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必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单项选择题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 )
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
C.工业社会D.现代社会
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1~2.解析第1题,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较弱,是被动适应环境的阶段。
第2题,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进入农业社会,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
答案 1.A 2.B
右图中四个箭头反映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几个过程。
读图完成3~4题。
3.目前,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主要与图中________有关。
( )
A.①B.②
C.③D.④
4.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与此联系密切的过程为( )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3~4.解析热带雨林面积减少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破坏热带雨林,属于不合理利用资源,与图中③联系密切。
大气污染的发生,首先有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与图中④联系密切,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属于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为图中②。
故第3题选C,第4题选C。
答案 3.C 4.C
5.在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多种原因中,难以人为改变的是( )
A.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B.资源、能源的超量开发
C.自然环境的承载力
D.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
解析A、B、D三项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手段进行改变的,而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即供应资源的能力和对废弃物的自净能力是难以人为改变的。
答案 C
读下面①②③④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图,完成6~8题。
6.四幅图中,较早进入“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农业生产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7.目前四幅图中,人口对耕地、淡水压力较小,且具有良性农业生态系统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8.有关①~④图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以生态破坏为主,无环境污染
B.②以环境污染为主,也有生态破坏
C.③热带雨林破坏严重,危及全球气候
D.④热带草原过垦过牧,荒漠化突出
6~8.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及轮廓特征认读出①为恒河三角洲地区,位于南亚。
②为美国、③为澳大利亚、④为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据此分析可知正确选项。
答案 6.D 7.C 8.B
9.关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其含义是( )
A.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
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
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
D.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因所处地区而异
解析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指某种环境问题对全球的影响。
从范围来看非常大,已超越了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或者说环境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某些地区,而是全球都有。
答案 B
读山区道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能够体现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演变过程的是( )
A.a→b→c B.b→c→d
C.a→d→c D.c→d→b
11.下列叙述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①放虎归山,与狼共舞
②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开荒开到山顶上,围湖围到湖中央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10~11.解析第10题,从原始的山间村落到毁林依山而建的别墅,再到绿化荒山,与山融合在一起。
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第11题,放虎归山、与狼共舞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答案10.C 11.A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给之外,人类的一切物质需要靠完善的循环来得到满足。
生命就是在这川流不息的物质循环中得以体现。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体系,其内部具有极其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据此回答12~13题。
12.“宇宙飞船经济”体现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对抗思想
13.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
A.人类崇拜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D.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
12~13.解析第12题,“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按照生态学原理建造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体系,反映了人地协调发展思想。
选C。
第13题,结合上题结论,人地协调发展,即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相协调,这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选C。
答案12.C 13.C
中国的城市正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扰。
目前天津已建成三座垃圾发电厂,它们采用先进的烟气净化工艺,把垃圾用来焚烧发电,废渣用来制砖,余热用来取暖,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链,有效地改变了传统垃圾处理方式严重影响环境的局面。
据此回答14~15题。
14.关于建垃圾发电厂对天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解决了能源紧张问题
B.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C.加剧了人地矛盾
D.冬季取暖完全由余热提供
15.城市垃圾除焚烧发电外,以下还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处理方式是( )
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
B.露天焚烧
C.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
D.远郊堆放,自然降解
14~15.解析第14题,天津市垃圾发电厂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垃圾发电厂不会完全解决能源紧张问题;冬季取暖也不会完全由余热提供;建垃圾发
电厂不会加剧人地矛盾。
选B。
第15题,垃圾分类处理,废弃物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填埋处理会影响地下水水质,露天焚烧会污染空气,远郊堆放会污染郊区的环境,并且有的垃圾也无法自然降解,有的垃圾还会随着气流再流入城市,这些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选C。
答案14.B 15.C
二、综合题
16.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相关模式图,回答(1)~(4)题。
(1)A表示人类生产和发展所需要的________;B表示人类的________消费和________消费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
(2)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以及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等。
(4)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
答案(1)物质和能量生产生活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
(3)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4)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17.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世界环境日”当天,整理出了两则材料,刊登在校报上,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共鸣。
材料一关于鱼类的漫画。
材料二由美国和加拿大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一个科学小组,历时4年完成了一项名为“生物多样性缺失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的调查。
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报告警告世人,若按照目前人们的行为继续下去,到2048年,目前可食用的海洋鱼类和贝壳类中有90%会完全消失,大海将变得死气沉沉。
(1)材料一中,图①、图②各反映了什么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2)针对图①中老汉的做法,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怎样的政策?
(3)材料二中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信?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
解析第(1)题,由图中两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不难得出答案。
第(2)题,图①中老汉的做法是过度捕捞,我国政府已制定并实施了休渔政策。
第(3)题,当前人们的过度捕捞行为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们可以通过采取发展养殖及保护海洋环境等措施来保护海洋生物的生存、发展。
答案(1)图①反映了过度捕捞,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由小孩的担心还可以看出这种做法也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图②反映了环境污染严重,违背了公平性原则。
(2)部分海域的季节性休渔政策。
(3)可信。
措施:①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滨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业;②实行休渔政策;③禁止向海洋中排放工业废水等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