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同步课时作业(9)海水的运动
一.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读图回答1-2小题。

1.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有( )
A.②③⑤
B.①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2.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有(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二.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1-2题。

1.图中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信风
B.②--盛行西风
C.③--西南季风
D.④--极地东风
2.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三.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海域属于(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洋流L属于( )
A.自西向东流的暖流
B.自东向西流的暖流
C.自西向东流的寒流
D.自东向西流的寒流
四.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伦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五.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海水搅动,饵料丰富
B.有寒流经过,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C.入海河流众多,带来丰富营养物质
D.港湾宽阔,风浪较小,适于渔业捕捞
2.图中洋流( )
A.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加快
B.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
D.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
六.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完成问题。

1.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
A.向北,暖流
B.向北,寒流
C.向南,暖流
D.向南,寒流
2.F地的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七.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图中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索马里洋流是暖流
B.驱动索马里洋流的是盛行西风
C.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D.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7月份相对1月份多
2.索马里半岛沿海平原有一条沙漠带,与其形成无关的是( )
A.季节性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加剧干燥
B.该地地势高,降水少
C.夏季两南风来自陆地.比较干燥,降水少
D.冬季东北风比较干燥,降水少
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益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

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多海雾区域。

1.说明甲、乙两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渔业资源季节
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多海雾区域的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A; 2.C
解析:1.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和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图中属于寒流的有②③⑤。

2.乙海域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至表层,丙海域深层海水上涌将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故两海域饵料均充足,渔业资源丰富,故选C项。

二.答案:1.C; 2.C
解析:1.根据海陆轮廓可知.图示为北半球。

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

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与盛行风无关。

③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

④为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

2.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K海域寒暖流交汇而形成北海道渔场.M海域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三.答案:1.A; 2.B
解析:1.图示海域纬度向南增大,是南纬, 经度向东减小,是西经度,属于太平洋,A正确。

大西洋的经度范围主要是0°—40°w左右,B错误。

印度洋经度范围是东经度,C错误。

北冰洋在北极地区,纬度高,D错误。

2.洋流L位于南太平洋海域,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呈逆时针方向,L是
南赤道暖流,属于自东向西流的暖流,B正确。

A、C、D错误。

四.答案:1.B; 2.C
解析:1.图示科隆岛距美洲大陆较远,与大陆交流少,所以生长着较多特有动物种属;而地处赤道附近、构造运动强烈和地形复杂等都不是形成特有种属的条件。

故选B。

2.动物的生长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

企鹅耐寒,但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温度低的地区;鬣蜥喜暖,但该岛地处热带,有温暖的环境;而气温日较差大,是全岛的环境;该岛并不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动物的分布不是垂直分布。

故选C。

五.答案:1.B; 2.C
解析:1.读图,根据位置可以判断,该地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沿岸洋流为寒流经过,因海水上泛,饵料丰富,B对、A错。

M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图中河流短小,C错。

图中海岸平直,港湾少,风浪大,D错。

2.读图分析,图中洋流位于北半球,是寒流,自北向南流,能使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航速减慢,A错。

导致沿岸地区气温下降,降水减少,B错。

寒流经过的海面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C对。

流向低纬海区,不能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D错。

六.答案:1.A; 2.C
解析:1.图示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结合洋流G的流向,可以判断洋流E位于中低纬度海域,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洋流E 的流向是向北,位于大洋两部,性质是暖流,A对,B、C、D错。

2.F地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环流北侧的中纬度海域,向东流, 该地受北
半球的西风带影响,盛行风是西南风,C对,A、 B、D 错。

七.答案:1.D; 2.B
解析:1.本题考查索马里洋流.夏季索马里沿岸盛行西南风,是离岸风,在其吹拂下海水流向副热带海区,导致海洋底部的冷海水补充上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成为寒流,A错误;索马里洋流所处的纬度,受不到盛行西风的影响.B错误;索马里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陆地径流少,C错误;夏季冷海水上泛,将海洋深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海洋生物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季节性渔场,冬季则没有这种现象,故7月的鱼群比1月多,D正确。

2.本题考查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夏季索马里洋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A有关;该地为沿海平原,地势不高,B无关;冬季风(东北风)和夏季风(西南风)都比较干燥,C、D有关。

故选B。

八.答案:1.甲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乙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形成大渔场。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底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带来大量营养盐类,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到东北风影响,不能形成上升流。

3.渔场主要形成在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流经区域。

暖流与寒流交汇处由于海面水平气温差异大,容易形成海雾;上升流流经区域,由于表
层海水温度低,与其上空的空气温差大,易形成海雾。

解析:1.读图可知,甲渔场为秘鲁渔场,是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的大渔场;乙为北海道渔场,它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2.索马里以东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域,受到季风的影响,洋流的流向随季节变化,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形成上升流,大量营养盐类被带到海水表面,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冬季不能形成上升流,所以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

3.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海面水平气温差异大,多海雾;上升流形成的渔场,表面海水与海面空气温差大,形成海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