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6课《春》同步练习2(冀教版七年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春》同步练习2
我夯基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润.(rùn)嫩.(nèn)
B.趟.(tāng)蓑.(suō)
C.眨.(zhā)酝.酿(yùn)
D.宛.(wǎn)抚.(wǔ)
解析:B项的“趟”应读“tàng”;C项的“眨”应读“zhǎ”;D项的“抚”应读“fǔ”。
答案:A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水涨.起来了涨.价涨.红了脸水涨.船高涨.钱
B.与轻风流水应和.着附和.和.面暖和.和.稀泥
C.笼着一层薄.烟鄙薄.薄.弱单薄.厚此薄.彼日薄.西山
D.散.在草丛里散.漫散.文散.步解.散披头散.发
解析:C项都读“bó”,A项除了“涨红”的“涨”读“zhàng”,其余读“zhǎng”;B项依次读“hè、hè、huó、huo、huò”;D项“散漫”“散文”的“散”读“sǎn”,其余读“sàn”。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地里工做的农夫,被着蓑,带着笠的。
C.树叶子却绿的发亮,小草也清的逼你的眼。
D.花下成千成百的密蜂翁翁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解析:A项,扬—杨;B项,做—作,被—披;C项,的—得,清的—青得;D项,密—蜜,翁翁—嗡嗡。
答案:A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段“盼望着,盼望着……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完成4~6题。
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_。
5.“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表明什么?[来源:学.科.网]
6.“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段描绘的是一幅春草图,表现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你联想到哪些古诗句?
答案:
4.解析:反复,即重复使用词语,强调某种感情。
拟人,即把物赋予人的感情,使物更形象生动。
答案:反复拟人
5.解析:联系这句话紧挨着的上下文看,这里在写春草,写春草给人的愉悦,这里从人的感受写春草。
参考答案:春天新生的草地给人美的享受。
6.解析:本题考查名句背诵。
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原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前四句的意思: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每一年都要由枯到荣。
野火焚烧也烧不尽,春风吹过来又滋生起来。
诗人描写了古原上长势繁茂的野草,突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枯而又荣,不怕任何摧残,充满生机。
全诗借景写情,刻画形象生动感人,蕴涵深刻,不愧为千古绝句。
离离,茂盛的样子。
参考答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
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平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___过山梁,插山沟,___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
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呢?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7.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呜呜吹号.()(2)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8.从“流、灌、漫”中选择恰当的字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使语句通顺。
从关外扑过山头,_____过山梁,插山沟,_____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
9.“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江南春风的什么特点?
10.这篇文章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结尾的?
11.文章四至六段集中笔力主要用什么词语、从哪一方面写出北国春风怎样的特点?
答案:
7.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
根据文义、字义,能判定读音。
“号”的意思是北风呼叫的声音。
“折”的意思是断开了。
“号”还读“hào”,“号召”。
“折”还读“zhé”,“转折”;“zhē”,“折跟头”。
答案:(1)háo(2)shé
8.解析:联系上下文看,这里在写北风的猛烈,“漫”“灌”这些描绘大水的词用在这里描绘风,让人对北风的威猛感受更深。
答案:漫灌
9.解析:由语境和南北方的风比较可得答案。
北方的风猛烈。
参考答案:拟人、比喻、对偶。
写出了江南春风轻柔、和悦的特点。
10.解析:从文章的结构考虑,标题是春风,但开头两段似乎和春风没有关系,而且开头所写春风让人感觉冰冷刺骨;后文描绘春风给田野、山民带来的好处,并用南方的风作对比,热情赞扬北方的春风。
参考答案:开头说明北方没有真正的春天,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结尾指出江南春天令人不舒服的一面,做到了前后照应。
11.解析:仔细读这三段,概括段意可得答案。
第四段写北国春风粗犷、强劲。
第五段写其消冰冻。
第六段写其化霜雪。
由“扑”“漫”“插”“灌”等动词写出了春风的粗犷强劲,由“轰”“嘎”“格拉拉”“呼哧呼哧”等拟声词写出了消冰冻、化霜雪的阳刚之气。
参考答案: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和拟声词,主要从声音方面写出北国春风粗犷、强劲、消冰冻、化霜雪
的阳刚之气。
二、语言运用
12.仿句并解释这些俗语的内涵。
例:一年之计在于春
解析:仿照所给句式作答。
内涵要从珍惜时间上考虑。
参考答案: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不正是劝告我们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时机,干一番事业吗?
三、拓展延伸
13.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
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有诗文为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
尤其是朱自清先生把春写活了,写得有形、有色、有声、有情,充满诗情画意。
这是由于:作者对春天无比热爱,观察景物十分精细,运用语言的功夫很深。
你对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何看法?请大胆说出来。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