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听说课后“茶馆式”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英语听说课后“茶馆式”教学
作者:朱丹霞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6年第12期
摘要:由于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态度和兴趣不同,导致他们进入初中后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势必会给初中教师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有所收获?张人利院长的后“茶馆式”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
笔者将结合听说课有关案例,浅谈初中英语的后“茶馆式”教学,希望能对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后“茶馆式”教学;听说课现状;案例分析
轻负高质是近几年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这是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校的宋校长引进了上海静教院附校张人利院长的后“茶馆式”教学理念,开拓了我校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一下后“茶馆式”教学。
一、后“茶馆式”教学理念
后“茶馆式”教学源于20世纪80 年代教育家段力佩校长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
在新课程推进的背景下,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上海静教院附校张人利院长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
“议”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其本质是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个体与个体的对话,个体与群体的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
“读”“练”指学生的活动,但是这不排除教师的指导。
“讲”指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
这一教学特征体现了两个理念:“先学后讲”或“先学后教”。
同时,也体现了“讲是为了不讲”“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课堂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前苏联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倡导的“最近发展区”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教育理论支撑。
学生有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给的任务,第二个是在集体活动中努力解决的问题,两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叫做最近发展区。
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关注学生的起点,把这三个维度作为目标,追求学生“最近发展区”区域的最大化。
二、初中英语听说课现状
1.传统教育模式,听说能力培养不够
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语言结构和功能上,忽视了听说课的本质——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一
节听说课下来学生理应自如运用所学。
但事与愿违,教师口干舌燥了,有的学生一个单词也读不出来。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尤其是英语底子薄弱的学困生,更会把英语课本当做“无字天书”。
2.重视听力培养,造就“哑巴英语”
为了应对考试中的听力题目,有些教师把听说课的主要教学放在听上面了,听力练习得很到位,语言知识讲解得非常透彻,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没有落实,这就势必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者或“哑巴英语”。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中,听和说尤为显得重要。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3.教学设计随意,课堂死气沉沉
很多教师都有一种想法:反正不是上公开课,很多所谓“花里胡哨”“不实用”的环节都可以省略,最后设计出来的教案只有书本上的题目,知识讲解,单调枯燥。
从而把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教学课堂氛围死气沉沉。
试问这种脱离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哪个学生会喜欢呢?原本学生课后说英语的机会就不多,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设计出适合学生且学生喜欢的教案。
4.课堂评价一刀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于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要求,课堂评价标准也要有层次性,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评价的激励作用。
对于一个基础很差的学生,如果他能把新学的单词读出三分之二,评价时教师应该说very good或excellent,对学生的努力及时做出肯定,从而培养他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对于一个英语基础非常好的学生,他能把课文熟练地读下来,但没有关注语音语调,那么这时候教师的评价应该不是单纯的good,而应该再加上一句“It will be better if you ca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但是目前教师的课堂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丝毫没有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学情和感受,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一句话,改变以上听说课的现状刻不容缓。
上海静教院附校张人利院长的后“茶馆式”教学给我们吹来了一缕春风。
三、初中英语听说课后“茶馆式”教学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英语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他们自己学会的。
后“茶馆式”教学主张学生“做中学,书中学”,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听说课最重要的是耳朵听、嘴巴说,正好体现了后“茶馆式”的基本要素“做做、练练、议议、讲讲”,这值得教师尝试。
1.座位形式的改变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座位安排基本上是一列一列的,这不利于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采用后“茶馆式”的教学理念,第一个需要教师改变的就是学生座位的编排:几个人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圈,然后互相交换信息。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教师在安排小组座位时,应该考虑到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这样可以达到一种传帮带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
比如6人一小组,可以有2位英语非常棒的学生,2位英语水平中等的,还有2位水平稍微薄弱的,英语好的学生可以帮助程度弱的,对好的学生来说既复习了知识,又帮助了其他同学;对于程度薄弱的学生来说有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此外,6位学生可以进行明确的分工:1位负责记录小组得分,1位负责记录小组合作讨论结果,1位负责汇报,其他3 位负责出点子。
这样的分工可以两周一换,确保每位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事可做。
2.听说课教学设计的改变
首先,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份学案,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作业,如写单词,找出对话中不能理解的句子等,这样第二天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预习作业中找出他们碰到的、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从而找到了课堂上可以“议”的内容,达到了布置预习作业的目的。
文本解读要增加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此外,教师课前应该对学生做一个调查,了解每位学生的成长背景、英语学习情况等,然后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哪些知识是学生(或部分学生)自己可能会学会的,哪些是学生不可能自己学会的。
最后,以“读”“议”“练”“讲”和“做”五种方法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总之,教师尽可能地少讲,扮演好穿针引线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运用后“茶馆式”教学的案例
1.案例1 外延版七上M8 Choosing presents U1 I always like birthday.
(1)Step1 Warming up
呈现一张集体照片,引导学生说出照片中的学生都在做什么。
这样安排有两个目的:一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二来学生有话可说,因为这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情境真实,能够将学生立即带入到话题中。
可采用先小组讨论,再个别回答的形式,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议”。
(2)Step2 Presentation
结合前面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可以问学生“What other things can we do at a birthday?”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然后教师再补充几个新单词,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讲”。
教师呈现完新单词后,让学生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巩固“What do you usually do at your birthday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议”和“练”。
处理书本上的第二部分: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 as you hear them. 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练”。
(3)Step 3 Listening and reading
听书本第三部分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练”。
读书本第三部分,判断句子正误。
形式采用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校对答案,最后齐读正确的句子。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练”和“议”。
朗读对话。
形式采用先跟读录音,模仿语音语调,再小组合作朗读,最后展示。
展示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单词记录在黑板上,再次强调其发音。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练”“议”和“讲”。
(4)Step 4 Plan for a birthday party
提前了解近期过生日的学生,发动全班学生一起为这位小寿星设计一个生日派对。
既拉近师生关系,又让小寿星幸福满满。
形式采用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做出一个汇报,教师对每个汇报进行点评。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议”和“讲”。
(5)Step 5 Homework
2.案例2 外延版八上M11 Way of life U1 In China, we open a gift later.
(1)Step1 Warming up
通过观看一个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短篇,然后追问“What’s it about?”引出话题。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议”。
(2)Step2 Presentation
通过对比介绍3个中西方传统,引出新单词。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讲”。
通过为Lingling挑选生日礼物,呈现新词汇。
教师先教,然后让学生带读,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讲”和“练”。
根据描述Lingling的一段话,让学生小组讨论建议挑选何种礼物。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练”和“议”。
(3)Step 3 Listening and reading.
完成书本第一部分。
通过听力练习来巩固新学词汇。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练”。
听书本对话的第一部分,回答一个问题“What present do they buy for Lingling?”再次巩固词汇。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练”。
听书本对话第二部分,完成3个带有情态动词的正误题。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讲”。
观看一个flash然后找出中西方的差异。
在学生找之前,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策略;在学生找完后,教师又补充了两个西方的风俗习惯。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讲”。
朗读对话。
形式采用先跟读语音语调夸张的句子,再小组合作朗读,最后展示环节。
展示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读错的单词记录在黑板上,再次强调其发音。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练”“议”和“讲”。
(4)Step 4 Do an interview
中西方文化差异知多少,呼应新课前的movie,重在补充课外知识。
形式采用先小组讨论,然后每组做出一个汇报,教师对每个汇报进行点评。
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议”“做”和“讲”。
(5)Step 5 Homework
回家作业分为3部分,有读,有写,有思考,这体现了后“茶馆式”教学中的“做”和“练”。
在听说课中落实后“茶馆式”教学理念,这样学生说的、做的、议的、练的机会多了,将听说落实到位,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加灵活。
后“茶馆式”这条路很长,但为了学生,教师应该努力尝试。
参考文献:
[1]林燕 .后“茶馆式”教学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39-40.
[2]马利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完善对策[J].新西部,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