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导游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的导游刘巧,来自武汉旅行社,大家可以叫我小刘,也可以叫我刘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赵师傅。

作为一个生活在武汉的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因为武汉不仅是一个现代化的旅游城市,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武汉壮丽而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领略到它独特丰厚的历史遗迹和无限的文化底蕴。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红楼,看近代武汉的风云变幻。

红楼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位于武昌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

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红楼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原为清朝政府为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咨议局。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次日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

从而开启了划时代的民国之门。

1961年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10月正式在红楼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国家荣誉主席宋庆龄为红楼和纪念馆亲笔题写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两块匾额。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红楼了,请大家带上随身物品随我一起下车吧。

馆内现有两个主题性的基本陈列:一个是以旧址主楼为载体,复原和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与风貌《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另一个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布置在西配楼,里面有接近400件展品,包括文物真迹、历史图片、美术作品以及图表、模型和场景等,全景真实的展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恢弘壮阔的历史。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来到《旧址复原陈列》。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军政府成立初期的政府组织结构,这是非常简单的政府雏形了。

共设五个部,参谋部、军令部、军务部、民政府、外交部,还有黎都督起居室、总监察长室、各部稽查长室等,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地方政府,却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怎么说呢?还是请大家听我娓娓道来。

这里就是鄂军都督府会议厅了,它原来是咨议局议事堂。

武昌起义第二天,也就是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和起义官兵在此集会,推举原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都督。

大家请看,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

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在主席台左边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

当时,革命党人请大都督在上面签字印发,黎元洪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李翊东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

这份布告的
发布对于稳定人心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

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1911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

八月二十日是阴历,转换成公元历法的话就是10月11日。

我国使用公元历法是从民国元年元旦开始,即1912年1月1日。

大家请看,这边就是外交部了,外交部的成立是革命党人代行中央职权的一个重要标志,当时革命党人胡瑛出任外交部部长。

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

但五国却迟迟不给答复。

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力量强大,于是就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

这份布告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

当然,这纸布告到后来也只是一纸空文,因为五国后来在暗中帮助袁世凯获得了总统的宝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不愿意看到中国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

这边就是黎都督起居室,可能大家都有些疑问,黎元洪是谁?他何德何能成为鄂军都督府都督的呢?事实上,黎元洪原来是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

为借重他的声望,武昌起义第二天,革命党人推举他作鄂军都督府都督,开始黎元洪态度强
硬,不愿与革命党人合作,被安置在这间屋子里。

他不吃不喝,象个“泥(黎)菩萨”。

后来因为武汉三镇光复和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黎元洪转变了态度,才同意出任都督。

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当时武昌起义队伍中还是混进了很多的两面派的。

好了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么去参观一下“武昌起义史记陈列”吧他分为七个部分九个厅,从清朝末年的武汉,到武昌起义的孕育,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肇建,和现在武昌首义的纪念。

全景展现了武昌义的历史和影响。

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当然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

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至黄浦路一带建立租界。

列强以租界为据点,对湖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封建专制统治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面对中国社会的内忧外患,统治阶级内部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湖广总督张之洞就是一位。

他是推动湖北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人物。

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他在湖北开始推行耸动中外视听的“湖北新政”办工厂,兴教育,练新军。

这就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

大家现在可以进去参观一下,我们1个小时后在广场前见。

游客朋友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辛亥革命博物馆,湖北武汉辛亥首义文化的标志
性景观,他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场景恢弘而又陈设典雅的展览,他会时时刻刻都欢迎您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