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突破(01)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
1
30
5
温度/℃ 20
每分钟气泡数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①实验1~3的实验目的是

②a=
;b=

[答案] (2) ①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15 20(或30 30) [解析] (2)①实验1~3的变量是溶液的pH,实验目的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 影响。②本实验是要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3是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那么实验3和5可以探究H2O2质量 分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所以a=15,b=20;实验3和5也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所以a=30,b=30。
热水沸腾
例5 [202X·淮安]U形玻璃管是常见的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
(1)借助U形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T1-15甲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视察到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
,湿棉
花的作用是
。 [答案] (1)不断运动 吸取氨气,减少
污染
例2 [202X·成都]根据实验回答:
(2)按图Ⅰ实验完毕,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
溶质是

,可能有的
图T1-2 [答案] (2)CaCl2 HCl [解析] (2)实验中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一定有CaCl2生成;由于溶液变为无色, 则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钙,可能含有HCl。制取氢气或氧气。
例2 [202X·成都]根据实验回答:
[答案]拓展迁移 某种反应物消失(减少) [解析]拓展迁移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 某种反应物消失或减少的方法来证明反应产生了。
【方法点拨】CO2能与NaOH产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创新装置和现象举例:
装置
现象
导管口出现气泡
水被倒吸入圆底烧瓶
装置
现象
(续表)
水被倒吸入圆底烧瓶,形成喷泉
(3)图Ⅱ装置气密性良好。取0.5 g碳酸氢钠于甲中,加入2 mL盐酸,
(填操
作),并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视察到出现浑浊。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T1-2
[答案] (3)塞紧橡胶塞 Ca(OH)2+CO2 CaCO3↓+H2O [解析] (3)由图可知,操作为塞紧橡胶塞;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沉淀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 CaCO3↓+H2O。(4)甲装置是固液不 加热型装置,故还可以制取氢气或氧气。
图T1-1
例1 [202X·齐齐哈尔]如图T1-1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
答下列问题。
(2)B实验中,视察到薄铜片上的乒
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

[答案] (2)温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 [解析] (2)B实验中,视察到薄铜片上 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 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 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
,证明 猜想二成
实验验证 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
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

(续表) 乙组的探究
实验验证
[答案]实验验证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溶液颜色无变化) 用Ba(OH)2溶液,溶液中会引入OH-,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 ≤或<或= [解析]实验验证甲组,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 ,若视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仍为红色,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 Ba(OH)2溶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碳酸钠 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对NaOH的检验产生干扰。乙组,用pH试纸测 定C中溶液的酸碱度,若pH≤7,证明猜想二成立。
(1)现有如下装置:
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下同)和

②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操作是

③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
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视察
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的 。
图T1-3
[答案] (1)①2H2O2
2H2O+O2↑ B D(或E)
图T1-1
例1 [202X·齐齐哈尔]如图T1-1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
答下列问题。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
化钠的目的是

[答案] (4)增强导电性 [解析]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 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图T1-1
例2 [202X·成都]根据实验回答:
题型突破(一)
教材基础实验及拓展创新题
题型解读
基础实验题多取材于教材演示实验和8个学生实验,侧重对“过程、方法” 的考查,重视对探究活动进行发掘和创新,通常以选择题和探究题情势出现。
8个必做的学生实验: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②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取与性质实验;③燃烧的条件实验;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实验; ⑤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⑥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⑦溶 液酸碱性的检验实验;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类型一 基础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例1 [202X·齐齐哈尔]如图T1-1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 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视察到
的现象, 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答案] (1)①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 [解析]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① 中铁钉生锈,②中铁钉不生锈,得出铁生锈 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突破方法: 任题型如何发展创新,解题还是需要基础理论和能力的支撑,所以在复习中 要重视实验双基复习,构建实验基础知识板块,充分利用好教材,认识课本上每个 实验装置要点、实验仪器作用、实验成败关键、重要现象,理解操作的注意事 项等,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仔细研读题目,发现题目中含有探究的一般方法,即提 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要弄清实验的目的、现象和操作步骤,理 解实验的原理,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简练。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 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 NaOH反应完了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
量BaCl2溶液,若视察到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乙组的探究
提出问题 A中使酚酞变为红色的物质是什么?
C中溶液为什么变成无色?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OH
猜想一:实验过程中酚酞 变质了;猜想二:溶液中的 NaOH反应完了
探究环节
甲组的探究
(续表) 乙组的探究
(1)取少量C中溶液于试管中, 小鹏取少量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图T1-4
图T1-5
①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是

②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 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

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和蔼的催化剂是

[答案] (3)①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反应速率太快,产生气体太多,导致气压过大,橡胶塞被弹出(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CuO [解析] (3)①本实验的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其余的条件要相同,海藻酸钠微球 数应相同的原因是确保催化剂用量一致(或其他合理答案)。②用含MnO2的海 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 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反应速率太快,产生气体 太多,导致气压过大,橡胶塞被弹出(或其他合理答案)。③从实验曲线看,催化 效果较好、反应和蔼的催化剂是CuO。
例3 [202X·福建]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三 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3)实验方案如下: Ⅰ. 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 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Ⅱ. 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如图T1-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 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如图T1-5所示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图。
例4 [202X·陕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T1-14所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
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
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视察到C中部 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
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图T1-14
Ⅲ.打开K2,视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视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 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反思交流 (1)甲、乙两组同学的实验证明了NaOH能与稀盐酸、CO2产生反应;A中溶 液里一定还存在NaCl。写出NaOH与CO2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与 CO2产生了反应。
[答案]反思交流(1)2NaOH+CO2 Na2CO3+H2O (2)不能 [解析]反思交流 (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实验步骤Ⅱ中的现象不能证明NaOH与CO2产生了反应。
拓展迁移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检验有新物质生成或检验_____________ 的方法来证明反应产生了。
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又 加过量BaCl2溶液,若视察到 __________,
变为红色,证明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验证 证明猜想二成立。小丽认为用Ba(OH)2溶
(2)用pH试纸测定C中溶液的 液也可证明猜想二成立,小鹏认为小丽的
酸碱度,若pH________7,证明 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猜想二成立
类型二 基础实验的拓展和创新
例4 [202X·陕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图T1-14所示装置及步骤验证氢氧化钠
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Ⅰ.将注射器内的液体注
入A中的锥形瓶。
Ⅱ.打开K1,视察到C中部 分红色溶液沿导管倒吸
入A,片刻后回流停止。
图T1-14
Ⅲ.打开K2,视察到B中溶液倒吸入A、C中,液面稳定后视察到A中溶液仍为红色, C中溶液变为无色。 同学们对相关问题分组展开如下探究。
图T1-1
例1 [202X·齐齐哈尔]如图T1-1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
答下列问题。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 分之一 [解析] (3)C实验中,最终进入集气瓶 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 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到的结论是氧 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例2 [202X·成都]根据实验回答: (4)图Ⅱ中甲作为产生装置还可制得的气体是
(填一种)。
图T1-2 [答案] (4)H2(或O2) [解析] (4)甲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故还可以制取氢气或氧气。
例3 [202X·福建]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 氧气制取和性质实验
是否变化。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
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
例3 [202X·福建]某研究小组对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二 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H2O2质量分数/%
(1)图T1-2Ⅰ实验,用药匙的柄把端挑起一点氢氧化钙粉末放入试管中,依次进行
实验。视察到现象为:浑浊 变红 红色消失。
根据现象判断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各填一条)。
图T1-2
[答案] (1)微溶于水 能与稀盐酸反应(合理即可) [解析] (1)由溶于水后出现浑浊,说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酚酞后变为红色, 说明氢氧化钙溶于水所得溶液显碱性,由加入稀盐酸后,红色消失,说明氢氧化 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故物理性质为微溶于水,化学性质为可以与稀盐酸反应。
②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形成一段水柱,视察水柱是否
变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解析] (1)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应选择的产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B 和D或E。②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 操作是用止水夹夹住胶皮管,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直到形成一段水柱,视察水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