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惯性玩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惯性玩具》
教案名称:《有趣的惯性玩具》
教学目标:
1. 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够用简单语言解释。
2. 通过动手制作和观察惯性玩具,体会惯性的表现形式。
3. 发现和观察不同的惯性玩具,并讨论它们的原理和特点。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惯性的兴趣。
可以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一些惯性玩具,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介绍惯性(10分钟)
通过简单的语言解释惯性的概念,例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惯性的基本原理。
3. 制作惯性玩具(30分钟)
分发材料,学生分组制作惯性玩具,例如制作滑轮小车、无需电池的手摇发电机等。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探索与惯性有关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
4. 观察和交流(15分钟)
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惯性玩具的特点,讨论它们的原理和表现形式。
可以组织小组
展示并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 总结(5分钟)
结合学生的观察和讨论,总结惯性现象的特点和原理,并强调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拓展活动(可选)
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其他与惯性相关的实验或现象,如摩擦力、速度、加速度等,
拓展学生对科学的认识。
教学资源:
1. 视频:有关惯性的简介视频。
2. 惯性玩具的制作材料:如纸板、杂物、弹簧等。
3. 相关图书或杂志:提供更多关于惯性的知识和实例。
评估方式:
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制作和讨论过程中的积极程度。
2. 组织: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评估他们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制作成果:评估学生制作的惯性玩具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制作和观察惯性玩具,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惯性的原理和现象。
通过引导
学生观察和讨论,帮助他们从实践中理解和应用惯性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
要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此外,拓展活动可以进一
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