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
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和审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对文
学的了解和鉴赏能力。
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古诗《乞巧》《嫦娥》是经典之作,适合进行深入的教学。
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设计一堂
三年级古诗《乞巧》《嫦娥》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乞巧》《嫦娥》的故事背景和作者;
2.能够背诵《乞巧》《嫦娥》;
3.理解古诗《乞巧》《嫦娥》的意境和情感;
4.能够通过欣赏古诗《乞巧》《嫦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
1.诗歌教学:古诗《乞巧》《嫦娥》;
2.文学知识:了解古诗的背景故事、作者;
3.语言表达: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进行诗歌背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乞巧》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关于七夕的习俗
以及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乞巧》(15分钟)
学生跟读《乞巧》,老师解释诗中的生字词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内涵。
3.小组合作(15分钟)
学生分组,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合作朗诵《乞巧》,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学习《嫦娥》(15分钟)
学生跟读《嫦娥》,老师讲解诗歌的故事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的意义和情感。
5.诗歌欣赏(10分钟)
播放古诗《嫦娥》的音乐,让学生闭目聆听,感受诗歌的美妙旋律,畅想其中的故事情节。
6.诗歌背诵(10分钟)
学生进行《乞巧》《嫦娥》的诗歌背诵,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和朗诵技巧。
7.操练与展示(10分钟)
学生自由操练古诗的朗诵,并由几组同学进行现场表演展示,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课堂小结(5分钟)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古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古诗《乞巧》《嫦娥》的教学设计,学生在欣赏和朗诵古诗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还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古诗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让古诗教学成为语文课堂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乞巧》《嫦娥》等古诗的深入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诗中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希望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多注重古诗教学,为学生打开一扇古代文化的窗户,让他们在古诗的海洋中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