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的研究
摘要:对目前建筑行业门窗和幕墙在热工节能体系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将国内外的计算体系进行了比对,重点阐释了国内标准体系中各项参数的确定及其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热工性能;NFRC;ISO
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建筑节能工作逐步开始了,从最30%的节能目标,到50%,直到现在的70%,但是建筑门窗、幕墙仍是目前建筑维护结构节能的薄弱环节,一直是建筑中最受关注的重点。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部地区气候差异很大,在确定建筑门窗和幕墙热工性能指标时,必须从地区的气候条件等因素,科学合理,切合实际地确定窗和幕墙的热工技术参数。

从最初的实验室测试,到简单的计算,已经满足不了目前实际工程的需要。

而在发达国家,计算机模拟计算评价门窗幕墙节能性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

我国近年来也颁布了相关行业标准,在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框传热二维有限元分析计算、门窗幕墙热工计算等均有了完善的标准体系。

在欧美等国家,幕墙门窗热工性能计算机模拟计算已经广泛应用。

目前国外主要有两个标准体系,ISO(EN)标准体系和美国的NFRC标准体系。

我国在研究总结发达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2009年实施颁布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针对以下内容都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
1、玻璃光学热工性能计算;
2、框传热系数;
3、门窗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4、结露性能评价计算;
5、遮阳系统计算;
6、通风空气间层传热计算;
7、计算边界条件。

一、国内外门窗幕墙热工性能计算标准体系对比
1、计算边界条件
计算边界条件主要取决于不同地区气象与气候参数,是门窗幕墙热工计算的基础,对门窗幕墙热工性能计算结果有巨大影响。

确定计算的边界条件是计算的
前提,是热工性能设计的前提。

目前在国内外,存在着以下几种典型的边界条件:1)ISO(EN)标准体系
冬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0℃
室外空气温度Tout=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in=3.6/(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20/(m2·K)
太阳辐射照度I=300W/m2
夏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5℃
室外空气温度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in=2.5/(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8/(m2·K)
太阳辐射照度I=500W/m2
2)NFRC标准体系
冬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1℃
室外空气温度Tout=-18℃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26/(m2·K)
太阳辐射照度I=0W/m2
夏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4℃
室外空气温度Tout=32℃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15/(m2·K)
太阳辐射照度I=783W/m2
3)我国标准体系JGJ/T151
冬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0℃
室外空气温度Tout=-2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in=3.6/(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16/(m2·K)
太阳辐射照度I=300W/m2
夏季计算边界条件:
室内空气温度Tin=25℃
室外空气温度Tout=30℃
室内对流换热系数hin=2.5/(m2·K)
室外对流换热系数hout=16/(m2·K)
太阳辐射照度I=500W/m2
由此可知,我国定义的边界条件主要采用ISO标准,与其基本一致,主要室内外温度及对流换热系数和太阳辐射照度都一致。

各个标准体系规定的室内空气温度差别不大,这主要是因为建筑室内的设计温度一般和实际环境比较接近。

这也是各个标准主要不同之处,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边界参数的确定。

在JGJ/T151确定的室外对流换热系数与ISO标准差别较大,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我国所处气候区域与欧洲有差别,另外一方面也是考虑了我国相关规范标准,与相关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与分级标准》等)互相协调,符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2、框传热计算
门窗与幕墙中间可视部分,以玻璃为例,可以基本等效成二维稳态传热,但
是遇到门窗和幕墙的框的部分,传热比较复杂,尤其是玻璃嵌入的部分,形状复杂,材料多样,而且在其间分布各种间隙空腔,同时存在着传导、对流和辐射等多种传热方式。

一般我们可以近似把框的传热近似看作二维传热,这与ISO(EN)采用了相同的方法。

而NFRC标准则采用ISO15099的代替方法——玻璃边缘区域计算理论。

3、门窗幕墙热工性能计算
由于各标准体系采用的框传热计算理论的差别,也必然导致整体热工计算的最后结果不同。

但是,各个标准都是采用了面积加权的方式,去处理框的传热系数、可视部分传热系数和非可视部分传热系数,最终求得整樘窗的传热系数。

二、我国窗及幕墙热工参数的确定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在确定门窗和幕墙性热工性能指标时,必须从我国目前气候条件出发,合理科学的确定床和幕墙热工技术指标。

1、外窗和透明幕墙门窗热工指标的确定
由于以玻璃为主要透明的透明幕墙门窗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自重轻、采光效果好,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因此很多建筑都大量的玻璃门窗和幕墙。

但是,玻璃门窗和幕墙的能耗也非常大,因此幕墙门窗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节能,必须对其热工性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对于热工性能采用面积加权的原则,通过保温性能比较好的层间等非可视部位折减可视部分的性能。

对于热工性能,无非从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是冬季通过太阳得热来减少建筑能耗,其次,是屏蔽夏季的热源。

因此减小门窗幕墙的传热系数可以控制温差传热,可以有效降低窗的热损失,减小太阳辐射可以降低制冷能耗。

所以,应该针对不同经纬度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控制各地的热工参数。

我过将地区按照太阳辐射的变化,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

在北方以冬季保暖为主,兼顾夏季遮阳,而在南方则以夏季遮阳为主,兼顾冬季保暖。

通过严格控制各地区幕墙传热系数,以达到节能目标的实现。

除此之外,还应该对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等参数进行把控。

遮阳系数SC是指在法向入射条件下,通过玻璃等透明材料的太阳辐射得热率,与相同条件下的标准玻璃(3mm玻璃)的太阳辐射得热率之比。

降低透明材料的遮阳系数可以有效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但是如果遮阳系数过低,不利于建筑冬季供暖。

典型的做法就是通过遮阳条控制遮阳系数,而且可以随着季节的更替,伴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有效的控制室内得热量的变化,既保证了冬季保温的热量,又有效防止了夏天过多热量进入室内,达到夏季遮阳为主,冬季保暖为主的经济模式。

在可见光透射比方面,一般通过对玻璃镀膜来实现。

不同镀膜的可见光透射比是不同的,可见光透射比过小,容易造成室内采光不足。

在日照率比较低的地区,室内照明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能耗的浪费。

因此对可见光透射比也应做出各地区相应的规定。

建筑的节能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建设成本的层面上来研究,还
应该考虑在运营期间以及整个寿命期内的能量浪费。

2、非透明幕墙门窗热工指标的确定
对于非透明幕墙,一般有金属幕墙、石材幕墙、GRC板幕墙及铝塑复合板幕墙等常规非透明幕墙形式。

从热工性能方面去考虑,非透明幕墙没有采光的要求,并且可以在其后方做保温隔热措施,可以有效实现对主体结构的保温连续,有效控制相关热桥现象,利于室内保温。

参考文献:
[1]刘志海.玻璃幕墙与建筑节能[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03(10).
[2]杨仕超.中外建筑门窗幕墙热工计算标准体系[C]第16届全国铝门窗幕墙行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43-252.
[3]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