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版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58
合集下载
原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原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910c185ef7ba0d4a733bff.png)
(fúhào)是 ______;
(10)A地的海拔高度是34米,B地的海拔
高 度 是 -10 米 ,A B 两 地 海 拔 高 度 相 差 第十一页,共12页。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由于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 变成了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 减法,当 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了. 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 合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 意减号变加号的同时(tóngshí)要把减数 变成他的相反数,而被减数是永远不变
问题(wèntí)1 (1) (+10)-(+3)= 7 (2) (+10)+(-3)= 7
于是(yúshì)得到: (+10)-(+3)=(+10)+(-3)
新课讲授(jiǎngshòu) ①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从等式中同学们对减法运算有 什么认识?
答: 等式左边是减法运算,右边是加法运算.减
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答:两处高度(gāodù)相差9003 米。
第九页,共12页。
思考:
两正数的和是____正__数__(zhèngshù)
两负数的和是___负__数__(_fù_shù) 正数减负(jiǎn fù)数正得数________ 负数减正数得____负__数___ 两两正负数数的 的差 差数____正__数__正__负__数__数__负__或__数0 或0
(3)0 – 8
(4)(-5) - 0
解:(1)原式= 9 + 5 = 14
(2)原式=(-3)+(-1) =-4
减去(-5)等于
(děngyú)加上
-5
的相反数。
减去1等于(děngyú)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ppr优秀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ppr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ee86496bd97f192379e93f.png)
4 - (-3)= 4+(+3)= 7 4 - (-3)= 4+(+3
4 - (-3)= 4+(+3) 0 - (-3) = 0+(+3) (-1) - (-3) =(-1)+(+3) (-5) - (-3) =(-5)+(+3)
把4换成其他数字,用上面的方法试试 看.
4 - (-3)= 0 - (-3)= (-1) - (-3)=
结果是减相去同一的个. 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
数观. 察上面五对算式,对有理数的 减法运算a 你– b能=得a出+什(-么b)结论?
比如:
(1) 50-20 = (2) 50-10 = (3) 50-0 = (4) 50-(-10)= (5) 50-(-20)=
50+(-20) 50+(-10) 50+ 0
(3) (– 5 ) + (– 8 ) (4) 0 – ( – 5 ) (5) ( – 2.5 ) – 5.9 (6) -1.9 - (– 0.6 )
补充: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 是-4,-1.5,-0.5,1.5,3,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5
(2)C与D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
(3)D与E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1.5
(4)你能发现所得结果与相应两
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
可以发现: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是相应两数差的绝对值.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 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155米。两处高海拔 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 是-155米,两者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 (共22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1.3.2 有理数的减法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c83103bcd126fff7050b6c.png)
【归纳】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
加法 (1)将减法转化为_____ . 加号 括号和_____ (2)省略_____ . 结合 律,将同号两数相加. 交换 律和_____ (3)运用加法_____ 加法 法则计算. (4)按有理数_____
【想一想错在哪?】计算: 1 1 5 2
. 8 5 8 5
(-20)+(+3)一(-5)一(+7)
解:原式=(-20)+(+3)+(+5)+(-7) 减法转化成加法
=-20+3+5-7
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
=-20-7+3+5
=-27+8 =-19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2.计算:(-3)-(-7)+(-8)-(-5) 减法 法则 (+7) (+5) =(-3)+_____+(-8)+_____...... 有理数_____ =___+7___+5……………………省略括号和加号 -3 -8 交换 -3-8 =_____+7+5………………………加法_____律 -11 结合 律 =____+12…………………………加法 _____ 1 加法 法则 =__…………………………有理数_____
解:原式=(-20)+(+3)+(+5)+(-7)
Hale Waihona Puke =[(-20)+(-7)]+[(+3)+(+5)]
=(-27)+(+8)
=-19
这里使用了 哪些运算 律???
归纳
“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 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如:a+b-c=a+b+(-C).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3.2第1课时有理数的减法法则[1]-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405f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10
5
187
60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数的和一定比加数大.( ) (2)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 ) (3)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4)0减去任何数,差都为负数.( ) (5)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差一定是正数.( )
√
×
×
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解:24-(-13)= 24+13=37(℃)
答:棚内气温比棚外高37℃.
练一练
(1)(+7) -(-4) ; (2)(-0.45)-(-0.55) ; (3) 0-(-9); (4)(-4)- 0 ; (5)(-5)-(+3).
1.计算:
答案:(1)11;(2)0.1;(3)9; (4)-4;(5)-8.
当堂练习
2.填空:
(1)温度4℃比-6℃高________℃ ; (2)温度-7℃比-2℃低_________℃ ; (3)海拔高度-13m比-200m高_______m; (4)从海拔20m到-40m,下降了______m.
×
×
4. 某次法律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解:
20-(-10)=20+10=30(分)
即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相差30分.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练一练
答案:1.(1)3.2 -0.8 (2)-47
5
187
60
3.判断并说明理由 (1)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两数的和一定比加数大.( ) (2)两个数相减,被减数一定比减数大.( ) (3)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4)0减去任何数,差都为负数.( ) (5)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差一定是正数.( )
√
×
×
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解:24-(-13)= 24+13=37(℃)
答:棚内气温比棚外高37℃.
练一练
(1)(+7) -(-4) ; (2)(-0.45)-(-0.55) ; (3) 0-(-9); (4)(-4)- 0 ; (5)(-5)-(+3).
1.计算:
答案:(1)11;(2)0.1;(3)9; (4)-4;(5)-8.
当堂练习
2.填空:
(1)温度4℃比-6℃高________℃ ; (2)温度-7℃比-2℃低_________℃ ; (3)海拔高度-13m比-200m高_______m; (4)从海拔20m到-40m,下降了______m.
×
×
4. 某次法律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解:
20-(-10)=20+10=30(分)
即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相差30分.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练一练
答案:1.(1)3.2 -0.8 (2)-47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04e11f503d8ce2f016623bb.png)
第十七页,共31页。
11 3.(2012·珠海(zhū hǎi)中3考)计2 算: - =___________. 【解析】1 - 1 = 1 +(- 1 )=- 1 .
3 23 2 6 答案: - 1
6
第十八页,共31页。
1
4.(2012·上海中考)计算:| -1|=________.
2
【解析(jiě xī)】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得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解析( jiě xī)】(1)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如图所示(单位:m)
(2)依题意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 300-(-200)=500(m). 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500 m.
第三十页,共31页。
【想一想错在哪?】计算:(- )-111 . 1 10 5
提示: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没把减数(jiǎn shù)转化为其相反数而出错.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3.(2012·扬州中考)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 是-2 ℃,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________℃. 【解析(jiě xī)】6-(-2)=6+2=8(℃). 答案:8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4.世界第一高峰(gāofēng)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 844.43米,它比海拔 高度为-155米的吐鲁番盆地高_________米. 【解析】8 844.43-(-155)=8 844.43+155= 8 999.43(米). 答案:8 999.43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5.以地面为基准(jīzhǔn),A处高+2.5 m,B处高-17.8 m,C处 高 -32.4 m.问: (1)A处比B处高多少? (2)B处和C处哪个地方高?高多少? (3)A处和C处哪个地方低?低多少?
11 3.(2012·珠海(zhū hǎi)中3考)计2 算: - =___________. 【解析】1 - 1 = 1 +(- 1 )=- 1 .
3 23 2 6 答案: - 1
6
第十八页,共31页。
1
4.(2012·上海中考)计算:| -1|=________.
2
【解析(jiě xī)】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得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解析( jiě xī)】(1)四家公共场所的位置如图所示(单位:m)
(2)依题意得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 300-(-200)=500(m). 答:青少年宫与商场之间的距离为500 m.
第三十页,共31页。
【想一想错在哪?】计算:(- )-111 . 1 10 5
提示: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没把减数(jiǎn shù)转化为其相反数而出错.
第二十三页,共31页。
3.(2012·扬州中考)扬州市某天的最高气温是6 ℃,最低气温 是-2 ℃,那么当天的日温差是________℃. 【解析(jiě xī)】6-(-2)=6+2=8(℃). 答案:8
第二十四页,共31页。
4.世界第一高峰(gāofēng)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 844.43米,它比海拔 高度为-155米的吐鲁番盆地高_________米. 【解析】8 844.43-(-155)=8 844.43+155= 8 999.43(米). 答案:8 999.43
第二十五页,共31页。
5.以地面为基准(jīzhǔn),A处高+2.5 m,B处高-17.8 m,C处 高 -32.4 m.问: (1)A处比B处高多少? (2)B处和C处哪个地方高?高多少? (3)A处和C处哪个地方低?低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课件 1.3.2有理数的减法(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数学 课件 1.3.2有理数的减法(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c6918a58fb770bf68a5533.png)
(4)(-3)-(-5)
解:原式=(-3)+(-5) 解:原式=(-3)+5
=-8
=2
回归思考: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 海拔高度大约是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 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
8 844-(-155)
=8 844+155 =8999(米).
答:两处高度相差8999米。
(4)差是-5,被减数是-2,则减数为( C )
A -7 B -3
C3
D -7
作业
• 必做题:1、教材25页第3题(1)(2) (3)(4)(5)做在作业本上
• 练习册第20-21页完成 • 选做题:教材25页第3题(2)(4)(6)
(8)(10)
现。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减号变成加号
50-(-20)= 50 + 20
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减号 2、减数
加号 它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 数的相反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减去一个 负数,差一定大于被减数; B 减去一个正数,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 C 0 减去任何数,差都是负数; D 两个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 有理数的减法中,被减数不一定比减数大; C 0 减去一个数 ,仍得 这个数; D 两个相反数相减得 0 ;
-3
-4
-4
-4
这两个式子有什
么相同和不同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1bd8083169a4517723a36d.png)
不等式及其解集 1.3.2有理数的减法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周一 0~ 80C
周日
2 ~ 90C
周六
周二 1 ~ 7 0C 周五
-3 ~ 40C
周三
-1~ 60C
周四
0C -2 ~ -5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 - 30C
2
周六
-3 ~ 40C
4 3 2 1 0 -1 -2 -3 -4
减-4.8等于加4.8
1 = 1 1 3 3 5 3 (5 ) 8 4 4 2 4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6
计算
(1) 6- 9
(2) (+4) - (-7) (3) (-5) - (-8) (4) 0 - (-5) (5) (-2.5) - 5.9 (6) 1.9 – (-0.6)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D
-7
13
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哪些新知识? 减去一个数 , 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 – b = a + (-b)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4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5
9
填空: (1)温度3℃比-8 ℃高 (2)温度-9 ℃比-1 ℃低 (3)海拔-20m比-30m高 ; ; ;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课堂练习: 计算:(1) 3 - 5 ;
(3) (-3)-5; (7) 0 -(-7); (2) 3 -(- 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
周一 0~ 80C
周日
2 ~ 90C
周六
周二 1 ~ 7 0C 周五
-3 ~ 40C
周三
-1~ 60C
周四
0C -2 ~ -5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4 ~ - 30C
2
周六
-3 ~ 40C
4 3 2 1 0 -1 -2 -3 -4
减-4.8等于加4.8
1 = 1 1 3 3 5 3 (5 ) 8 4 4 2 4 2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6
计算
(1) 6- 9
(2) (+4) - (-7) (3) (-5) - (-8) (4) 0 - (-5) (5) (-2.5) - 5.9 (6) 1.9 – (-0.6)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D
-7
13
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习,你获得哪些新知识? 减去一个数 , 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a – b = a + (-b)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4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5
9
填空: (1)温度3℃比-8 ℃高 (2)温度-9 ℃比-1 ℃低 (3)海拔-20m比-30m高 ; ; ;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0
课堂练习: 计算:(1) 3 - 5 ;
(3) (-3)-5; (7) 0 -(-7); (2) 3 -(- 5);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2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d751d9b192e45361166f509.png)
(3)_7__+(-2)=5 (4) (-20)+_1_4_=-6
4 温 度 计
0
-3
4℃与-3 ℃的温差 (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
是多少?
7
即:4-(-3)=7
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
反数.
这里a,b可以是正,
也可以是负,也可以为0
表达式为: a-b=a+(-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20) (3) (5) (7) =[(-20)+(-7)]+[(+5)+(+3)] =(-27)+(+8) =-19.
归纳
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 b c a b (c).
简单的写法
例 计算: (20) (3) (5) (7). 解: (20) (3) (5) (7) = 20 3 5 7
(8)-4-( -14)=10;
(9)如果 a>0,b<0,则 a-b 的符号是 _正__号___;
(10)A地的海拔高度是34米,B地的海拔高度是-10米,A B两地海拔 高度相差___4_4___米
五、课后作业
计算: (1) (-32) – (+5) (2) 7.3 - (-6.8) (3) (-2) – (-5) (4) 12 – 21 (5) (-51) + (-2.2) – (-10.8)
= 20 7 3 5 = 27 8 = 19.
课堂练习
计算:
(1)1 4 3 0.5;
解: 1 4 3 0.5
= 4 0.5 1 3 = 4.5 4 = 0.5.
(2) 2.4 3.5 4.6 3.5;
解: 2.4 3.5 4.6 3.5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f82ed0a5e9856a571260bb.png)
作业(zuòyè): 第30页 第3、4、11、12、15.
第十二页,共12页。
的和我们通常写成 1.5 1.4 3.6 4.3
读作“-1.5、+1.4、+3.6、-4.3”的和, 或读作“负1.5加1.4加3.6减4.3”.
第八页,共12页。
问题(wèntí)3 解决下列问题(wè
2.若|a|=4,|b|=2,求a-b.
解答(jiědá):∵|a|=4,∴a=4或-4, 又|b|=2, ∴ b=2或-2, 于是 当a=4、b=2时,a-b=4-2=2;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2.
解答(jiědá):
(4)
3.4
5
5 6
1
3 4
(3.4) (5 5) (1 3)
6
4
3.4 5 5 1 3 64
7 . 12
第七页,共12页。
问题3 解决(jiějué)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xiàliè)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归纳: 在表示几个数的和时,为了书写简单, 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比如 为了表示-1.5、+1.4、+3.6、-4.3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数学(shùxué)式子表示为:a-b=a+(-b).
第三页,共12页。
问题3 解决(jiějué)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fāxiàn)什么?
(1)7.2 4.8;
(2)3Leabharlann 1 251 4
;
(3)1.5 1.4 3.6 4.3;
(4)
3.4
第十二页,共12页。
的和我们通常写成 1.5 1.4 3.6 4.3
读作“-1.5、+1.4、+3.6、-4.3”的和, 或读作“负1.5加1.4加3.6减4.3”.
第八页,共12页。
问题(wèntí)3 解决下列问题(wè
2.若|a|=4,|b|=2,求a-b.
解答(jiědá):∵|a|=4,∴a=4或-4, 又|b|=2, ∴ b=2或-2, 于是 当a=4、b=2时,a-b=4-2=2;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6; 当a=-4、b=-2时,a-b=-4-(-2)=-2.
解答(jiědá):
(4)
3.4
5
5 6
1
3 4
(3.4) (5 5) (1 3)
6
4
3.4 5 5 1 3 64
7 . 12
第七页,共12页。
问题3 解决(jiějué)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xiàliè)各题,你能发现什么?
归纳: 在表示几个数的和时,为了书写简单, 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比如 为了表示-1.5、+1.4、+3.6、-4.3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数学(shùxué)式子表示为:a-b=a+(-b).
第三页,共12页。
问题3 解决(jiějué)下列问题
1.计算下列各题,你能发现(fāxiàn)什么?
(1)7.2 4.8;
(2)3Leabharlann 1 251 4
;
(3)1.5 1.4 3.6 4.3;
(4)
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11
11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 10
12
星期日的温差最大; 星期一的温差最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能说一说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 算,就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即是: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
数的相反数
1.3.2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 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 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4–(–3)=4+3=7;
11-15=11+(-15)=-4
比较上面的式子,计算下列各式:
50-20= 30 50-10= 40 50-0= 50 50-(-10)= 60 50+(-20)= 30 50+(-10)= 40 50+0= 50 50+10= 60
50-(-20)= 70
50+20= 70
7
于是得到: 4-(+3)=4+(-3)=7 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从等式中同 学们对减法运算有什么认识? 答: 等式左边是减法运算,右边是加法运算. 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是否所有的减法都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注意比较,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计算以下两个式子:
(1)11 -15; =-4 (2) 11+(-15)
(2)(+4)-(-7) =11
(4)0-(-5) =5
(5)(-2.5)-5.9 =-8.4
(6)1.9-(-0.6) =2.5
练习2:
(1)比2 ℃低 8 ℃的温度 2- 8 = - 6
(2)比-3 ℃低 6 ℃的温度 -3 - 6= -9
某地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记录如下 表所示,哪一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 差)最大,哪一天的温差最小? (单位: ℃ ) 星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温差 一 10 2 二 12 1 三 11 0 四 9 -1 五 7 -4 六 5 -5 日 7 -5
课堂达标 6; (1)3-(-3)=___ -13 ; (2)(-11)-2=______ (3)0-(-6)=___; -15; (4)(-7)-(+8)=_____ -7 ; (5)-12-(-5)=______ -2 ; (6)3比5大_______ (7)-8比-2小______ 6 ; (8)-4-( -14 )=10; 正号 ; (9)如果 a>0,b<0,则 a-b 的符号是 ______ (10)A地的海拔高度是34米,B地的海拔高度是-10米,A B 44 米 两地海拔高度相差_______
0
7
即:4-(-3)=7
-3
二:比一比,议一议:
先请同学们计算以下两个式子: (1)4 -( –3); ( 2) 4 + 3
=7
=7
然后比较上面的式子,能发现其中 的规律吗?分小组讨论。
符号相反
4 – ( – 3) = 7
结果相同
4 + 3 = 7
新课讲授 (1) 4-(-3)= (2) 4+3= 7 ; .
1.3.2
一.复习巩固
等于几? 这又等于几?
1.计算: (1) (-2.6)+(-3.1) =-5.7 (2)(-2)+3 =1
2.填空:
(1)14 __+6=20 (3)___ 7 +(-2)=5
(-3) (2)20+______=17
14 =-6 (4)(-20)+___
4
温 度 计
4℃与-3 ℃的 温差(最高气温 减最低气温)是 多少?
你会做吗?
1. -7比-2大多少? (-7)-(-2)=(-7)+2=-5 2. 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B,0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C,a-b=a+(-b); D,两个数的差一定比被减数小。
你会做吗?
3. 填空:
(1)温度3℃比-8 ℃高 11 ℃ (2)温度-9 ℃比-1 ℃低 8 ℃ (3)海拔-20m比-30m高 10m ; ; ;
1 1 (3)( 3 ) 5 2 4
1 1 (3 ) (5 ) 2 4
1 1 (3 5 ) 2 4 3 8 4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 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8848米
8848-(-155) =9003
-155米
三、随堂练习1:
(1) 6-9 =-3
(3)(-5)-(-8) =3
2 1 (1) 5 +(- 5 ) = 1 5
(2)(-2) + (-5)= -7
(3) -6 + (+2)= -4
(4) (+6)+ (-2)= +4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就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运算. 即是: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思考: 正数 两正数的和是________ 负数 两负数的和是_________ 正数 正数减负数得________ 负数减正数得_________ 负数 两正数的差是_________ 正数负数或0 两负数的差是___________ 正数负数或0
=-4
同样分析:
符号相反
11 – 15 = -4
11 +(-15)= -4
结果相同
由上可以得出有理数减法的法则:
你答对 了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这里a,b可以是正, 也可以是负,也可以为0
表达式为: a-b=a+(-b)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2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 减 2 数
加 相反数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 32m ;
你会做吗?
1. 下列括号内各应填什么数? (1)(-2)-(-3)=(-2)+( +3 ); (2) 0 - (-4)= 0 +( +4 ); (3)(-6)- 3 =(-6)+( -3 ); (4) 1-(+39)= 1 +( -39 ) 2. 计算: (1)(+3)-(-2)=5 (2)(-1)-(+2)= -3 (3) 0 -(-3) = 3 (4) 1 - 5 = -4 (5)(-23.6)-(-12.4) = -11.2 (6) 2/3 -(- ½ ) = 7/6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例题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9 -(-5) (2)(-3)- 1 ( 3) 0 – 8 (4)(-5) - 0 解:(1)原式= 9 + 5 = 14 (2)原式=(-3)+(-1) =-4 (3)原式 = 0 +(-8)= - 8 减去(-5)等于加 上-5 的相反数。 减去1等于加上1 的相反数。
(4)原式 =(-5 )+ 0 = -5
三.例题
例2:计算: (1) (-3)-(-5) 解:(1) (-3)-(-5) = (-3)+5 (减法法则) =2 (2) 0-7 =0+(-7) (减法法则) =-7 (加法法则) (加法法则) (2) 0-7
例3 (1)7.2-(-4.8) 解: (1) 7.2-(-4.8) =7.2+4.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