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形测绘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地形测绘在地形图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地形测绘技术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地形图测绘对于经济建设以及城镇规划有着很大的帮助。

数字化测图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成图速度快、容易更新、工作效率高等一系列的优点在地形图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地形测绘地形图测绘重要作用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的不断进步,地形图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主要体现在测绘的方法和设备不断改进,从而为地形图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依据。

现在,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对于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出现了一种更为先进的测量技术――数字测量技术,它有效改善了以往地形图测量技术中控制测量站点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精准度和和效率,实现各个测量仪器之间的互补,为提高地形测量的质量提供依据。

下面本文对数字化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作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概述
1.1测图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图图形组成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划分为三个组成要素,包括点、线和面。

而这三点也是地图最基本的图形要素,测量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测量点位的坐标。

在测量点位的坐标的情况,紧密排序连接的点可以组成一条线,而线的排列可以铺成面,此时,我们就可以依靠特殊技术在面上做记号。

针对一些独立的物,符号和定位点是最好的表现方式,线状地物也是由各种线或符号表示,等高线由高程值来描述。

1.2传统测图方法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传统的测量中,测量的主要设备有水准仪、经纬仪和平板仪等,可以测量出点的高程、平面坐标,以及测量出竖直角、水平角和距离,通过测量,总结数据,再有绘图人员人工计算出最后结果,得出最后的点位坐标,再将坐标表示到地图上,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花费时间多,人工计算还会时常出现误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疑也加大了,而整个操作过程也显得十分复杂。

1.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一项利用计算机绘图和分析的新型测量方式,它与传统的测量方式不同,数字化测量技术在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是地形图测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保持测量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保证了坐标值的精确,还能进一步的实现仪器和技术的更新发展,是科技进步的要求。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不但证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现代社会实现科学管理的要求。

二、简码法数字化地形测量及其作业流程
简码法是数字化地形测量过程中,观测员给每一个碎部测点赋于一个自定义编码,并依据这种自定义编码编图成图的一种数字化地形测量方法。

简码法数字化测图作业流程为:外业数据采集(自定义编码)→内业概略编图→草图外业补充调绘→内业详细编图→外业巡回检查→最终成果成图。

分述如下:
外业数据采集:该环节重点是碎部点三维坐标与自定义编码采集,强调碎部点的数学精度、采集数量和自定义编码的可自我识别程度、强调测站与棱镜之间通讯联系,而不必过分关注碎部点间的连接关系。

在同一个测站上,只要能看到而视线又不是过长,宜及时采集,不必频繁搬站。

自定义编码不必过于严格,只要编图时作业员自己能够识别即可,完全根据作业
员的习惯和自我条件决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自定义编码具有一定的随便性,在增加了自我识别难度的同时,也使其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和可开发性。

内业概略编图:既然是概略编图,其原则应该定为能识别多少就编多少,能编到什么程度就编到什么程度,不能识别的在外业补充调绘时处理。

这一环节只需要编出有基本轮廓的平面草图,该草图只作为外业补充调绘的工作底图,绘图输出时应包括碎部点的简码信息,最好先不要绘出等高线。

草图外业补充调绘:该环节以带简码的基本平面图为工作底图,对照实地补充绘图,加上必要的量测,应理清地物、地貌要素的属性、各种线条间的连接关系等。

外业补充调绘成果图在内容上已经是详细的平面图了。

内业详细编图:根据外业补充调绘成果图修编概略草图,在此基础上构高程模型三角网绘等高线生成初步地形图。

绘图输出时最好将高程模型三角网和等高线一并绘出,作为外业巡回检查的工作底图。

外业巡回检查:重点是高程模型三角网的检查与修编,以及植被、境界类符号补充调绘与检查、初步成果地形图外业最终检查等。

最终成果成图:根据外业巡回检查成果图再次修编初步成果地形图,以及图面整饰图帼分幅等。

三、数字化地形测量的精度讨论
3.1 控制点点位精度
如果控制点的平面误差以本级控制点相对于上一级控制点点位中误差小于图上0.1毫米、高程中误差小于1/10测图基本等高距来衡量,即使是1:500地形测量,无论是GPS网还是导线网,控制点达到上述精度要求并不难。

以支导线形式布设测站点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计算确定支导线最大长度及最大连续支站数。

3.2 碎部点测绘
应当说,无论是用动态GPS、还是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图,就碎部点坐标而言,其精度是保证的,而且有足够的精度余量。

用动态GPS进行碎部测图时,由于卫星信号、天线外形影响,加之无法进行偏心观测,针对居民地和地物较多的大比例尺测区宜持保守态度。

用全站仪采集碎部数据时应当根据使用的仪器及成图精度要求限制视线长度,对于大比例尺测图必要时还须进行偏心观测。

四、数字化地形测量的注意事项
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

第二,司尺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
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貌)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前确定好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采用这样的测量方法要省事、快捷。

五、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在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过程中使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化仪器,如全站仪、gps?Drtk定位技术、静态gps全球定位系统、计
算机图形
另外,随之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过程中,如数据采集的过程,通过数字化成图对地形网实体的位置及形状进行精确描述、绘制出所需的点的坐标及其连接方式,而在外业采集过程中运用全站仪、gps?Drtk
技术等采集大量精确的数据信息。

再如,数字化图形的输出过程,可根据地形图数据库进行相应的
结束语
由于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的应用,作业人员尤其是进行外业数据采集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大大降低,降低了人为的误差,更加准确的测量出人员不能到达及不容易到底的地区的地形图。

所以对测绘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

<a href="/">家庭教育</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