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届高三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试卷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答题卡,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共35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城市的密集性主要表现在( )
A .农业人口与非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B .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生产活动高度密集
C .农业文化与乡村建筑高度密集
D .人口、建筑和产业活动高度密集 2.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
A .人口的不断增加
B .经济的不断增长
C .工业的不断集聚
D .农业的不断增加 图1、图2分别是我国某地区城市布局示意图和该市
烟囱附近地面SO 2浓度分布图(单位:mg/㎏)。
读图
1、图2,回答3一4题。
3.该城市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城市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一块土地由哪种活动占有,取决于这块土地的租金高低和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两个方面。
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3回答5-6题。
5.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
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 )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6.若要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最好选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读图4,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形态为集中式
B.这种布局形式的形成是受自然地形、交通干道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C.这种城市布局用地比较集中,彼此联系方便
D.这种城市布局市政建设投资可大大节省
据报道,2006年杭州市新增绿地534.6万平
2图1
图2
图3
图4
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84平方米,位居全国前列。
据此回答第8--9题。
8.城市绿地能( )
A.降低房地产价格B.增加城市热岛效应
C.使道路更加通畅D.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9.大城市提倡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主要作用是( )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美化环境
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根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0-11题。
10.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1.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我国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内蒙古草原——光热不足B.青藏高原——高寒气候
C.黄淮海平原——森林砍伐D.西北地区——矿产开采
13.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
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并造成大量废物,污染环境。
据此回答14—16题。
14.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A.沙尘暴加剧B.农药污染C.臭氧层“空洞”D.破坏性地震
15.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行为的是()
A.黄河出现凌汛B.围湖造田,增产粮食
C.南水北调,解决北方水荒D.黄土高原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16.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模式
C.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D.它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不可避免
17.环境管理的目的是()
A.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B.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C.禁止对生态环境的利用 D.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18.下列对垃圾处理的最优方法是()
A. 垃圾掩埋为主
B. 投入深海
C. 以焚烧为主
D. 用来发电及综合处理
车流滚滚、阴霾蔽日、噪声连连,这是许多城市的写照。
2l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各国要倡导“健康城市”,即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的城市整体。
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①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②城市人口的组成复杂
③城市人口迅猛增长④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减小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0. 2l世纪城市发展的主流模式是( )
A、倡导“清洁城市”建设
B、倡导“生态城市”建设
C、倡导“文明城市”建设
D、倡导“卫生城市”建设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选对一个得1分,选对两个得3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5,回答21-23题。
21.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22.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中,可能引起()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C.公害病 D.生物物种锐减
2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A.不断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
B.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C.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D.积极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下图6表示富营养化过程对湖泊的影响。
读图回答22-23题。
图5
图6
24.湖泊比河流更易形成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有()A.湖泊水的流动性小B.湖泊水的更新周期长
C.湖泊的面积小D.湖泊的盐度高
25.富营养化对太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A.早期使湖水中水生植物大量减少B.使鱼类因中毒而大量死亡
C.可能使太湖湖床变高,甚至沼泽化D.使太湖周边的生态环境恶化
26.关于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存在问题,正确的是()
A.煤炭开采破坏地表,引发滑坡、崩塌等
B.煤炭对空气的污染主要产生于运输和存放过程中
C.煤炭利用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D.煤炭的存放会污染水和土壤,占用土地,破坏景观
27.最有可能属于水质性缺水的是()
A.淮河沿岸某乡镇B.华北平原某地
C.河西走廊某地D.太湖平原某小镇
28.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加重酸雨危害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29. 城市规划的目的主要是()
A、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B、保护城市环境
C、确定地域结构模式
D、保护居民利益
30. 在中小城市中功能区并不明显
...的是()
A、文教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卷一答题卡
班级姓名考试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
31.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7”,回答
下列问题。
(28分)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
较低的时段是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2)A—C时段经济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阶段人地关系属于___________阶段。
(3)若进入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_时段,这是人类谋求与环境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②工业技术进步③产业结构调整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环境问题是伴随着________问题、_________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
(6)造成人类目前所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的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客家人原是居住在中原的汉人,后几经战乱,展转南迁,在闽粤交界一带定居。
他们利用当地的土、卵石、木杉等建造了奇特的土楼。
外型呈圆形,Array高达5~6层,墙体很厚,内部房间同样大小,不分男女老幼,聚集
而居。
读图7回答。
⑴上述材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也可以影响村落的形态特征。
⑵土楼的建筑材料主要受_____________因素
影响,建筑方式又与___________因素有关。
⑶试分析说明该种建筑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
成的?具有什么样突出的功能?体现了客家人的什
么特点?
33.(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西利亚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9)和巴西主要城市分布图(图10)。
(图7 客家民居——土楼)
材料二: 巴西于1958年开始建造新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规划布局的基础是两条正交的轴线,由此形成的“十”字标志是它的象征。
城市中横贯东西的主轴线,布局行政、公共建筑;另一条是贯通居住区的弓形纵轴线。
两轴线相交处为商业、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中心。
铁路和高速公路从城市西侧经过,机场布置在城南,都有方便的城市干道相连接。
居住区由系列统一而稍有变化的街坊所组成,并列布置在南北道的两侧。
巴西利亚的规划,功能清楚,布局合理,接近自然,也便于组织居民生活,形成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巴西利亚也由此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现代新兴城市。
(1)巴西利亚的城市性质为_____。
(2)巴西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原因是______。
(3)巴西利亚工业区选址的优点: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
(4)巴西利亚功能分区的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4.(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IPCC (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将在21世纪继续变暖。
这一评估报告认为,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
材料二: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图11)
1.52
22.5
71.9
2.1
石油天然气煤炭核电水电
⑴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图12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⑵简要说明我国CO 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 2排放量的合理措施。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
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
图11 图10 图12
35.图1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住宅小区由商业小区、学校、医院和成片的、组成。
该住宅小区位于
和郊区之间。
(2)图中两商业小区布局的共同点是上,其目的是。
(3)小区内学校A和学校B相比,学校选址不恰当,理由是。
(4)小区居住环境尚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②;③。
参考答案
1---5 DBADB 6---10 CBDBC 11---15 ABADB 16---20 CDDAB
21---30 AD AC BC AB CD AD AD CD AB AD
31.共28分
(1)A点以前(2分)此时人口数量较少,人类经济活动规模小,索取自然资源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都在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4分)(2)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同步增长(2分)征服自然(2分)(3)B点以后(2分)可持续发展(2分)(4)B(2分)(5)人口资源(4分)(6)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的和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8分)
32.共10分(10分)⑴风俗习惯或文化背景(2分)
⑵自然环境(2分)建筑技术水平(2分)
⑶客家人不断外迁,需要在新的居住地生存,因此家族内部形成了极强的凝聚力
安全、防卫内部的平等和团结(4分)
33.(17分)(1)政治中心(2分)(2) a地形平坦,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避免里约热内卢出现过度的城市化现象;c开发巴西内陆,推动巴西高原地区的发展。
(6分)
(3)靠近铁路、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位于巴西高原,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工业区处于东南信风的下风向,对市区影响小。
(4分)
(4)巴西利亚的各功能区功能清楚,布局力求完整连片;亲近自然,注意环境保护;各功能区之间联系方便,且避免相互干扰;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充分考虑城市景观和形象的需要,形成有特色的“十”字形空间结构形态。
(5分)
34.(15分)⑴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4分)
⑵原因: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
(2分)
措施: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4分)
(3)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加高加固防洪墙,整理疏浚河流增加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等相应的防御措施和对策。
(5分)
35.答案要点(10分)
(1)住宅楼绿地市中心(3分)
(2)小区内主干道交汇处方便居民购物(接近消费人群)(2分)
(3)B位于小区边缘,不利于学生就近上学(2分)
(4)化工厂布局在居住区,污染大气、水源;火电厂位于居住区夏季风的上风地带,污染小区大气;高架公路贯穿小区,产生废气、噪声等污染,且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