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说
谈谈苏童
![谈谈苏童](https://img.taocdn.com/s3/m/6684c82aa2161479171128f7.png)
谈谈苏童最近埋头读书,看了苏童的长篇小说集《后宫》,其中包括《我的帝王生涯》和《武则天》。
看完《我的帝王生涯》很是压抑,觉得胸中憋着一股气,上不来,下不去。
就在想,这本书到底想说什么。
觉得每一个人物都代表了一种人。
从整个故事也能看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影子。
端白更是好多帝王浓缩的影子。
是皇权下压抑的人性的释放,尽管这是一种近乎变态的释放。
用杀戮和血腥来释放他的压抑。
那些后妃的命运更展示历史上司空见惯的了的宫廷碾压。
燕郎与端白二人的感情关系是复杂,他们互相依赖,像兄弟,但是有主仆的名分;有夫妻之间的不离不弃,但是他们却没有那种暧昧的关系。
最后的结局更是让人深思。
我觉得苏童小说中的悲剧式的情节和作者的人生态度有关,苏童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所以他的作品中无论是平民还是帝王都有着悲剧式的命运。
我不认为苏童是在为他的出身而自卑,他说过如果一个人来到了海边,他会选择让他下海而不是留在海岸上。
说得通俗些,就是说他认为和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相比,他更愿意选择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
虽然作家也知道他的故乡在现实中并不具有他笔下那末浓重的色彩,但是他愿意这样写,或许对他来说,这是对自己堕落的故乡的深情呼唤。
《武则天》中词藻华美,漠然而忧伤的笔调,颠覆的世事,疯狂的爱与恨,凝聚成单薄的三言两语。
一条绵长的黑色丝线,只起了密密麻麻的网,笼罩了歌舞升平脂脓粉媚的后宫。
阴影,在字里行间处处可见。
对宿命的无助之感在经历年年岁随长久的酝酿后幻化成了暴风雨,颠覆一个王朝。
当年那个温润如玉貌美如花的女子看着自己的豆蔻年华一寸一寸被扼杀在阴暗的后宫,心狠手辣的武则天横空出世。
武皇心中时时在悼念,在宫中癫狂的无辜女子,以及死去的媚娘,因而更为狠心。
在那个阴暗的后宫中,笼罩着华美而绝望的梦魇,利益的纠缠,人性的倾轧蔓藤般滋生,盛放诡异凄艳的花。
苏童不喜欢碰那些很大的题材,他的小说关注的是人内心的挣扎。
可是有段时间评论界大肆抨击苏童的小说,说狭隘且单薄。
小说知识点归纳
![小说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975cd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2.png)
小说知识点归纳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以其丰富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吸引着无数读者。
要深入理解小说,掌握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成功的人物塑造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仿佛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叛逆、多情、善良,其复杂的性格反映了封建礼教下人性的挣扎。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它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一个好的情节应该充满曲折和变化,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例如《基督山伯爵》,主人公埃德蒙·唐泰斯从无辜入狱到成功复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环境则为小说提供了背景和氛围。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则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问题。
在《骆驼祥子》中,20 世纪 20 年代黑暗混乱的社会环境,注定了祥子悲惨的命运。
小说的叙述视角也十分重要。
常见的叙述视角有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叙述则更加灵活,可以全方位地展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比如《简·爱》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深入简·爱的内心;而《三国演义》则以第三人称展开,展现了宏大的历史画卷。
小说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
它可以是关于爱情、友情、亲情,也可以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人性的探索、对历史的反思等。
主题往往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来体现。
《呐喊》揭示了旧中国的种种弊病,呼吁人们觉醒。
再来说说小说的语言。
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塑造形象的工具。
它可以简洁明快,也可以细腻华丽。
不同的语言风格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
像海明威的作品语言简洁有力,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则语言细腻冗长。
谈谈巴金《寒夜》
![谈谈巴金《寒夜》](https://img.taocdn.com/s3/m/11726a0014791711cc791773.png)
谈谈巴金《寒夜》《寒夜》这篇小说我是在最近才去借来阅读的。
对巴金老先生的最先认识是阅读《家》。
特别喜欢他的风格,于是又拿起他的《寒夜》。
这部作品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一生中的巅峰之作。
作品的背景与巴金的实际背景相似,都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抗日战争结束之前。
是黎明钱的黑暗,格外凄苦,正如标题——寒夜,给人以寒冷,瑟瑟发抖的感觉。
下面,我就谈谈《寒夜》是如何带给我衣不裹体的感觉。
一、当时的社会带来阵阵凉意作品开篇就伴随着让人战栗的警报声,直接反映那个时代的动荡不安,民心扰乱。
比如汪家的邻居就是从别处逃难过来的,总是向汪家寻求帮助,希望再次逃难的时候可以带上他们两口子。
还比如从开篇就一直说日军已经进攻贵州,重庆离贵州毗邻,人心惶惶。
女主人公曾树生屡次纠结是否前往兰州,最终还是去了,但战火也始终没有烧到重庆。
作品从头到尾没有可以欢喜的地方,就连结尾处抗日战争胜利,也没有显得太喜庆。
作品一直平淡,朴实地展现寒风飕飕,如当时物价飞涨,一个蛋糕就要两千多块;经济动荡,汪文宣所在的工作地点换主任,公司搬迁等;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汪文宣的儿子一件外套穿了好几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种种社会现象都十分合时宜地点明了标题。
二、汪文宣的处境让人心凉主人公汪文宣的命运是极其悲惨的。
是一位受到大学教育的人,就业后一直做一名校对文章的小员工。
本来是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人。
但是经过一系列的生活摧残,理想也渐渐被侵蚀地残缺不堪。
是一个老好人,一个软弱者。
工作上,汪文宣受到贪婪小气的周主任的压榨,工资少之又少,但是他同样逆来顺受,不敢对工作发出不满,整体担惊受怕,使他本来身体就不好更加严重,最后因为他常年生病请假,公司以此理由开除了他,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但是他还是选择忍受。
家庭上,自己的母亲与心爱的女人一直不和,争吵不休。
他处于中间地位,不敢批评谁,也不敢批判是非曲直。
只能在生病时博取她们的同情,他总是充当和事老的角色。
浅谈小说中的人物与生活
![浅谈小说中的人物与生活](https://img.taocdn.com/s3/m/2a961fa914791711cd791746.png)
浅谈小说中的人物与生活小说是一种“集大成”的文体,它包含了诗歌的真挚和抒情,散文的洒脱和自由,戏剧的凝练和冲突,而它自身又具有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环境设置典型的审美特色,再加上精妙的语言、独特的构思,小说具有了令人陶醉的艺术魅力。
读小说,就是读社会,读人生,读心灵。
我们在鉴赏小说的时候,既要“走进去”,融入感情的体验;又要“跳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
通过网络学习,我试着从“人物与生活”谈谈自己对小说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小说就是写人的文字叙事总是与人有关的,小说总是要写人的活动、思想与情感的。
尽管有的小说写的对象是某类动物或妖魔鬼怪,这样的小说叙述对象仍然是拟人化的,仍然可以视为某种特殊类型的小说主人公。
小说中的人物并非真人,其生命是一种艺术生命,只存在于文学特殊的艺术空间之中。
作者往往是创造了一个关于真实的人的幻觉,这种人物的生命是作者用文字赋予的,作者通过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一种认识。
或许小说中的人物是有其原型的,但原型不能于小说中的人物相等同。
象《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我”就不能看成是鲁迅本人,这是作者讲故事的一种技巧,营造出一种仿佛亲身经历的氛围。
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塑造是小说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技艺。
作家往往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直接描写的办法写出这个人物的外貌特点甚至是心理特点。
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在小说开头介绍鲁镇的咸亨酒店时的第一句话中就表述出来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一个落魄的穷书生形象用极少的语言极为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取名字这样的事情在小说创作中也是很有讲究的,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很有帮助。
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名字正蕴含着他生活和性格的某种特点,阿 Q 的无名与无姓其实是他在未庄这个世界上一种存在状态的反映。
言谈举止是塑造人物形象很有力的技巧,通过精心选择的字词句表达出来,以表现出这个人物内在的性格。
“窃书不算偷”、“多乎哉?不多也”这两句话几乎就是孔乙己的代表,表现出的是这落魄穷书生的略显可笑的心理和他对“之乎者也”的近乎本能的迷恋。
谈谈小说的叙述聚焦方式
![谈谈小说的叙述聚焦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cc4e6dd976eeaeaad1f330b8.png)
马 倩 ( 云南 国I _ ,. t 术 学院 6 0 0  ̄ _ kx,技 r r tg k - . 5 00)
摘要 :小说 作为一种叙 事文 学, 事聚焦方 式 包括三种 基本方 觉享 受和 真 实 体验 。这 样 比起 前 面 的非 聚焦 叙 事这 就 增加 了作 品 其叙 式 :非聚 焦叙 事、外聚焦叙事和 内聚 焦叙事 ,而且每 种类型都有其特 的可信 程 度 。 同时 因为 叙述 者 与 作 品 中的人 物 重合 了,这 就有 利 点 。本 文 主 要 是 谈 谈 三 种 方 式各 自的优 劣 。 于 作 品 中的 人物 可 以出来 直接 抒 情 、议 论和 表 露 自己的情 感 ,深 人 的刻 画 人物 的心 理活 动 。 关键 词 :小说 ;叙 述 ;聚焦方式 因为 内聚 焦 型视 角叙 事 方式 只 允许 视角 人 物行 使全 知权 利 , 小 说 ,主 要 是 叙 述 ,讲 故 事 ,既 然 要 叙 述 、要 讲 , 首先 就 视 角 受到 严格 限制 ,作 者无 权 超越 人 物 的视 野 。否 则这 种 可信 性 必 须有 一 个叙 述者 ,而且 这个 叙 述 者要 选择 和 确定 一个 叙 述 的角 便 消 失 了 。 由于这 种局 限 , 当叙 述到 没 有叙 述 人物 在 场 时叙 述 常 度 ,考 虑 以什 么样 的角度 进行 观 察 ,并 以此角 度来 讲述 故 事 。叙 就 会产 生 困难 。所 以许 多作 者在 选择 这种 视 角 时 , 借助 于叙 述 述 角度 连 接着 作者 和 读者 ,一方 面 ,作 者通 过 独特 的角度 来 表现 人 物与 他 人通 信 、读报 、参加 各 种社 交 活动 来扩 大 叙述 视野 , 从 作 品 ,传 递 他对 客观 世 界 的独 特 感 受 : 一 方 面 ,读 者 通 过这 种 而 增加 小 说容 量。 另 特 别 的叙 述方 式产 生 共 鸣 ,使作 者 的情 感 体验 在更 广 泛 的范 围 内 三 、外聚 焦叙 事 在 这 种 叙 述 聚焦 方 式 中 叙 述 者 说 的 比人 物 知 道 得 少 , 即叙 得 到 实 现 。按 照 热 奈 特 的 划 分 , 小 说 的叙 述 角度 包 括非 聚焦 叙 述 者 小于 人物 。叙 述者 完全 不 进 入人 物 的 内心 ,叙 述 者只 描 写人 事 、外 聚焦叙 事 和 内聚焦 叙事 三种 类 型 。 物 所看 到和 听 到的 , 不 对人 物 的行 动做 出任 何主 观 评价 ,, 也不 非 聚焦 叙事 非 聚 焦 叙 事 又 称 无 聚 焦 或 零 聚 焦 叙 事 ,在 这 一 类 中 ,叙 述 分 析人 物 的 心理 , 只 是 充 当一 个摄 像 机 的作 用 , 如实 客观 的记 者 比人 物知 道 得多 ,而且 是叙 述 者 比任 何人 物 知道 得都 多, 即叙 录 下来 故 事 中发 生 的~ 切 ,非 常客 观 ,不 掺 杂叙 述 者 的任 何态 度 述 者 大 于 人 物 。 这 是一 种 传 统 的 ,受 广 大 作 者 喜 爱 的叙 事 角 度 情 感 ,只 是把 人 和事 客 观 的提 供给 读 者 ,让 读者 自己去 思考 和 判 “ 述 者 不在 作 品 中直接 露面 ,而是 以局外 人 的身 份游 离 于情 节 断 ,这 就 对 读 者 提 出较 高 的要 求 ,对 读 者 而 言 ,他 在 阅读 文 本 叙 以外 ,对 情 节 、事 件和 人 物做 客观 的叙述 和 介 绍 。”在 情 节 、事 时 ,会 有较 强 的逼 真 性和 客 观 性 ,并 能 引起很 强 的 悬念 感 ,让读 件 、人 物 和读 者 之 间起 中介 作 用 。 叙述 者 犹 如万 能 的 “ 帝 ”, 者有 身 临 其境 之感 ,一般 说 来 ,外 聚焦 型 叙 事方 式 使用 的频 率较 上 对作 品 中每个 人 物 的 命运 都 了如 指 掌, 作 品 中发 生 的每 一 件 事 低 ,这 种叙 述 方式 比较适 用 于 戏剧 性 强 、 以不断 产 生悬 念 为要 目 对 都一 清 二楚 ,是 全 知全 能 的 ,它洞 悉 故事 中所有 人 物 ( 一些 人 的 的情节 小 说 。 或 物 )的 内心 ,随 时揭 示 出人 物 的思 想 感情 。它 不 受 时间 、地 点 、 由于 这 种叙 述 是一 种 非 常客 观 的叙 述 ,在 多数 情 况 _ 更 像一 l 卜 人 物 的 限制 ,可 以 随心所 欲 的 出现 在 故事 中 ,并 随 时做 出评 论 。 种 冷 眼 旁观 ,这样 就会 拉 大 作者 和 读者 的心理 距 离 。 这 主要 是 因 这 种叙 事 方式 便 于展现 广 阔 的生 活场 景和 社会 画 面 , 自由剖析 众 为人 物对 读 者 来说 始 终是 个迷 ,后 者作 为猜 谜 的 旁观 者 无法 与前 多人 物 心 理 。 可 以 纵观 全 局 , 小 说 中 的各 个 部 分 、各 个 环 节 者 认 同 ,而 缺 乏 内聚焦 叙 事 的那 种 亲切 感 。 同时 , 由于 是客 观 的 把 组合 起 来 , 为 一个 有 机 的 整体 。尤 其 是在 生 活 容 量大 、线 索 较 叙 事 ,在 叙 事 角度 上会 产 生局 限, 而没 有 了非 聚焦 叙 事 的那 种全 成 多、 头绪 纷繁 的中长 篇 小说 中 常常 起 到穿 针 引线 、结 构 全篇 的 作 局 式 的 掌握 。但 这 些是 可 以通 过 ~ 些叙 事技 巧来 弥补 的 , 比如 由 用 。由于 它 的这一 特 点 , 以对 创作 “ 景 社会 ”式长 篇 小说 来 言 行 和精 神面 貌 的变化 来 暗示 人物 的 心理 变化 等等 。 所 全 说, 一般 都采 用这 种 叙述 方式 。 四 、三种 叙 述聚焦 方 式 的综合 使 用 非 聚 焦 叙 事 在 显 示 出其 明显 的优 势 时 也存 在 明显 的缺 点 , 叙 述 聚 焦 方式 不 一 定 在 一 部 作 品 中 从 头 到 尾 保 持 不 变 ,作 由于全 知叙 事 者 的干 预 ,故事 的逼真 性 、 自然 性和 生 动性 都在 一 家 在 实 际创 作 中, 能会 使 用 不 同 的叙 述 聚 焦 方式 ,在 以一种 叙 可 定 程度 上 被 减 弱 。 由于 叙 述者 对 全 部情 节 、事 件 、人 物 、 细 节 , 述 方 式为 主 导 的同 时 ,也 可 以或 多或 少 的采 取 其他 的叙 述 方 式 , 叙述 者 都 是一 清 二楚 、 了如指 掌 的 ,这 种全 知 全能 让 叙述 者无 所 往 往 能 利用 这 种 方 式之 长 去 弥 补 那种 方式 之 短 , 到 立 体地 叙 述 达
谈谈小说
![谈谈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80d4e65f804d2b160b4ec0f8.png)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巨大变化 巨大变化, 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巨大变化, 二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农村经济衰败、 二人发生变化的原因: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 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 生活的贫困、封建传统观念对人们精神的毒害,造成 人们纯真人性的扭曲。 人们纯真人性的扭曲。
阅读1 5 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阅读1—5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 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 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 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 起什么作用? 起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 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 虽然 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人物形象? 1、小说刻画了哪几个 人物形象?
我 ”
“
杨 二 嫂
少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 紫色圆脸 毡帽、 毡帽、银项圈 红活 圆实的手 健康壮实 活泼刚健 动作利落 有智有勇 语言朴质生 动 热情纯真 友好热情 纯真平等 友谊 热爱生活 生活知识丰 富天真活泼 无忧无虑
中年闰土
脸色灰黄 皱纹深 极 薄的棉衣 眼肿得通红 破毡帽 手粗笨开裂 说话吞吞吐吐 只是 摇头 谦恭又含糊 迟钝麻木 恭恭敬敬 呼“我”老爷 悲哀痛苦 寄托神灵
萧 索 的 荒 村
神 异 的 图 画
思考
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 、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
有什么变化? 有什么变化?
(人的变化) 人的变化) 2、看看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 、看看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 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思考:
闰 土
谈谈小说的矛盾冲突、大高潮小高潮如何营造及小说节奏
![谈谈小说的矛盾冲突、大高潮小高潮如何营造及小说节奏](https://img.taocdn.com/s3/m/5cc4d701f78a6529647d534c.png)
谈谈小说的矛盾冲突、大高潮小高潮如何营造及小说节奏小说的大高潮和小高潮如何设定。
第一更:小说主要高潮的种类:情感的高潮、命运的高潮、主题思想的高潮、性格的高潮、打斗的高潮情感的高潮:主要是发生在情感冲突最为激烈、最为紧张的时刻,比如男主角和女主角因为误会而分开,但是由于某个突发的原因,两个人再次相遇了,而且相互指责,在相互指责中,误会突然解除,这个时候,情感高潮就到了。
命运的高潮:主要是主角命运到了生死攸关的那一刻,主角是生是死?命运揭晓的时刻,也是高潮到来的时刻。
第二更:性格的高潮:小说中主角的性格必须要独特,鲜明,而且必须要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当主角面临一系列严峻困难的考验之时,主角通过其独特的性格采取了和一般人不一样的行动,而这个时候,主角的性格便得以彰显,情节也因为主角独特的性格和行动而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小说情节的张力便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是高潮情节的时候。
有关这一点,大家可以看一看骷髅精灵的小说《圣堂》,在圣堂中,主角王猛正是因为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所以才能带领着圣堂一路前行,而小说中很多情节的高潮也因为主角的独特性格表现出了强大的情节张力,比如说在小说后半部,女主角胡静被魔族抓住,王猛孤身一人前往魔都营救胡静的情节,怎能不让读者看的热血沸腾,独特的性格所引发出来的情节的高潮,这是我所理解的骷髅精灵的小说总是能够让读者热血沸腾的主要原因之一。
打斗的高潮: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相信很多作者尤其是玄幻作者朋友们最擅长的就是这个了,我就不在赘言,不过提一个个人见解,打斗的高潮必须是在打斗最为激烈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必须要想办法将读者的视线吸引住,必须要保证你所描写的打斗精彩、新奇而不是让读者昏昏欲睡。
主题的高潮:这个是一部小说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小说的主要原因之一,一部优秀的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主题来契合,这一点至关重要,必须要有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炼出来的契合小说的情节的主题。
谈谈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的技巧
![谈谈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1ef4d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e.png)
小说的叙事特点和技巧叙述是小说创作最基本的表达技巧之一,是指作者用陈述性的语言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说明、介绍和交代的一种方式。
叙述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六个基本要素。
叙述的基本功能在于叙事,小说情节的推进和人物性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靠叙述实现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的叙述技巧,即是小说的叙事技巧。
现在对小说叙事技巧的基本内涵阐释如下:1.叙述顺序可分为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1)顺叙顺叙,也叫正叙,小说情节基本上是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叙述的。
顺叙是所有叙述方式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古典白话小说惯用的叙述方式,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小说基本上采用的是顺叙。
现代作家也有不少用这种叙述方式叙述人物事件,如张爱玲就比较喜欢以讲故事的形式,按照故事(事件)发生的自然顺叙组织情节,刻画人物。
顺叙的优点是能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比较清楚,条理清晰,在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中,人物的性格也得以充分的展现;缺点是平铺直叙容易给人以平淡的感觉,从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2)倒叙倒叙是相对于顺叙来说的一种叙述方式,它不按时间先后的顺叙来叙述事件,而是在小说的开头就对某些发生较晚近的故事情节或结局先作交代,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①为了凸显小说的主题,可以把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提到开头,以示突出。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就属于这一类倒叙,小说一开头就把样林嫂的悲惨结局写出来,在叙述样林嫂不幸的人生遭际。
②为了使小说在章法上不呆滞,富有变化,避免单调的平铺直叙,可将事件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或结局放到开头写,使小说显得章法灵。
如谌容《人到中年》写已到中年的优秀眼科大夫陆文婷忘我工作的故事。
小说采用的是倒叙方式,开头就叙述陆文婷病倒,不知自己身在何方,然后再回头叙述她病倒之前的工作状况以及家庭状况等内容。
关于小说《简爱》的文学赏析
![关于小说《简爱》的文学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b0c44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9.png)
关于小说《简爱》的文学赏析《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小说的背景、主题、人物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进行文学赏析。
谈谈小说的背景。
《简爱》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英国,这是一个充满了社会阶级固化、女性受限、道德束缚的时代。
通过描写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与她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爱情纠葛,勃朗特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压抑和人性的纯真与复杂。
谈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简·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
她聪明、坚韧、独立,敢于挑战传统的道德观念,她是一个奋斗、勇敢的女性形象。
罗切斯特先生则是一个复杂的男性形象,他深受家族悲剧的阴影所困扰,但在与简的相处中逐渐得到救赎。
其他人物形象也都非常丰满,如简的亲戚约翰、罗切斯特先生的儿子阿黛尔等,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和故事。
谈谈小说的情节。
《简爱》的情节丰富多样,紧凑而有张力。
小说以简·爱的童年生活为开端,描写了她在寄宿学校的成长经历,随后成为罗切斯特先生府上的家庭教师,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爱情。
他们的幸福被揭开的秘密和社会阶级差距所阻碍。
经历了一系列曲折,他们终于得到了幸福的结局。
谈谈小说的语言。
勃朗特以深入细致的描写和情感丰富的语言,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精致细腻、富有情感的世界。
她善于通过简爱笔下的世界,揭示出女性的独特魅力和思想,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简爱》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对19世纪英国社会的描绘和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勃朗特成功地刻画出了一个追求自由与平等的女性形象。
小说深入细致的描写和情感丰富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力。
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小说主题演讲稿范文
![小说主题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467c98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4.png)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小说主题的演讲。
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智慧、情感和梦想。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今天,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小说的魅力。
首先,小说具有独特的叙事方式。
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小说在叙事上更加灵活多变。
它可以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心理描写、对话等多种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与主人公共同经历喜怒哀乐。
例如,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对主人公阿Q的刻画,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使读者对旧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小说不仅仅是故事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
它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传递出作者对人生、社会、人性的思考。
这些思考往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读者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积极影响。
以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例,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一家的生活描写,展现了我国农村改革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传递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最后,小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小说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它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艺术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如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总之,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此,我呼吁大家多读书,尤其是小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读小说,让心灵飞翔。
”让我们共同走进小说的世界,感受其中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
谢谢。
谈谈小说
![谈谈小说](https://img.taocdn.com/s3/m/06423b7402020740be1e9bd0.png)
总结经验
请同学们根据试卷,针对自己的薄弱之 处,自编名言进行自我警醒:
② 道理论证,论证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 括,更深入,更有说服力。
③ 比喻论证,将……比作……,论证了……观点, 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 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 对比论证,将……和……作对比,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背景 铺垫下文 渲染气氛 烘托氛围 刻画人物 深化主题
典型错题探究
小组学习方法指导: A、组长分工 B、组员各自完成任务 C、小组讨论整合 D、汇报bcd打分,并指出得分点,a总结
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积累与运用第六题(1)(2)
(1)横向观察,纵向观察 (2)针对性建议,“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
性。
① 举例论证,举……事例,证明了……观点,从而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九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 模拟卷评讲
白云区神山中学 陆伟雯
学习目标:
1、学会区分知识失分、技巧失分、态度 失分; 2、总结自己缺失的知识、做题技巧; 3、从试卷错误中提取经验教训,进行自 我警惕。
试卷分析
做得比较好的题目:积累与运用1-4小题、 古诗默写、古文阅读、诗歌鉴赏、归纳中心论点; 做得比较差的题目:图文题、论证方法、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修辞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的பைடு நூலகம்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谈谈小说中的内功免费范文精选
![谈谈小说中的内功免费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a1faf019b89680202d82568.png)
内功是通过气的练习而成的,练气讲究呼吸吐纳,多用腹式呼吸法,精神集中,循序渐进,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内部器官的目的。
武术中可以提高耐力、战斗力和极强的自我保护作用等。
说到内功,自然会与人体内气息相联系。
人体内都有阴阳二气,如果阴气大于阳气,或是阳气大于阴气,身体就会产生不适,俗称阴阳失调。
与之相来的,则是产生一些头疼脑热之病症。
武侠小说中也是如此。
《侠客行》中的石破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如果只喝张三、李四的一壶酒,虽然也有不适,但仗着功力深厚,过些时日也就无事。
但石破天一口气儿饮下了二人半年的药酒,且如果[他只饮那胖子的热性药酒,或是只饮那瘦子的寒性药酒,以如此剧毒,他内功虽然了得,终究非送命不可。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来看,这一粒药丸(半年酒量),对内功的提升,幅度还是很大的。
当然,这只是个别案例。
传统意义上的内功,本身就阴阳二气兼顾。
虽然说《九阴》总纲是阴大于阳,《九阳真经》是阳大于阴,但相信黄裳及斗酒神僧肯定考虑调和之法了。
下面从两个方面试着探讨一下金书中的内功一,打通经脉及穴道方面自古以来,内功就显有速成的。
(虚竹、段誉、令狐冲除外)。
唯一的个例,就是游坦之。
一般内功有成,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
张无忌十岁练“氤氲之气”,以威力而论,算是《倚天》第一。
但在修炼全本《九阳真经》之前,修炼的效果也只是一般。
张君宝自幼随觉远修炼《九阳》,但《神雕》末时,十二、三岁的他,修炼了也有五、六年了吧?也只算有所小成。
谢逊在冰火岛上传与殷离的内功,也曾说过五年后会有小成。
天山童姥六岁修炼《八荒》,虽然威力数年后即显现,但真正由小成到大成的过度,恐怕也历时二十余年。
这就是童姥自述,二十八岁那年,原可发身长大的原因。
游坦之的《易筋经》(《神足经》),前后修炼了只有半年,且只练了十之七八,功力却突飞猛进,已然有普通高手的终身成就。
这里我们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图谱版与文字版的区别。
《罗汉伏魔神功》,十八副图谱,石破天三天小成。
小说的现实性和独特性
![小说的现实性和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e2c95c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7.png)
小说的现实性和独特性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性和独特性,它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具有想象与创造的特点,因此其独特性和现实性成为小说独特魅力的来源。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谈谈小说的现实性和独特性。
小说的现实性,首先表现在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上。
小说往往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观察和思考,因此其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往往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其影子。
例如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变迁和抗争,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实生活,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可以说小说有着现实的基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加深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认识。
小说的现实性表现在对人性的深刻透视上。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栩栩如生的,他们的行为、言语、思想都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刻探索和展现。
例如莫言的《蛙》,通过对四川农村的生活和人物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读者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渐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说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其对想象的运用上。
小说在反映社会生活的也具有很强的想象力,作者可以通过想象和创造,创造出一个独特的世界,让读者在其中获得愉悦和启发。
例如吴承恩的《西游记》,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改编和创造,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天庭世界和众多的神话人物,使得小说在现实性的基础上更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小说的独特性还表现在对语言的运用上。
小说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在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的也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例如金庸的武侠小说,通过对古代诗词的引用和造句的变换,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古典氛围和语言韵味,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了一种别样的审美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 和环境的描写 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 这就是小说。
按篇幅长短
长篇 中篇 短篇 短
一般几千字 容量小 情节简单 人物少
小小说
一般几 百字, 多则一 两千字 一两个 人物和 瞬息场 景的扫 描
篇幅长 容量大人物 多 介于 能表现某一个特定 长篇 历史时期的社会面 和短 貌、各种不同人物, 篇之 叙述错综复杂的故 间 事情节。 例:四大名著
环 境 描 写
社会环境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因挥霍家产, “人们按照惯例……打发他到美洲去”,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习俗。
自然环境
(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 间以及场景)
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 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此外,塑造人物的方法丰富多 样 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
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来源于现实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 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 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 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
开端
故 事 情 节
发展 高潮 结局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 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 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 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 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 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 倒或交错。
人物的塑造,不但要通过故事情节的安排, 还要通过环境描写。因为现实中的人,不是 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可以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 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小 说 的 三 要 素
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
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综合其 他人的一些事迹,也可以不专用一个人做骨干。
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 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 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 拼凑起来的角色。 ——鲁迅
人 物 形 象
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