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名词解释
1.Kaplan point
卡普兰点:两侧大转子尖过髂前上棘连线交于一点。

正常位于肚脐或以上,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位于肚脐以下。

2.Auditory/Auscultatory triangle
听诊三角:内侧为斜方肌,下侧为背阔肌上缘,外上侧为肩胛骨脊柱缘。

背部听诊呼吸音。

3.Ductus arteriousus triangle
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肺动脉围城,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是手术中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4.Superior triangle of esophagus
食管上三角:由左锁骨上动脉、主动脉弓上缘和脊柱前缘围成,内有食管胸段上部和胸导管。

5.Conus elasticus
弹性圆锥:为弹性纤维构成的膜状结构。

起于甲状软骨前角内面,呈扇面止于环状软骨上缘内面和杓状软骨声带突。

上缘位于甲状软骨和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称为声韧带,是构成声襞的基础。

前份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上缘之间,称为环甲正中韧带。

6.Anorectal ring
肛直肠环:肛门外括约肌浅深部、肛门内括约肌、肠壁纵行肌、耻骨直肠肌形成的肌性环,若不慎切断此处,可引起大便失禁。

7.Retromandibular vein
下颌后静脉: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处汇合而成,分两支,前支汇入面前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汇合成颈外静脉。

8.Douglas cavity/rectouterine pouch
道格拉斯腔/直肠子宫凹陷:为女性特有,由直肠和子宫之间的腹膜形成,其两侧腹膜皱襞
称直肠子宫皱襞,为女性腹膜腔最低部位,腹膜腔积液汇于此处。

9.Investing fascia
封套筋膜:颈筋膜浅层,由两肌两腺构成: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腮腺和下颌下腺。

10.Omental foreman/Winslow孔
网膜孔:为网膜囊唯一通向腹膜腔孔道。

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下腔静脉及表面腹膜,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

11.suboccipital triangle
枕下三角:内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顶为致密结缔组织、半棘肌、夹肌,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

12.pretracheal space
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包含气管和甲状腺)与气管之间的间隙,为感染可能的扩散途径13.Malleolar canal
踝管:由屈肌支持带、内踝和跟骨构成,内有:胫骨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动脉(静脉)、胫神经、踇长屈肌腱
14.Carpal Tunnel
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围成。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和正中神经构成。

若损伤会造成腕管综合症。

15.腮腺床
由位于腮腺底面的茎突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肌、茎突咽肌,颈内动静脉以及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组成
16.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
心包横窦:主动脉升部、肺动脉和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的心包腔。

17.Oblique sinus of pericardium
心包斜窦:两侧肺静脉和下腔静脉与左心房后壁之间的心包腔。

18.pudendal/Alcockcanal
阴部管/Alcock管:位于会阴浅筋膜和闭孔内肌筋膜之间,内有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从此穿入尿生殖三角。

19.adductor/Hunter canal
收肌管(Hunter管):边界为缝匠肌、股内侧肌、长收肌和大收
肌,内容为股动静脉和隐神经
20.trilateral foramen
三边孔: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上界为小圆肌,下界为大圆肌,内有旋肩胛动静脉
21.quadrilateral foramen
四边孔:内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下界为大圆肌,上界为小圆肌,内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
22.superior lumbar triangle
腰上三角:内侧界为竖脊肌外侧缘,上界为12肋(下后锯肌),下界为腹内斜肌后缘,底为腹横肌起始腱膜,内有三条神经,自上而下为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

为腹后壁薄弱区域,腹疝易发生。

23.inferior lumbar triangle
腰下三角:内上侧界为背阔肌前下缘,内下侧界为髂嵴,外侧界为腹外肌,底为腹内斜肌。

右侧该三角前对应盲肠、阑尾,阑尾炎时此处有压痛。

24.mesenteric sinus
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和升降结肠之间,右肠系膜窦(升结肠),与回肠末端相隔;左肠
系膜窦(降结肠),与盆腔相通。

25.scalene fissure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形成一三角形的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穿过。

26.Hesselbach triangle / inguinal triangle 海氏三角/腹股沟三角:内侧界为腹直肌外侧缘,外侧界为腹壁下动静脉,下界为腹股沟韧带,后为腹股沟内侧窝,前为腹股沟管浅环。

腹前壁较薄弱区域,腹腔内容物若经此三角突出称直疝。

27.oronasopharyngeal lymphatic ring/Waldeyer’s tonsillar ring
口咽淋巴环:由咽黏膜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下方的舌扁桃体所构成,作用为消化、呼吸、防御。

28.Ansa cervicalis
颈袢:颈袢有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主要支配舌骨下肌群(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

第一颈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至颈动脉三角离开,组成颈袢上根;第二三颈神经的部分纤维组成颈袢下根,随颈内静脉下行,二者于颈动脉鞘汇合。

29.pulmonary segment
肺段
30.Septomarginal trabecula/moderator band
隔缘肉柱(节制索):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一横过室腔的肌束,为右心室流入道的下界,有防止心室过度扩张的作用。

(房室束右束支可通过此结构到达前乳头肌根部)
31.Glisson System
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肝管在肝内的分支和分布基本一定,并有Glisson囊包裹,以此作
为肝分叶和分段的划分,有很高的依据和临床价值。

32.perineal body/perineal central tendon
会阴体/会阴中心腱:纤维肌性组织。

男性位于肛门和阴茎根部之间,女性位于肛门和阴道前庭后端之间。

内有肛门外括约肌,会阴浅(深)横肌、球海绵体肌、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

33.pudendal canal
阴部管(A lcock’s):位于坐骨直肠窝外侧壁上,由阴部内血管和阴部神经穿闭孔筋膜而形成的裂隙。

34.femoral triangle
股三角:内界为缝匠肌、外侧界为长收肌,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前为阔筋膜,后为髂腰肌、耻骨肌和大收肌。

内有股神经、股鞘(股动静脉、股管、腹股沟深淋巴结)
35.pelvic diaphragm
盆膈:由肛提肌和尾骨肌及覆盖其上下表面的筋膜构成封闭骨盆下口的大部分,仅在其肛提肌前侧留有一个狭窄裂隙,称盆膈裂孔,
由下方尿生殖膈封闭。

36.suspensory ligament of duodenum
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位于十二指肠上襞右上方深部,起自十二指肠空肠曲,连于右膈脚,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线。

37.anatomical snuffbox
鼻烟窝:位于腕和手背桡侧的三角形陷窝。

桡侧界为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近侧界为桡骨茎突,底为大多角骨和手舟骨,内有桡动脉。

38.isthmus of fauces
咽狭:由腭垂、腭舌弓、软腭游离缘和腭舌弓共同组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

39.dentate line
齿状线:由肛柱下端和肛瓣边缘连成的锯齿状环行线,是内痔和外痔的分界线,也是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的分界线。

40.肱骨肌管/桡神经管
肱三头肌的内侧头、外侧头和长头及桡神经沟围成的管道,内有桡神经伴肱深动静脉。

41.Nelaton line
罗斯-奈拉通线/髂坐线:身体侧卧并屈髋关节90-120度,髂前上棘到坐骨结节的连线,正常情况该线过大转子尖,如果出现股骨颈骨折或髋关节脱位,大转子尖向线上方移位。

42.梨状肌上/下孔上孔:上缘为坐骨大切迹,下缘为梨状肌,内有(从外向内)臀上NAV
下孔:上缘为梨状肌,下缘为坐骨棘和骶棘韧带,中间穿行的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阴部神经
43.Vaginal fornix
阴道后穹窿:阴道上端较宽大,围绕宫颈,宫颈与阴道壁形成的腔隙成为阴道穹窿。

分为前、后、外穹窿,其中后穹窿最深,向上对着Douglas腔。

44.Pterional approach
翼点: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形成的H形骨缝,较薄弱,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45.marginal artery
边缘动脉:所有供应结肠的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在结肠内缘处吻合形成完整的动脉弓,称边缘动脉,由弓发出长短分支供应肠壁。

46.pubic arch
耻骨弓:两侧坐骨支与耻骨下支合称耻骨弓。

47.otic ganglion
耳神经节:
副交感成分(节前纤维):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耳神经节(换元)——腮腺
交感成分:脑膜中动脉的交感神经丛
感觉根:耳颞神经——腮腺
运动根:下颌神经的运动纤维——腭帆张肌、鼓膜张肌
48.chords tympani
鼓索:为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含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加入舌神经,其副交感成分入下颌下神经节换元,支配下颌下腺、舌下腺。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蕾。

49.claw hand
爪形手:尺神经损伤所引起,手内肌功能障碍、五指不能并拢、小鱼际肌瘫痪、小指无名指背伸。

50.venous angle
静脉角: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叫做静脉角。

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51.retrorectal space
直肠后间隙:直肠后有骶骨、尾骨
52.femoral canal
股管:股鞘内侧份的潜在腔隙,上口为股环(内侧为腔隙韧带,
外侧为股静脉内侧纤维隔,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通腹膜外间隙,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
腹腔内容物若经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

By Li from PUM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