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中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
件中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中的影响。
方法:选急诊科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患沟通,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
结果:观察组患
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患者
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可以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加以护患沟通,通过提升
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减轻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
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护患沟通;急诊科;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临床影响
急诊科在医院进行护理期间,具有较高的护理特殊性。
因在急诊科就诊的患
者具有疾病发展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进行临床治疗期间,不仅要对其进行优质
的急诊治疗,还应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
在常规护理期间,仅仅对患者进行
生理护理,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1]。
此时,临床可以对患者进行护患沟通,通
过与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人进行一些沟通,告知其在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
护理方案。
使患者从多角度出发,满足自身的护理需求,并且在进行沟通期间,
应选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以及沟通技巧的护理人员作为护理代表,与患者进行沟
通时,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急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及
其家属具有较高的护理依从性[2]。
目前,护患沟通已成为医院护理过程中的重点,不仅可以避免医患摩擦,还可以保证护理价值符合医院的具体形象,具有较高的
研究意义。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急诊科就诊的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分布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分布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符合研究标准;(2)可完整接受实验。
排除标准:(1)无自理能力;(2)认知障碍。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联合护患沟通:(1)分诊期间的护患沟通:当患者抵达分诊室后,应最快速度询问患者的疾病病情,并给予其针对性的引导就诊。
通过联系医生,进而减少患者等候就诊的时间,充分赢得患者的信任。
在进行等待期间,应为患者建立疾病健康手册,告知其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护理特点,进而保证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具有较高的了解。
(2)急诊室后的护患沟通:在患者抵达急诊室后,需为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再进行针对性治疗期间,患者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抵触情绪。
此时应通过尊重患者,进而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具体流程。
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还应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进行有效讲解,避免患者对就诊具有较高的疑问。
并且在进行就诊过程中,还要对患者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方式进行沟通,通过对患者进行微笑,使患者感受到医院以及护理人员的温暖。
在进行将沟通期间使用拥抱等肢体语言,使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感[3-4]。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护理满意度[n(%)]
组别例数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总满意
数
对照组4023
(57.50)
10
(25.00)
7
(17.50)
33
(82.50)
观察组4026
(65.50)
13
(32.50)
1
(2.50)
39
(97.50)
X2---- 5.000 P----<0.05 2.2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风险事件发生率[n(%)]
组别例疼痛感染负面应激总发
数情绪生率
观察组
4
(0.00)
1
(2.50)
1
(2.50)
1
(2.50)
3
(7.50)
对照组
4
3
(7.50)
4
(10.00)
3
(7.50)
5
(12.50)
15
(37.50)
X2-----10.32
2 P-----<0.05 3讨论
患者的配合程度是决定临床患者护理质量的首要前提,在进行急诊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因患者疾病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在实施临床护理期间,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
通过改善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了解程度,竟然是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具有较清楚的认知。
因此,临床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
所谓护患沟通,是指在进行分诊以及急诊期间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的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对患者实施有效的配合,保证其接受到优质的临床护理。
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应采用语言以及非语言两种形式,所谓语言形式则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在该领域的专业性,使患者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并且临床应对患者实施非语言沟通,通过给予患者微笑以及拥抱等,使患者感受到医院医护人员的温暖。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期间,可以对急诊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加以护患沟通,通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而减轻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4参考文献
[1] 严丽丽. 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8):1.
[2] 尚园园, 王风卫, 辛家亮. 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4):200-201.
[3] 杜伟. 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急诊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 9(1):2.
[4] 刘莉杰.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对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