视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通过质量监管工作 设 大任务之一 ,在建筑工程 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信息化建设 ,用公正 、公平的监管标准来保 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是 作用 。质量监管实现信息化有利于提高质量 证整个监管工作规范化与程序化 ,强化监管 建筑行 政主管部 门的一项重要职责 。各级建 监管 的效率 , 为建筑工程提供 了高质量保 障。 工作过程 中的薄弱环节 ,可 以使监督人员耳 筑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应 加 强 对 信 息 化 工 作 的 领 近 年 来 体 现 在 建 筑 工 程 的质 量 监 管 中 的 信 息 聪 目明,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管工作 ,近而推 导 ,深 入调 查 研 究 , 设立 或 指 定 专 门机 构 负 化 建 设 成 果显 著 ,例 如 工 程 质 量 监 管 人 员 数 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提 高。通过大力推行 电 责 统 筹 规划 、 科 学 管 理 、 宏 观 调 控 ,推 进 信 据 库和企业数据库 、指纹识别在质量监管 中 子政务,可以达到加 强管理 力度和提 高管理 息 化 规 划 的 实 施 。 的成功应用以及监督系统门户 网站 的应用等 水平工作效率的 目的。所以我们必须提 高信 5 . 2运用市场 机制推进建筑工 程质量监 等 ,都大大地提高了质量监管的效率。接下 息化建设紧迫感的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 管信息化建设 来我们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 建筑工程质量 设,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 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要 监管的信息化建设。 3 、建筑工 程质量监管信 息化建设所 要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 的组织协调和市场调节机 1 、我国建筑 工程质量监 管信息化 建设 解 决 的 问题 制 的作用 。开展信 息化标准制定 、优秀软件 的 现 状 3 . 1规范化 、程序化 问题 的评 议推荐 、信 息化知识普及和 业务培训等 信息技术在我 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 我们针对某一个单项或分项工程 ,系统 活动,逐步打通软件之间数据 流通的瓶颈, 化主要是基于 网络技术 的发展而发展 的。近 通过随身电脑 的嵌 入式软件 或其它形式 的客 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软件产品测评 年来 ,我 国在建筑监管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 户终端 ,以国家和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体 系 , 提 高 行 业 基 础 信 息 的 数 字 化 水 平 ,推 了长足进展 。特别是上海 、江浙一带经济发 及相关规程 、规范、强制性条文 ,法规文件 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技术在行业 达 区域 已 经取 得 了一 定 的 阶段 性成 果 。但 整 为依据,引导确定质量监 管的内容 。 的普及 ,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全面建 体水平 和政府 监管信 息化发达 国家 相比,还 3 . 2采用的标准 问题 设打好基础 。 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建设 系统通过随身 电脑的嵌入式软件或其它 5 - 3研 究制定建筑工程质 量监管信 息化 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研发相关软件方面、 形式 的客户终端 ,提供 向导性的监管程序和 发 展 的政 策 和措 施 信息化标准制定方面、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 强大 的现场帮助支持查询计算系统 ,引导监 第一 ,加强建筑业信 息化 法制建设,制 及整体规划方面 因此 ,全面实现建筑工程 督人 员在施工现场完成质量信息 的实时采集 定有关信 息化管理的法 律法规和信息安全制 质量监管信息化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 。 测评 , 并对 检 查 不 合 格 的项 目给 出处 理 意 见 。 度,改革不适应信息化要求的管理体制,打 目前 ,信息技术在我 国建筑工程质量监 3 , 3 管 理运 用 问题 破地域和部门分割,提高信息交换及共享水 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整个信息化系统要建立一个 与随身电脑 平 ,创造有利于企业信息化 的体制条件:第 第一,基 于互联 网数据 库技术 的应用 , 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可进行实时信息传 递 二 ,加强政府监管信息化建设人才 的挖掘和 对 过程 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 字、图形 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库,方便管理者对 培养 ,建立多层 次、多渠道 、重实效 的信息 文档和声音、视频资料实现 有效存储 和快速 监督检查信息和监督人员的实时管理控制 化人力资源培养制度和考核 、评估制度 ,逐 查询: 4 、建筑工 程质量监管信 息化 系统应 当 步提高执业资格者和相关 岗位人 员使用本专 第二,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采用摄像 具 有 的 主 要 功 能 业 的主要软件 的比例 ;第三 ,制 定政府监 督 监 视 系 统 , 覆 盖 整 个 施 工 现 场 ,用 以监 视 施 为 了强 化 政 府 对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的 监 管 , 管理信 息化建 设的具体措施,在监督机构资 工现场质量 、安全 、消防等工作 ,降低施工 提 高各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机构 的监管力度 质条件 审核中逐步增加信息化方面的要求 。 现场管理难度 ,提高工作效率 ; 和工作水平 ,凸现 政府 向社会 的服务职 能, 行政管理中的各种 申报、核准 、统计等逐步 第三 , 自动控制技术 的应用 ,对建筑工 并有效遏制质量事 故的发生 ,应该建设基于 采用电子 申 报 和网上 申报:第 四,整顿和规 程质量影 响因素进行量化 ,将系统行为和形 互联网及 工程详 细情况 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范软件市场和网站建设 ,逐步建立起政府监 态 、数 学模 型和物 理模 型及其 时空表现模式 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包括 如下主要功 能: 督管理信息化建设软件开发商和信息技术集 有机 的结合起来 , 建立 系统仿真模 型并求解 , 4 . 1硬件及底层软件系统 成商资质管理机制 ,促进政府监督管理信息 然后进行纠偏 校正,实现 工程建设 目标 的有 硬件及底层软件子系统 由服务器 端、客 化建设应用软件 的产业化 ;第五 ,制定政府 效控制 。 户 终端及 两者 间 的信 息传输体 系 三部分 组 【 监管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 系,加 强政府监 2、建 筑工程质 量监管信 息化建设 的紧 成 ,其主要功能为整个系统提供硬件及底层 ( 下转第 2 5 9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信息化 应用 工作中存 在的 主要 问题 和 息交换 , 理的 过程垒 部是 串行的 . 办 效 量.计 嚣管理 、特种 设备 管理、 食品
工作 效率 。
由于分头 建设 ,各地 或部 门仅对 等 , 而且 质监部 门多个 人 口接 收业务 , 自己的主哥 业务进 行分析 ,没有对业 造成各 部门 均在录 入信息 ,建各 自的
4缺 少专 网 质监 工 作 涉及 到 标 准 、 产品 质
当 前,“ 金质 工程 ”中的基 础设施 务流 程进行 重组 ,更没有 站在全 系统 数据库 。
部 门,井 且按照 现有 省级 ,地 县
越 高,业 务量逐 年递增 ,原 有的 手工 业 务流选 型 开 发模 式,审 批模 式等 级职 能的 划分 .有许 多审批 服务事 项 操 作或者 半手工 操作 已不能 适应质 监 方 面都存在 很多 不同 。如开 发模式 方 下 放到地 区 韧审 或确 审批 权 的地 区。 事业 发展 的需求 ,有必 要建 立高效 的 面 ,有的 采用 了组件 方式开 发 ,便 于 因信 息不共 享 、 应用 不集 成的问题 , 质 质监 信息 化管理 系统 ,进行质 监业 务 以后 的应 用集成 与扩展 ,有 的则采 用 监部 门内部 的信 息也不 畅通 ,企业每
或 芈手 ] , 不到信息 的交换与 传递 , 整台 . :做 以提供 高效 、 平稳 的系统运 行。 应 重点做 好以下事项 :
基本没 有形成 无纸 化办公 的环 境 。
2 企业和公 众业务 需求
在信息化时 代,公众和企 业希望
1 整体 统一规 划 整 体指的是 囤束质检总局 需要对
的处 理。为此 ,2 0 年 底国 家质检 总 04
r传 统模块 式开 发方 式.模 块之间耦 办一 次业务 就嚣提 交相 关资料 .这些 2 各 自为政 .形成 信息孤 岛 如企 业名称 、地址 、经营 范围 、法人
局提 出 “ 质工程 计 划,希 望通过 台度 较高 , 金 不利 于 以后的集 成和扩 展 。 提交 的资 料 中有 很多 内容 是共 性 的, 电子 政务 系统的建 设 ,促 进各 级质检 部门 电子化 、信息 化 .提 高质 量监督
信息化是 时代 发展 的 I 必然要 求, 是现 代化建设 l 的必 由之路 国家质检 总 l 局将 金质 工程 ’ 作为一 l
项重 大项 目在全 局 上下 实 施 . 以提 升 服 务 社 会
服 务 经 济 的 能 力 本 文 借
鉴 各 行 业 各 地 区 信 息 化
5缺少配 套标准与 规范
质监信息 化工程的推 进伴随着 工 通过网上 咨询、一 站式服务 、 一表式 质 监部 门所 有业务进行 统肄考 虑.打 作模式的变 革 ,因l 工程本 身不仅仗 填 报等方法 , 析 接受 质监的集 成化服务 。 破部 门界隈 ,站在全国 互联互逋 的整
是简单 电子化的过程 ,更是促 进业务 公众 和企业不冉 关心要 到哪个处 或科 体高 度上 ,分析、决定 具体的策 略及
行约束。 办理 业务所需 的相关 资料 ,然 后由电 息化 工程有业 务系统支 撑,业务 系统
子政 务运行平 台完成对 许可事 项的统 有业 务支持 。
二 ,信 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监 豁门面向 社会公众和 企业服 务的办
3 信息不 共事 ,应用不 集成
导 ,从 国家到地 方质 监各级 机构 管理
质监业 务错综 复杂 ,~个生产 企 网只是摆 样子 ,工作 人员的 计算 机多
日 - &
_ 。’ l 5 。 5
点
数联接 于外网 ,业 务处理基 本是手 工 涉及不同 系统的连 接 技术 流程 上的 换 ,业务 协同 资源共享 工作。因 此.
流程重组的 过程 ,要保 证 电子 化的质 室击办理相应 的业务 事项 .而 是在电 方案 。注重 全国一盘棋 ,将信息 化建
监系统其有 良好的接 人能力 ,需要有 子 政务 门户查 找 自己要 办理 的事情 , 设与 国家 、省、地 县 四级网上 业务 配套的标 准和规范在 建设 应 用中进 并按 照办事指 南一 次提 交或补 充提 交 系统 的建设统 鳟规划 ,确保建设 的信
建设中的先 进经验 . 合 结
质 监信息化 实际情况 针
对 信 息化 应 用工 作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和 需 求 情
况 . 出质监信息 化的建 提
设思 路。
l
一 文 /申文 荚
质 监工 作涉及 到社会生 活的 方方 条 块分 隔.各地 均按 照各 自的 目标 和 业 会涉 投到 质监 系 统计 撬器 具管 瑚 面 面, 随着质 监部 门职能 的不断 深化 , 任 务进行 系统 建设 . 采用 分别招 标 、 分 标 准化 、质嚣安 全 、特种设 备等多 个 政府 和公 众对质 监工作 的期 望值越 来 头 建设的 力式进 行 , 因此 在技术 选型
率较低 .而且 散而 零乱 ,内容 、功能 ,
监管 、生产许 可证 、认证认 可等 诸多
管理也 参差 齐 ,分散建 设后 ,出现 方面 ,需要有 专网在 国家 、省级 ,地
目前存 在的主要 问题
1 缺乏理 论与规 划
因缺少 国家统 的规 划和标 准指
了信息 壁垒 信息孤 岛现 象 ,没 有形 医 县级 质监 系统 内部接收 、反 馈各 成协同 工作的机 制 和平台 。 项业务信 息 ,迄今为 止 ,还 没有 专州 建设和应 用 ,因没有 专网 ,建设 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