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合集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合集3篇)
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1)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荐语,“五十年的教育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孩子。

”是的,读于老师的教育故事,能感受到他对教育的赤子之心,对孩子的敬畏之心,他一直在用童眼看孩子,用童真教孩子,用童心育孩子。

他重视对话交流,《对话,一扇窥见自己和学生的窗口》一文中,能够从学生的言谈中找到教育契机;他关注“学困生”,《他脸上终于有了阳光》一文中,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比分数更重要;他激发学生兴趣,《不让地里长草,就种上庄稼》一文中,给孩子们成长的希望,减少他们“长草”的空间;他善于思考,《雪中送炭》一文中,从不同角度看学生,寻找最佳切入点;他教学生求真讲诚信,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了表率;他教学生向善,言传身教,播撒阳光,传递正能量;他教学生尚美,观察生活,感受艺术的生命力。

于老师说:“我自以为我的教育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

”是的,他将生命扎根在语文教育的土壤,站在讲台上,他就是语文,而且是一本博大精深的语文教科书!《教学,呼唤“实打实”》一文告诉我们,教学不能走过场,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把语文教好,于老师的课堂的五重教学法,特别值得学习和研究;《也谈“语言积累”》一文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方向和希望,即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我的小学老师》一文表达了于老师对恩师的谢意和敬意;《病中吟》一文则真实地记录了于老生病后几次住院的经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坦然面对,坚持与病魔抗争,不忘自己的使命,尽最大努力为语文,为教育做最后的贡献(每读此文,必会泪流满面)。

他用生命点亮了课堂,用智慧开启了心灵,用大爱诠释了师魂!
于老师的“教育故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每一个“小故事”里都蕴含着“大智慧”。

他真正践行了启功的“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原则。

愿我们都能沿着于老师的足迹,坚持行走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书写下属于自己的教育故事。

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2)
一直以来,我都渴望成为于永正老师一样的有才、有爱、有情怀的好老师,看过于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更是受益匪浅。

在书中,我看到了于老师丰富多彩的教育故事,看到了他在病中谈笑风生的样子,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如涓涓细流润入心里,温暖似阳光。

于老师的教育生涯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对学生有爱,对教育事业有爱,正是这种爱,让于老师的教育生涯,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我们也要像于老师那样,微笑充满课堂。

微笑教学时每位老师需要学习的,而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丰富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

这无不渗透着教师的智慧。

在于老师的课堂中,有翘起的大拇指和纸条的魔力,有蹲下来看学生的简单。

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

在教学中也总是微笑着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也会微笑着提示。

就是这样的和谐氛围让学生没有压抑感。

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喜欢学了,愿意学了,成绩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读了这本书,除了更加佩服于老师的爱心,更加佩服于老师能够在弥留之际,反复说道:“如果上苍在给我些时间该多好哇,我就可以再多给教师们留下些文字了。


我想,虽然病痛难忍,但于老师在做这些时,必定甘之如饴;而他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深远影响。

如同火焰般燃烧。

鲁迅有言:“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于永正老师写完了他的故事,所留下的火种,自然也点亮了更多的课堂。

你的、我的、他的。

在不可知的情境下,无数奇迹般的故事即将出现。

教育的魅力,常常就在于教师的恒心与智慧。

上好一节课未必有多难,可要想让每节课都能保持职业品质,成为他们一生“精神底子”的一部分。

则要像于永正老师那样去做。

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心得(3)
这个寒假,闲来无事,我又拿起了于永正先生的《我的教育故事》。

再读这本书,仍旧令我心潮澎湃,忍不住与大家分享:
他在书中提到: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

朗读的意义,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朗读融语言的吸纳与表达于一体,既是内化语言的途径,也是训练表达的有效手段。

同时朗读,又是培养语感的最好途径。

一个人的语感一旦强了,他的听说读写活动就会进入自动化的状态,一听就懂,一看就明,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这段话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关于这一点,我在培育站这个大集体中深有体会。

记得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开展了每周一诵活动,每周都要朗读一篇文章,并请其他老师进行点评。

学期末的时候,我又参加了培育站的诵读展示,这段时间我们又开展了全文诵读。

这些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无不显示着朗读的重要性。

我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着自己的阅读水平。

用于老师的话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教读书,教写字,教写作,关键是教师自己要喜欢读书写作。

记得于永正老师也这样说过:小学语文要广积粮,不要深挖洞,要重视积累。

课堂上多引导学生朗读,尽量少些讲解分析。

还要多阅读,扩大知识面,课标要求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是底,要保住。

这样语文一定能学好。

是啊,统编版五年级下册就安排了名著单元,中国的四大名著都在其中。

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固然不用我多说,就是其庞大的阅读量都够学生啃上一段时间。

如此看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伴随着新教材的改版,学生的阅读量上不去,其语文素养也很难形成。

当然,学生的阅读量要提高,教师的阅读自然就变得更加重要,我会在新教材的引领下,认真阅读,潜心教学,向着明亮的前方,继续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