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七上语文《古代诗歌四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星汉
..灿烂(星星和月亮)
B.次.北固山下(停泊)
C.我寄愁心与.明月(给)
D.幸甚至.哉(达到极点)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枯藤/老树/昏鸦。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D.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5.下列各项中对本课四首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景象,气势雄浑,表达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B.《天净沙·秋思》通过叙写秋野萧瑟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

C.《次北固山下》通过写北固山外江春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和同情之情。

6.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诗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将诗人身在江南,却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几句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愁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是曹操写的一首乐府诗。

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观海望天,气势恢宏,表达了自己吞吐日月、包蕴万物的宽广胸怀和统一中原的伟大抱负。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开头便选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C.《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然通篇写景,但是怀乡之情却贯串始终。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
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和作者急欲归家的欢快的心情。

二、文学常识填空。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 _____。

“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

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

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观沧海》的作者是,字,东汉末年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三、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古诗赏析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6-8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B.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开阔的意境和雄浑的气势是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作者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C.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D.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既总写了沧海全景,又进行了分写。

2.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12-14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从蕴含哲理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15-18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参考答案:
1.A解析:星汉—银河
2.D 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B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D解析: A、B项诗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项诗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5.C解析:《次北固山下》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

选项“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错。

故选C。

6.A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作者描绘的苍凉萧瑟的秋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

A项说法错误。

7.D【解析】D项有误,“突出了秋天风和日丽的景色”“欢快的心情”的表述错误,这首曲抒发了天涯漂泊游子的惆怅凄苦及思乡之情。

二、(1)小令曲牌名题目
(2)马致远元戏曲散曲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秋思之祖
(3)曹操孟德政治军事慷慨悲壮
三、7.(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内古诗赏析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6-8题。

1.C
2.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

3.“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飙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

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

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4.这里既有对老友通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三)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12-14题。

5.A
6.示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也说明了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道理。

7.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15-18题。

8.B
9.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

10.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