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之前,结束于F点之后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CO2的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g点
D.经过这一昼夜之后,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2. 细胞分化需要多种调控蛋白的共同调控,MyoD是一种在成肌细胞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调控蛋白。
如果将MyoD蛋白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结果使来自皮肤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是因为有功能的MyoD蛋白基因取代了失活的MyoD 蛋白基因
B.因为MyoD蛋白基因无法复制、表达,所以人体内的成纤维细胞,表现不出骨骼肌细胞的特征
C.调控蛋白基因的表达是细胞分化的标志
D.表现出骨骼肌细胞特征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膜上可能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和对电信号敏感的离子通道蛋白
3. 下面关于氨基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由氨基和羧基组成的
B.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C. 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都有20种
D.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4. 检测员将1 mL水样稀释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 mm3.
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b、c、d、e 5个中格内(每个中格内含16个小格)共有蓝藻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多少个/mL()
A. 5n×105
B. 5n×106
C. 8n×105
D. 8n×106
5. 烫发时,先用还原剂使头发角蛋白的二硫键断裂,再用卷发器将头发固定形状,最后用氧化剂使角蛋白在新的位置形成二硫键。
这一过程改变了角蛋白的()
A.空间结构
B.氨基酸种类
C.氨基酸数目
D.氨基酸排列顺序
6. 如图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的排列顺序可代表遗传信息
B.图中两条链彻底水解后,可以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C.图中放大的DNA片段中共有4个碱基对,10个氢键
D.图示DNA分子中A-T碱基对越多,其结构会越稳定
7. 医生给一个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
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
这个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
这里所提到的移植的肾属于()
A. 病原体
B. 吞噬体
C. 抗体
D. 抗原
8.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将抗体溶于NaCl溶液中会造成其生物活性的丧失
B.高温条件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同时肽键断裂
C.某些化学物质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有13种
9. 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与脂质的运输有关
B.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C.大豆种子中富含磷脂
D.脂质都由C、H、O元素组成
10. 如图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此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离子跨膜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
B. 离子跨膜有随机性并消耗A TP中的能量
C. 磷脂的运动使离子跨膜的通道自动开闭
D. 图示的离子跨膜方式为自由扩散
11. 基于对细胞元素组成、元素含量等的认识,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不存在无机自然界没有的特殊元素
B.在所有活细胞中,水的含量都是最多的
C.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作用也很重要
12. 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B. 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
D. 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
13. 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性,下列有关酶活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酶活性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表示
B. 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大
C. 底物浓度越高,酶活性越大
D. 当pH为中性时,酶活性最大
14. 某动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眼色红眼、伊红眼、白眼分别受Z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1、A2、A3控制。
某小组用一只伊红眼雄性与红眼雌性杂交,F1中雄性全为红眼,雌性既有伊红眼,也有白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该动物的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9种
B.A1、A2、A3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C.3个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A1>A2>A3
D.选择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个体杂交可快速鉴定子代性别
15. 下图是生态位关系图,其中完全符合竞争是不对等的,乙的生态位空间有较大比例被共占的一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植物激素在调节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形成无子西瓜的过程中是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 外界刺激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的方向
C. 植物体内生长素含量会影响乙烯的合成
D. 光通过光敏色素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而发挥调节作用
17. 乙酰六胜肽为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链状六肽,由于能够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减少了动态纹的发生,还能有效重组胶原蛋白,增加弹力蛋白活性,多用于化妆品内作为抗皱成分。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六胜肽可与甲、乙液等量配制的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B.乙酰六胜肽进入细胞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就决定了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
D.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相连
18. 图是一个涉及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3不携带乙病基因。
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II2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3
C.III l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4/5
D.III3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I1
19. 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株A的形成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A→B的形成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B.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C. 植株C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植株B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均为10
D. 细胞a与细胞c的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X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
20.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
假设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蔗糖浓度为0.4~0.5mol·L-1
B.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能量大于b组
C.实验后,a组细胞液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D.浸泡后f组细胞的吸水能力大于b组细胞的吸水能力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如图1是人体某种调节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当人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细胞会释放促炎因子来清除病原体。
若促炎因子过量会导致正常组织损伤,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正常人体中会通过“炎症反射”以防止促炎因子的过量产生,其部分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数字表示结构(④为巨噬细胞),字母表示物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 细胞产生的C 物质通过图示途径,最终作用于B 细胞,体现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若图1中A 细胞是某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 细胞且功能正常,胰岛B 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
在这位患者体内检测到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该人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该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_______________。
(3)图1中若C 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直接作用于A 细胞并促进其分泌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促炎因子刺激神经元④,使其产生兴奋,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分布为________________。
“炎症反射”
的传出神经为_______________。
(用图中编号表示)
(5)图2中炎症反应时可能导致体温升高,下列能够增加机体散热的方式(多选)______
A.骨骼肌颤栗
B.立毛肌收缩
C.皮肤血管舒张
D.细胞代谢增强
E.汗腺分泌汗液
(6)据图2分析,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的发病机理推段不合理的是_________
A.促炎因子含量过多
B.受病毒感染激活了NP-KB
C.促炎因子基因的转录过程加快
D.A物质数量过多
22.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是幽门螺旋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2)A~D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填代号);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的______(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研究图B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5)从图B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图A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______和[ ]______([ ]内填图中标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7)细胞器膜、______和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3. 如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④.(1)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图中的______(填序号)构成内环境,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2)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细胞外液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与A端液体相比较,B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等。
④.正常人④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为验证人体血浆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中的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1)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乳酸、pH试纸、滴管等。
上述实验材料和用具中,用于模拟可能会导致人体血浆内pH变化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④取6支试管均分两组,分别编号A、B。
④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结果。
④向B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________________,测量pH并记录结果。
(3)结果预测:
A组:加入_____________的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降低,另外两支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_____________。
24. 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的④~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A和B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虚线框内的成分和B共同组成_____。
(2)图中老鹰与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和_____。
若某种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减少,则老鹰的数量在短期内会_____,草原物种的丰富度会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
25.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用A、a表示等位基因)。
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由_______性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1号、2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纯合子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
(4)8和9结婚,属于近亲结婚,不宜生育,因为他们所生的后代中,女儿患病的可能是_______,儿子患病的可能是______。
(5)若该病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C
2. D
3. D
4. A
5. A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B
12. C
13. A
14. D
15. D
16. CD
17. BD
18. ACD
19. AC
20. BC
21.
(1).通过体液运输
(2).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两空顺序可颠倒)
(3).组织液
(4).不能
(5).自身免疫病
(6).促甲状腺激素
(7).内正外负
(8).④
(9).CE
(10).D
22.
(1).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 A、D
(3). C、D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5).同位素标记法
(6).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7). 4叶绿体
(8). 5大液泡
(9).细胞膜
(10).核膜
23.
(1).④④④
(2).④④
(3).渗透压
(4).温度
(5).酸碱度
(6).④和④
(7).O2、营养物质
(8).Na2CO3、乳酸
(9).2ml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10).等量Na2CO3
(11).蒸馏水
(12).加入蒸馏水的试管pH变化明显,pH明显升高,另外两支试管pH变化不明显24.
(1).非生物的物质(或二氧化碳库)
(2).分解者
(3).非生物的能量
(4).生物群落
(5).竞争
(6).捕食
(7).增加
(8).不变
(9).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5.
(1).隐
(2).常
(3). Aa
(4). Aa
(5). aa
(6). Aa
(7). 0
(8). 1/6
(9). 1/6
(10).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