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开
发和应用研究
课题名称:《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关键词:涉外护理、实训、微课
申报级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其他
研究类型: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1研究背景、意义及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逐步迈进,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涉外病房的建立,外国医院的进入,护理领域国际学术交流的日趋频繁,涉外医疗机构的建立,以及国际护理劳务市场的开放等,为护理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护理人才的专业英语水平、思维和技术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无真实情境下,对真实情境中的涉外护理情景进行模拟,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和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和护理技能的方法。
本研究在前期《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拍摄教材配套的微课,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培养涉外护理学生的核心能力,以提高护生的实际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护理综合能力,从而加快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因国内外关于《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的课程寥寥无几,此课程为校本开发课程,关于其实施的研究也极少,更未查到本课程相关的微课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
但此课程属于护理专业课程,因此将从国内外护理课程的微课设计、开发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挖
掘其对《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教材相配套的微课开发和实施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异常迅猛,但护理专业受到本身专业的限制,信息化的手段和程度都不是很高,关于微课方面的研究也不多。
以“微课+护理”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只检索到相关文献19篇,其中2015年最多为13篇;以“micro vedio+nursing","vedio+nursing"检索EBOSCO数据库,分别检索到0和205篇,其中相关度较高的只有几篇,完全吻合的几乎没有,可见护理领域的微课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此类研究亟待开展。
刘慧霞研究了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随机抽取护理专业两个班为试验组,两个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和相关章节成绩,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并比较两组学生对同一教师授课综合评价的优秀率。
结果试验组期末考试总成绩及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对教师授课评价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以视频为核心的微课教学平台的搭建,是生理学教学的一个良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杨娴以《外籍病人入院登记表》为案例,从微课制作的7个主要环节介绍护理英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刘俊香等为了强化学生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将"微课"视频引入《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晓微等探讨了微课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2012级护理专业241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传统教学组,即对照组;另一组为微课教学法实验组,通过调查问卷和成绩测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三方面及测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促进了英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医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护理专业英语资源库及教学手段,弥补了护理专业英语课时不足等问题。
徐辉航等研究微课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中职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为实验班,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微课教学法,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
比较两个班的教学方法评价和学期段考成绩,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实验班的教学方法评价:授课方式、学习兴趣、内容理解、教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实验班的段考成绩:A1型题、A2型题、综合分析题平均分分别为(12.38±3.00)分、(37.78±4.86)分、(22.72±2.92)分,对照班为(11.78±5.58)分、(33.54±5.41)分、(19.34±
3.54)分。
A1型题两个班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2型题、综合分析题实验班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
结论微课教学法比常规教学法更适合于中职生的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教学满意度更高。
同时,微课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谭晓虹等探讨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将2012级三年制中专护理1班49名学生设为实验组,2班50名学生设为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学期结束时,比较两组期末成绩,并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果实验组期末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及相关章节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结论微课是基础护理学教学的一个良好的辅助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国外的微视频教学发展的较早,但护理领域的微课开发和应用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关于涉外护理情境模拟的教学研究几乎没有。
综述上述研究,微课在护理各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但尚未检索到《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的微课设计、制作和应用研究。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2.1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前期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拍摄教材配套的微视频,并用于教学实践,以提高护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及思维能力,加快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进程。
2.2研究内容
2.2.1与教材配套的微视频的设计与制作
在前期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的基础上,拍摄教材配套微视频,视频内容与教材编写内容一致:涵盖了院前心肺复苏、基础护理及各专科护理领域的最重要的综合操作技能和情景,侧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语言、技能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2.2微视频的使用—课程实施
(1)实施对象:本研究的实施对象为我校2014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已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
(2)实施方案:将配套视频用于课堂教学,在每次课前将微视频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学习,课中学生模拟视频表演,课后进行案例的综合演练。
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设置涉外护理情景案例,采用小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训练等方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资源等,引入与教学情景相关的文字、视频资料及生动鲜活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感性认识。
(3)实施效果评价:
A.课程学习考核: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B.课程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作用分析:参考相关文献,自行编制问卷,调查微视频的教学实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培养的作用,并请学生对本课题的实施提出改进意见。
2.3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信息化的资源,即微视频,并将此信息化资源应用到教学中,以促进国际化护理人才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加快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进程。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极少,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也具有较强的实际价值。
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3.1研究思路
开发《涉外护理情景模拟综合实训》教材配套的微视频,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国际化护理人才的语言和实践能力,加快国际化护理人才的培养进程。
3.2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将微视频用于教学实践。
(2)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微视频教学实施的意见和收获。
(3)数据统计法:用Excel2003和SPSS18.0软件对学生问卷数据进行定量统计分析。
3.3研究步骤内容见附件
3.4技术路线内容见附件
3.3研究步骤内容见附件
3.4技术路线内容见附件
-->
课题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1主要研究成果:(1)201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已结题,为第二完成人;(2)《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已获得2013年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成果奖三等奖,为第二完成人;(3)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12月,第一作者;(4)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全科护理,2013年12月,第三作者;(5)国际化护理人才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护理与康复,2014年5月,第三作者;主要参考文献: [1]刘慧霞.微课在护理
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1:489-490. [2]严慧深,熊彦,李晶晶,彭建明,张培培,王冬艳.高职护理专业电除颤微课教学设计一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5,01:86-87. [3]肖东玲.浅析微课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05:97-98. [4]杨娴.高职护理英语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外籍病人入院登记表》为例[J].中国医学教育技
术,2015,01:23-26. [5]李晓微,闫秀静,杨琳.微课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2:184-186. [6]谭晓虹,杜心涛.微课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
育,2015,09:77-78. [7]徐辉航,喻爱芳,曾健,汤洪,刘海燕.微课教学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14:82-83. [8Naty Lopez.The acculturation of selected Filipino nurse s to nursing practice in the United[EB/OL].Stateshttp://repos itory.Upenn. edu/dissertations/AAI9112602/,2013-11-
1. [9Deborah Ryan,KathyMarkowski,Darla Ura.International nu rsing educaTion:Challenges and stra egies for success[EB/OL].h ttp:///science/article/pii/S875572239 8800331,2013-11-
1. [10Coffey cating international nurses:curricular in novation through a bachelor of science in nursing bridging prog ram[J].Nurse Educ.2006,31(6):244-
8. [11Glew PJ.Embedding international benchmarks of proficie
ncy in English in undergraduate nursing programmes: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equipping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 rse students with English as an additional language for nursing in Australia[J].Collegian.2013,20(2):101-
8. [12Crawford T,Candlin S.Investigating the language needs o
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nursin
g students to ass ist their completion of the bachelor of nursing programme to bec ome safe and effective practitioners[J].Nurse Educ Today.2013, 33(8):796-
801.[13]Choi LL.Literature review:issues surrounding educ ation of English-as-a-
Second Language(ESL)nursing students[J].J Transcult Nurs.200 5,16(3):263-8. [14]Olson MA.English-as-a-
Second Language(ESL)nursing student success: a critical revi ew of the literature.J Cult Divers.2012Spring;19(1):26-
32. [15]刘俊香,杨柳清,丁洪琼.“微课”视频在高职高专《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33:4557-4558.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1)第二研究者,葛炜,女,副教授,护理学院副院长,涉外护理专业主任,涉外教研室主任,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多项,研究经验丰富。
(2)第三研究者,吴珊珊,女,讲师,涉外护理专业教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硕士学位,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3)第四研究者,郭玲玲,女,讲师,涉外护理专业教师,硕士学位,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1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4)第五研究者,陈燕,女,讲师,涉外护理专业教师,硕士学位,主持市厅级以上课题2项,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3.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本研究所需的研究资料(文献资料、拍摄主题资料等)准备齐全;视频拍摄的公司已联系好,签好拍摄协议;研究经费充足,来源于涉外护理专业建设经费;研究时间安排合理,可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研究;所在单位鼓励信息化教学的研究,并可以提供多媒体教室等必备设施,确保本研究顺利完成。
预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