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A单辉祖-第1章(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受力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1. 力
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 (1)物体间直接接触的作用:压力、摩擦力等; (2)不直接接触,通过场的作用:万有引力、电磁
力、重力等。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2. 力的作用效应
外效应(运动效应):使得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如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 内效应(变形效应):使得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如梁的弯曲、弹簧伸长等。
力是矢量
具有一方向的带箭头 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
力的方向指静止质点在力作用 下开始运动的方向
线段的方向和箭头的指 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相 互作用位置的抽象化
力的大小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 强度(力的国际单位:N,工程单 位:kgf)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气体和流体。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流体 本身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及流体和固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的 相互作用和流体规律等。属于流体力学的有水力学、空气动力 学、环境流体力学等。
力学分类
理论力学分类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一般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静力学研究力系或物体的平衡问题,不涉及物体的运动; 运动学研究物体如何运动,不考虑物体受力情况; 动力学则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
与二力平衡原理有何区别?
公理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两物体间互相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公理5 刚化公理 P61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 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变形体(受拉力平衡)
反之不一定成立!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刚体(受压平衡)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三、光滑圆柱铰链
1. 约束性质 两物体用光滑圆柱体相连,限制物体在与圆柱体轴线 垂直的平面内移动。
销钉
物体 物体
销钉
铰
铰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通过接触点并沿接触面法线方向。
Fy
o
Fx
F
通常接触点与被约束物体所受主动力有关,故约束力F 方向不能确定。
F
FF
F
1. 对于变形体,以上为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FF
FF
2. 二力构件
F
在二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
F
F
二力构件是否一定是直杆?
F
二力必等值反向
F
B
由二力平衡的必要条件等值反向证明 A
FFB B
C
二力作用线必沿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由二力平衡的必要条件共线证明
FFCC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P19
力系的简化:用简单力系等效代替复杂力系的过程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6. 力系分类
平面力系、空间力系 共线力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任意力系
(1) 平面力系
y
M1 y
y
M2
任意力系x
在已知力系上加减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 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FA
FB
FA
BA
力系等效
1. 简化力系
BA FB
将已知力系中的平衡力系去掉,不会改变刚体 的运动效应。
FB
FA
FB
FA
BA
力系简化
BA
FB
FB
2. 力的可传性 P19
力沿其作用线可平移至刚体上任意点而不会改 变刚体的运动效应。
B
F A
力学分类
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三个分支。
一般力学研究力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属于一般力学范畴的有理 论力学(含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力学、振动理论 等。
固体力学研究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固体内部各质点所产生的 位移、运动、应力、应变及其破坏规律。属于固体力学范畴的 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 断裂力学等。
(2) 空间力系
平行力系 x
A 汇交力系 x
任意力系
平行力系
汇交力系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P20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作用于同一点,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FR F2
A
F1
力合成矢量表达式
FR F1 F2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4. 力的矢量表示
矢量 FA , Fx
定位矢量:作用点固定不变 自由矢量:作用点非固定,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5. 力系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F2 F1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
F3
Fn
等效力系:两个力系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效应相同
一、工程力学概述
工程力学
静力学
材料力学
引言
研究构件的受力 和平衡的规律。
研究构件在外力作 用下的内力、变形 和失效的规律。
提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静力学部分
·1、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受力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作为受力体 分析所受力,作出受力图。
FB
F
B
A
C 分析 BC 杆的受 力,作出受力图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3. 力的三要素
大小:相互机械作用强度,通过力的外效应或内效 应的大小来度量。单位:牛顿(N)、kN 方向:物体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的方向,沿该方向 画出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包含:作用线在空间 的方位及指向。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3. 力的三要素
2. 约束力特点 二力构件对物体的约束力沿两作用点的连线。
• §1-4 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主动力(已知),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约束力(未知),如各种约束产生的力。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求出未知的约束力,需要根据已知力 (主动力),应用平衡条件求解。为此,首先要确定构件受了 几个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作用方向,这种分析过程称为物
2)作业:A,B(-1),C(-3),D(-5,可补1次),缺(-5) ,作业每周四早上课前上交(作业纸、标题号、尺 画图、勿抄袭);
期中考试成绩低于设定分数线取消参加期末考试资格!!
学习指导
• 仔细听讲,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 • 深刻领会基本概念,把握重点,掌握问
题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 抓住脉络,再认真看书,看懂看透; • 先看例题,再独立完成作业。
工程力学A
主讲教师:***
电话:******** 办公室:专业基础教研室 402
教材
单辉祖,谢传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百分制,扣分原则
1)考勤:旷(-10),迟(-5),病事假(-3,课前请假), 旷课3次以上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加平衡力 F = F = F
B
F F A
F
减平衡力 F = F
F B
F F A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刚体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线
3.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P25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 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 通过汇交点。
风振作用下 扭曲变形
发射架的刚 度要求很高
材料力学部分
· 3、稳定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平衡 形式发生突然改变
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足够的稳定性)
二、课程内容
· 分析并确定构件所受各种外力的大小 和方向。(静力学)
· 研究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受力、变 形、失效的规律。(材料力学)
约束力F通常用通过铰链中心的两个大小未
知的正交分力Fx、Fy表示
· 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
简图
约束力Fx、Fy可看成是销钉与固定支座整体对
物体的作用力,实际是销钉对物体的作用力。
· 中间铰(连接铰链)
简图
销钉可以看成与其中一个构件构成一个整体,也可 以作为单个构件、一个销钉分别受力分析。
当销钉连接两个以上构件或节点有其它力作用,此 时受力分析宜把构件和销钉分开。
力的三角形法则
F2 A
F1
FR
F1 FR
F2 A
F2
F1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两个力首尾依次相连,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第一个力的始 点到第二个力的终点表示。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2 二力平衡原理 P19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等值、反向、共线)
2. 约束力特点
通过接触点和球心指向物体,通常用互相垂直的分力Fx、 Fy 、Fz表示。
简图
Fz
Fx
Fy
六、止推轴承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径向运动,而且限制 单方向的轴向运动。
2. 约束力特点
通常用互相垂直的分力Fx、Fy 、Fz表示。
轴
简图
轴承
七、二力构件
1. 约束性质 物体对二力构件的作用力沿必通过两作用点的连线。
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
§1-3 约束和约束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条件或装置。
FT
约束
约束力:约束施予被约束物体的力。 主动力: 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
P
非自 由体
约束力的特点:
§1-3 约束和约束力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物体位移方向相反;
· 提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的设计准则和方法。(材料力学)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 §1-2 静力学公理 • §1-3 约束和约束力 • §1-4 受力图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刚体的概念
刚体是指在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即刚体内 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理想的
FC
静力学部分
·2、力系的简化 用最简单的力系等效代替复杂的力系。
FB
FA
BA
FA BA
FB
力系等效: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用另一力系代替而不改变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
静力学部分
· 3、力系的平衡条件 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应满足的条件。
Fx 0 Fy 0
求F1、F2
y
F1 ?
· 滑动轴承(径向轴承)
轴
轴承
B
o
FB
FC
o
C
Fy o Fx
力学简图
Fy
Fx y
Fy
x Fx
四、活动铰链支座
1. 约束性质 活动铰链支座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移动,不限 制物体的转动和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移动。
简图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垂直于滚子支承面通过铰链中心。
五、光滑球铰链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在空间上任意移动,不限制绕此点任意转动。
③作用点在被约束物体与约束的接触点。
工程中常见约束及约束力特点分析
一、柔索(绳索、皮带、链条)
1. 约束性质 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和抵抗弯曲。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作用于柔索和物体
F
的连接处,方向沿柔索背离被约
束物体。
F1
F1
F2 F2
二、光滑支承面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约束方向的位移。
F2 ?
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作用
x
在平衡刚体上的未知力。
F3
材料力学部分
· 1、强度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 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或断裂
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足够的强度)
塑性变形
断裂
塑性变形+断裂
材料力学部分
· 2、刚度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 弹性变形
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足够的刚度)
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过程
1、要确定所要研究的物体以及这一物体所受的约束。 选择研究对象
2、要将这一构件从所受的约束或与之相联系的物体中分离出 来。这一过程称为解除约束,解除约束后的构件称为分离体 或自由体(free body)。 取分离体
3、要分析分离体上作用有几个力,每个力的大小、作用线和 指向,特别是要根据约束性质确定各约束力的作用线和指向。
静力学研究对象 变形不大或变形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影响,
抽象或简化为刚体。 刚体静力学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二、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静止或者作匀速 直线平移。 工程中,将固定在地球上的参考系视为惯性参 考系。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者作匀速直 线平移的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物体间相互作用位置。(1)抽象为点时:
集中力;(2)不能抽象为点时:分布力,单位面 积上力q(N/cm2)来度量,称为载荷集度。
集中力
F1
F2
分布力
通常用单位长度的力表示沿长
度方向上的分布力的强弱程度,称
q
为载荷集度,用记号q表示,单
位为N/m。
FA , Fx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1. 力
物体间相互机械作用。 (1)物体间直接接触的作用:压力、摩擦力等; (2)不直接接触,通过场的作用:万有引力、电磁
力、重力等。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2. 力的作用效应
外效应(运动效应):使得物体的机械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如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 内效应(变形效应):使得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如梁的弯曲、弹簧伸长等。
力是矢量
具有一方向的带箭头 的线段表示力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力的作用点
力的方向指静止质点在力作用 下开始运动的方向
线段的方向和箭头的指 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点是物体相 互作用位置的抽象化
力的大小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 强度(力的国际单位:N,工程单 位:kgf)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气体和流体。研究在力的作用下,流体 本身的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及流体和固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的 相互作用和流体规律等。属于流体力学的有水力学、空气动力 学、环境流体力学等。
力学分类
理论力学分类
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一般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 静力学研究力系或物体的平衡问题,不涉及物体的运动; 运动学研究物体如何运动,不考虑物体受力情况; 动力学则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
与二力平衡原理有何区别?
公理4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两物体间互相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公理5 刚化公理 P61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 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变形体(受拉力平衡)
反之不一定成立!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刚体(受压平衡)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三、光滑圆柱铰链
1. 约束性质 两物体用光滑圆柱体相连,限制物体在与圆柱体轴线 垂直的平面内移动。
销钉
物体 物体
销钉
铰
铰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通过接触点并沿接触面法线方向。
Fy
o
Fx
F
通常接触点与被约束物体所受主动力有关,故约束力F 方向不能确定。
F
FF
F
1. 对于变形体,以上为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FF
FF
2. 二力构件
F
在二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
F
F
二力构件是否一定是直杆?
F
二力必等值反向
F
B
由二力平衡的必要条件等值反向证明 A
FFB B
C
二力作用线必沿二力作用点的连线
由二力平衡的必要条件共线证明
FFCC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P19
力系的简化:用简单力系等效代替复杂力系的过程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6. 力系分类
平面力系、空间力系 共线力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任意力系
(1) 平面力系
y
M1 y
y
M2
任意力系x
在已知力系上加减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 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FA
FB
FA
BA
力系等效
1. 简化力系
BA FB
将已知力系中的平衡力系去掉,不会改变刚体 的运动效应。
FB
FA
FB
FA
BA
力系简化
BA
FB
FB
2. 力的可传性 P19
力沿其作用线可平移至刚体上任意点而不会改 变刚体的运动效应。
B
F A
力学分类
根据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一般力学、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三个分支。
一般力学研究力及其与运动的关系。属于一般力学范畴的有理 论力学(含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力学、振动理论 等。
固体力学研究在外力作用下,可变形固体内部各质点所产生的 位移、运动、应力、应变及其破坏规律。属于固体力学范畴的 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 断裂力学等。
(2) 空间力系
平行力系 x
A 汇交力系 x
任意力系
平行力系
汇交力系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P20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 合力作用于同一点,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所构成的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
FR F2
A
F1
力合成矢量表达式
FR F1 F2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4. 力的矢量表示
矢量 FA , Fx
定位矢量:作用点固定不变 自由矢量:作用点非固定,可以沿作用线移动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5. 力系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F2 F1
力系: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力系
F3
Fn
等效力系:两个力系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效应相同
一、工程力学概述
工程力学
静力学
材料力学
引言
研究构件的受力 和平衡的规律。
研究构件在外力作 用下的内力、变形 和失效的规律。
提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强度、刚 度和稳定性的设计准则和方法。
静力学部分
·1、 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受力分析
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作为受力体 分析所受力,作出受力图。
FB
F
B
A
C 分析 BC 杆的受 力,作出受力图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3. 力的三要素
大小:相互机械作用强度,通过力的外效应或内效 应的大小来度量。单位:牛顿(N)、kN 方向:物体在力作用下开始运动的方向,沿该方向 画出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包含:作用线在空间 的方位及指向。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三、力和力系的概念 3. 力的三要素
2. 约束力特点 二力构件对物体的约束力沿两作用点的连线。
• §1-4 受力图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主动力(已知),如重力,风力,气体压力等。 约束力(未知),如各种约束产生的力。
在工程实际中,为了求出未知的约束力,需要根据已知力 (主动力),应用平衡条件求解。为此,首先要确定构件受了 几个力,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和作用方向,这种分析过程称为物
2)作业:A,B(-1),C(-3),D(-5,可补1次),缺(-5) ,作业每周四早上课前上交(作业纸、标题号、尺 画图、勿抄袭);
期中考试成绩低于设定分数线取消参加期末考试资格!!
学习指导
• 仔细听讲,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 • 深刻领会基本概念,把握重点,掌握问
题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 抓住脉络,再认真看书,看懂看透; • 先看例题,再独立完成作业。
工程力学A
主讲教师:***
电话:******** 办公室:专业基础教研室 402
教材
单辉祖,谢传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成绩评定
总成绩=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1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百分制,扣分原则
1)考勤:旷(-10),迟(-5),病事假(-3,课前请假), 旷课3次以上取消期末考试资格;
加平衡力 F = F = F
B
F F A
F
减平衡力 F = F
F B
F F A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刚体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线
3.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P25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 交于一点,则此三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 通过汇交点。
风振作用下 扭曲变形
发射架的刚 度要求很高
材料力学部分
· 3、稳定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其平衡 形式发生突然改变
构件应有足够的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足够的稳定性)
二、课程内容
· 分析并确定构件所受各种外力的大小 和方向。(静力学)
· 研究外力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受力、变 形、失效的规律。(材料力学)
约束力F通常用通过铰链中心的两个大小未
知的正交分力Fx、Fy表示
· 固定铰支座(固定铰支)
简图
约束力Fx、Fy可看成是销钉与固定支座整体对
物体的作用力,实际是销钉对物体的作用力。
· 中间铰(连接铰链)
简图
销钉可以看成与其中一个构件构成一个整体,也可 以作为单个构件、一个销钉分别受力分析。
当销钉连接两个以上构件或节点有其它力作用,此 时受力分析宜把构件和销钉分开。
力的三角形法则
F2 A
F1
FR
F1 FR
F2 A
F2
F1
作用于物体某一点上两个力的合力,作用于同一点, 两个力首尾依次相连,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第一个力的始 点到第二个力的终点表示。
§1-2 静力学公理
公理2 二力平衡原理 P19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两个力的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等值、反向、共线)
2. 约束力特点
通过接触点和球心指向物体,通常用互相垂直的分力Fx、 Fy 、Fz表示。
简图
Fz
Fx
Fy
六、止推轴承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在垂直于轴线的平面内径向运动,而且限制 单方向的轴向运动。
2. 约束力特点
通常用互相垂直的分力Fx、Fy 、Fz表示。
轴
简图
轴承
七、二力构件
1. 约束性质 物体对二力构件的作用力沿必通过两作用点的连线。
柔性体(受压不能平衡)
§1-3 约束和约束力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
约束: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条件或装置。
FT
约束
约束力:约束施予被约束物体的力。 主动力: 使物体运动或有运动趋势的力。
P
非自 由体
约束力的特点:
§1-3 约束和约束力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所限制的物体位移方向相反;
· 提出保证构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 稳定性的设计准则和方法。(材料力学)
第一篇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受力分析
•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 §1-2 静力学公理 • §1-3 约束和约束力 • §1-4 受力图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刚体的概念
刚体是指在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即刚体内 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理想的
FC
静力学部分
·2、力系的简化 用最简单的力系等效代替复杂的力系。
FB
FA
BA
FA BA
FB
力系等效: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系用另一力系代替而不改变对 刚体的作用效应。
静力学部分
· 3、力系的平衡条件 刚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系应满足的条件。
Fx 0 Fy 0
求F1、F2
y
F1 ?
· 滑动轴承(径向轴承)
轴
轴承
B
o
FB
FC
o
C
Fy o Fx
力学简图
Fy
Fx y
Fy
x Fx
四、活动铰链支座
1. 约束性质 活动铰链支座限制物体沿接触面法线方向移动,不限 制物体的转动和沿接触面切线方向移动。
简图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垂直于滚子支承面通过铰链中心。
五、光滑球铰链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在空间上任意移动,不限制绕此点任意转动。
③作用点在被约束物体与约束的接触点。
工程中常见约束及约束力特点分析
一、柔索(绳索、皮带、链条)
1. 约束性质 约束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和抵抗弯曲。
2. 约束力特点
约束力F 作用于柔索和物体
F
的连接处,方向沿柔索背离被约
束物体。
F1
F1
F2 F2
二、光滑支承面
1. 约束性质 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约束方向的位移。
F2 ?
根据平衡条件可求出作用
x
在平衡刚体上的未知力。
F3
材料力学部分
· 1、强度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 可恢复的塑性变形或断裂
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足够的强度)
塑性变形
断裂
塑性变形+断裂
材料力学部分
· 2、刚度失效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 弹性变形
构件应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足够的刚度)
体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过程
1、要确定所要研究的物体以及这一物体所受的约束。 选择研究对象
2、要将这一构件从所受的约束或与之相联系的物体中分离出 来。这一过程称为解除约束,解除约束后的构件称为分离体 或自由体(free body)。 取分离体
3、要分析分离体上作用有几个力,每个力的大小、作用线和 指向,特别是要根据约束性质确定各约束力的作用线和指向。
静力学研究对象 变形不大或变形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实质影响,
抽象或简化为刚体。 刚体静力学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二、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静止或者作匀速 直线平移。 工程中,将固定在地球上的参考系视为惯性参 考系。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者作匀速直 线平移的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物体间相互作用位置。(1)抽象为点时:
集中力;(2)不能抽象为点时:分布力,单位面 积上力q(N/cm2)来度量,称为载荷集度。
集中力
F1
F2
分布力
通常用单位长度的力表示沿长
度方向上的分布力的强弱程度,称
q
为载荷集度,用记号q表示,单
位为N/m。
FA , 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