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
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摘要:目的:浅谈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
体缺损的疗效比较。
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1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
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改良
牙冠延长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
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和对照
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临床疗效
都较好,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治疗方式,进一步提升
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康复疗效。
关键词:改良牙冠延长术;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疗
效分析
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是口腔科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1],患牙残根断面有一个或者
是多于一个以上位点是低于龈缘的,经常是由于车祸、剧烈撞击等造成,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对其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详细的诊断,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手术处理方
式开展治疗过程,对其临床疗效进行结果对比。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1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上前牙
龈下牙体缺损患者,每组各20例。
一共40颗患牙。
其中男18例,女22例。
治疗组,年龄
19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42.00±3.00)岁。
对照组,年龄19岁到61岁之间,平均年龄(42.00±2.20)岁。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患者牙唇侧采用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进行局部
注射麻醉处理,在患者牙唇腭内侧形成一个斜着的切口,切开腭粘骨膜瓣[2],进一步采用分
离器翻起全厚瓣,然后将牙断根以及周围的牙槽骨充分的暴露在视野中,进一步将牙断根周
围需要切除的组织进行去除处理,之后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干净,进行止血操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保证牙根断面距离牙槽骨顶部大约3毫米到4毫米之间[3],
一旦出现缺损情况比较严重时,需要实施少量去骨处理,这样可以保证牙根断面位于牙槽骨
顶部上方,并且和其形成一个平齐效果,在修整牙根断面过程中使得其保证平滑,并且能够
更好的适应牙槽骨形态,进一步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干净后,进行复位处理,之后进行缝合
操作,术后对其切口面采用甲硝唑漱口液进行漱口,并且术后做好常规抗感染处理,术后一
周拆线[4]。
治疗组采用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在具体手术操作过程中,当患者的牙根管治
疗半个月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可以继续实施正畸牵引治疗过程,采用直径大小为0.8毫米的不锈钢丝形成自制的牵引结构,长度大约控制在牙根长度的一半左右,之后在根
管内弯制小钩来增大摩擦力,采用磷酸锌水门汀加以固定处理,之后旋转患牙残根两侧大2
颗到3颗相邻的牙齿作为支抗牙齿,采用一定大小的不锈钢丝作为主弓丝进行牵引操作,保
证牵引力度、牵引方向和患者牙长轴相一致,同时牵引力大小控制在30克[5],治疗结束后
开始,每间隔半个月完成一次复诊操作,调整加力的装置大小,同时牵引疗程持续一个半月,之后固定处理两个月,实施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过程,术后对其切口面采用甲硝唑漱口液进
行漱口,并且术后做好常规抗感染处理,术后一周拆线。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组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分别是(2.01±1.01)毫米、(1.44±0.12)以及(0.69±0.12),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三项指标结果对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所示:
3.讨论
采用正畸牵引治疗联合手术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在牵引操作过程中,需要及时的调整牙根牵引力度和方向,避免出现咬合创伤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同时在正畸牵引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其适应范围进行有效确认,比如牙根内吸收、根尖病变等情况下不适合采用正畸牵引治疗方式开展治疗过程,因此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严重程度进行确诊,进一步及时开展治疗过程,使得牙根尖周围骨质能够充分的生长,进一步实现牙周组织重建,保证了整个治疗过程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琼,陈燕.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1):58-60.
[2]吴静.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4,(15):310-310.
[3]潘洁,邓辉,刘亦洪等.牙体牙髓-正畸方法联合处理恒上前牙冠根折的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5):444-446.
[4]季骏,骆小平,陆苇等.前牙龈下断根快速牵引牙及牙周组织变化的探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3):167-170.
[5]陈克.改良牙冠延长术与正畸牵引加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龈下牙体缺损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294-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