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西电东送工程同步练习湘教版必修3word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地区经济联系西电东送工程
(答题时间:30 分钟)
西部地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表示图,据图回答1~3 题。
1.西电东送能够缓解东部日趋严重的环保压力,主假如由于()
A.西电东送使电价高升,东部用电量减少
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加
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域煤炭输入量减少
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域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良环保条件
2. 西电东送是指将西部地域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散布的是()
A. ③④
B. ④⑤
C. ②③
D. ①⑤
3. 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域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
B.中路水能发电,洁净、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域供给电能
C.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域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
D.西电东送骨干道路过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省,最大输入省是广东省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能够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进而变
“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4~5 题。
4.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由是()
A. 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 煤炭资源丰富
D. 水能资源丰富
5.若“调水变为调电”的方案实行此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理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添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天径流量
D.大大增添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指沟通 1 000 千伏、直流正负 800 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技术。
2009 年 1 月 6 日,中国第一条 1 000 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正式投入商业化营运。
以下图为
当前我国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读图,达成6~7 题。
6.特高压输电工程属于(
A. 西电东送
C. 能源的跨地区分配)
B.北煤南送
D. 西气东输
7.有关该工程的说法,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图中的线路超越九省一市,此中有 6 个省区隶属我国的中部经济地带②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变,变输煤为高效输电③缓解我国东部地域能源长久紧张的场面,改良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④减小了东、西部地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完全改变东部地域能源
少的问题⑤水火并济,调整了东部地域能源花费构造,促使了西部地域基础设备建设
A. ①②④C. ②③⑤
B.②③④D. ③④⑤
8.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地域的开发,以及东部与西部的互相关系是极为重
要的。
依照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我国西部地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9%。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已全面启动。
以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三大通道表示图。
(1)从可连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与火电对比,剖析水电作为能源的优势。
(2)归纳 C、 D 两地作为能源输出地共同的地理特点。
(3)西电东送能够缓解东部日趋严重的环境压力,简要剖析原由。
(4)列举西部地域的优势可重生能源种类。
9.读我国西电东送表示图,回答以下问题。
(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假如火电。
它将煤炭资源转变为电能输出,这类能量
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对比,对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益之处?
(3)中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水电。
该能源供给地的电力开发对长江上游地域经济
发展有哪些有益之处?
(4)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假如红水河的水电。
红水河(珠江支流)的长度只有
几百千米,为何水能却很丰富?
10.西南地域的滇、贵两省拥有我国南方主要煤炭基地,而煤炭资源困穷的华南地域特别是广东有增添快速的煤炭需求,两个地域之间的能源分配,对两个地域均有侧重要意义。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简析煤炭东调对广东省可能产生的影响。
(2)与西电东送北通道中内蒙古多建设坑口电站的“煤从空中走”模式对比,图
示地区间的煤炭运输方式有何不一样?试剖析其原由。
1. C 分析:西电东送主假如将西部的电力输往东部,进而减小东部地域煤炭的输入量,改良当地的大气环境。
2. D 分析:由图可知,①地域是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该地域是我国煤炭资源最
丰富的地域,所以也是火电站散布许多的地域。
⑤地域包含六盘水地域,火电作为增补。
3.D 分析:我国能源最大输入省市是上海。
4. D 分析:川、渝地域处于长江上游,地势起伏大,降水量多,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5.A 分析:“调水”变“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增添下泄水量。
6. C 分析:由题干资料可知,特高压输电工程输送的是电能,属于能源的跨地区分配。
7. C 分析:特高压输电,有助于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变,变输煤为高效输电,缓解了我
国东部地域能源长久紧张的场面,减少了东部地域煤炭的使用量,改良了东部地域特别是大城市的大气质量。
输电水火并济,调整了东部地域能源花费构造,促使了西部地域基础设备建设。
8.(1)洁净、可重生。
(2)季民风候、地处阶梯交界邻近(地处山区)、长江流域。
(3)优化能源花费构造,环境质量获得改良。
(4)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分析:( 1)可连续发展就是要侧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水电洁净、可重生是其长
处;( 2)注意 C、 D 都是水电所在地,问题是问作为能源输出地的地理特点,而不是自然环
境特点,所以要回答水能优势条件;( 3)西电东送可增添东部的电力供给,则必定可减少
其煤炭的使用量;( 4)注意是可重生能源。
9.(1) A
(2)第一是减少了铁路运输的压力;其次是京津唐地域燃煤量大大减少,减少了大
气污染,降低了酸雨危害;再次,减少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消耗和对铁路沿线的污染,
提升了煤炭输出区的经济效益。
(3)为水电站修筑的水库,使长江上游河流水量增添,通航能力加强,促使了水运
发展;水库可发展水产养殖业和库区旅行业,增添经济收入;建设水电站又可供给许多的
就业时机,促使当地运输业、建筑业及钢铁、建筑资料等工业的发展。
(4)红水河地处亚热带润湿地域,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红水河又位于
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很大,能同时进行梯级开发,所以水能丰富。
分析:第( 1)题,一定从图中正确地判断我国“西电东送”的三条送电线路的起止
点,联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
角洲。
第( 2)题,联合所学知识,比较剖析输电与运煤的优弊端,进而回答新的输能方
式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第(3)题,要从水电站建设的长处去考虑。
水电站的修筑对长
江上游地域的航运、养殖、发电、旅行及有关家产的拉动有极大的影响。
第(4)题,红
水河流程短而能量巨大的原由是该地域的落差大、流量大等。
10.(1)有益影响:缓解广东省能源紧张情况;推进煤炭有关家产的发展。
不利影响:因大批焚烧煤炭而引起大气环境污染等问题。
(2)不一样:本地区煤炭运输主假如利用内河航运。
原由:河运运费低;本地区河网
密集、河运便利。
分析:( 1)应从有益影响和不利影响双方面剖析。
( 2)与北方对比,本地区河运条件优胜且河运运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