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高中政治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课时作业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1.青蒿,一向被农民视为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野草,由于从青蒿中提取分离出来的青蒿素,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上防治疟疾的首选药物,这使它变成了一些地方农民踊跃种植的“摇钱草”。
这说明( )
A.事物有无价值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
B.事物有无价值由其本质属性决定
C.价值反映了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D.同一事物对于不同人具有不同作用
解析:C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A、B只强调了其中某一方面,说法片面;青蒿素能够防治疟疾,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所以具有很大价值,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三十多年来,他接手的孕产妇、新生儿没有出现一例重大事故或死亡;三十多年来,他负责的长坪乡土墙坪村、春溪沟村的病人从没因抢救不及时而病逝。
“背篼村医”李朝安用他的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这说明(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精神贡献为主
C.人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
D.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解析:A 用背篼背出山民的健康,体现了“背篼村医”李朝安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答案选A。
人们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物质贡献,也包括精神贡献,具体到某一个人则因人而异,B项错误;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
3.某志愿者连续28年不计个人得失,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时间数千小时,影响超过一百万的市民参与环保行动,其行为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他的事迹说明( )
①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正确的导向作用③精神贡献重于物质贡献④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某志愿者的志愿行动得到社会的认可,说明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也说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①④符合题意。
正确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精神贡献与物质贡献都很重要, ②③说法错误。
4.安徽界首市朱庄村“好书记”鲍振平40多年来一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不仅使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还使朱庄村从镇里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他舍小家为大家,心中满满装着“群众”两个字,却没有时间照顾自己和家人。
这告诉我们( )
①人生价值不应该以个人得失作为评价标准②有价值的人生不应考虑个人利益③先进人物的行为社会价值高
④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材料强调了鲍振平的奉献精神,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④符合题意,故选B。
②错误,有价值的人生也应考虑个人利益;③错误,一个人价值的高低不是以身份地位确定的,而是看他对社会贡献的
多少。
5.新时期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依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改革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③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指导作用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历程体现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①应选;我国“三农”问题的不断解决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应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②片面;间接经验的学习也是获得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途径,④错误。
6.“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现代领导人更应懂得这个道理。
之所以要重视“修其心”,是因为(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能够正确指导人生②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指南,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④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生选择和个人前途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C “修其心”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之所以要重视“修其心”,是因为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会影响人生价值的实现,②③正确;①错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正确指导人生;④中“决定”说法错误,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只能影响人生选择和个人前途。
7.对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C 创新的过程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但漫画中的人物并没有做到这一点,①说法错误;漫画中人物“以大为荣”故创作出“大”的作品,这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与题意相符;但其“大”作品并没有遵循规律,②与题意相符;④说法错误,漫画中的作品创作是在错误的世界观而引发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8.在现实生活中,文明、分享、服务、奉献的理念能够给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带来积极的变化。
这说明( )
A.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就不同
解析:C 文明、分享、服务、奉献的理念是一种社会意识,也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带来积极的变化”说明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符合题意;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B说法错误;A、D 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9.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赞扬。
有人认为,人的价值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请评析上述观点。
解析:本题属于正误混杂型辨析题。
材料观点将人的价值等同于对社会责任和贡献,认识片面,故解答时首先应指出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再对其观点进行评析,说明人生价值主要在于责任与贡献,但不能把责任与贡献等同于人的价
值。
答案:(1)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题中观点只看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但不能把评价标准等同于人的价值
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