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版社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相关链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国赛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随县安居镇第二小学张品善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想到把不规则的橡皮泥转化成
规则物体求体积。
2.通过交流讨论、动手操作、学生演示,借助量杯和无刻度正方体水槽,能说出自己的思
考过程并用排水法测量出不规则物体(土豆)的体积,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学习难点
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实验资源: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课件、量杯、橡皮泥、长方体容器、尺子、水、长方体水槽、梨等实物。
二、教学设计
1故事引入:播放影片“曹冲称象”看后思考
曹冲准备称大象的重量,实际他称的什么的重量,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2.启发谈话
老师出示魔方、长方体纸盒、橡皮泥、梨、墨水瓶。
师:在这些物品中哪些体积可以直接测量计算?怎样计算?
(魔方和长方体纸盒,测量出相关数据,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
师:剩下的为什么不能?(不规则)
师:怎样设法求出它们的体积呢?这节我们来研究。
板书课题。
2.问题探究
(1)初步感知转化思想
①测量橡皮泥的体积
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谁来估一估它的体积?
师:你能设法求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吗?橡皮泥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把不规则的橡皮泥转化成规则物体,利用公式,求出它的体积。
②不规则的物体如梨、石头又怎么测量它们的体积呢?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梨,它有什么特点?它的体积该怎样求?
学生自由发言。
(压成泥咱们是做不到了,现场切成块也做不到了。
)
播放影片“乌鸦喝水”看后思考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够受到什么启发?
问学生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因为把石块放进去水面就上升了。
这样就把本节课主要用到的数学思想渗透给学生。
师:乌鸦用了什么方法。
(排水法)
师:老师这里提供了量杯和水,你会怎样测量梨的体积?
请同桌2人讨论测量方法,然后进行实验,并记录测量的过程。
请小组代表上台操作实验过程。
小组展示时,重在引导学生说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师:测量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水要淹没梨,水平观测数据等等)
师:为什么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呢?
引导学生说出等量关系:上升部分水的体积=梨的体积
总体积-水的体积=梨的体积
③回顾反思
师:这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就是排水法。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练一练:一个金鱼缸装着8L的水,把一条鲫鱼放进金鱼缸内水上升到12L,这条鲫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举一反三,拓展应用
①用水槽测量墨水瓶的体积
师:小明遇到问题了,他想用一个长方体水槽,测出这个墨水瓶的体积,你能帮帮他吗?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从里面量出长方体水槽的底面的长、宽,然后量出两次水面的高。
师:为了操作方便,我们可以忽略水槽的厚度,量出需要的数据,请小组再次合作,动手用水槽测量墨水瓶的体积。
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实验的过程和测量的数据,再次体验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过程。
小结:先计算出放入墨水瓶前和放入墨水瓶后水的体积,然后二者相减的差,就是墨水瓶的体积;也可以求出放入墨水瓶前和放入墨水瓶后水面高的差,然后用水的底面积乘高的差,求出的就是墨水瓶的体积。
②拓展延伸
师:生活中可不只有墨水瓶这一种不规则图形,还有其他很多很多,老师相信你一样可以求出它们的体积。
师:我们可以用排水法测量乒乓球的体积吗?为什么?
(可以用手指压乒乓球测量)
师:那冰块还可以吗?当条件变化时,并不是所有不规则物体都适用排水法。
经常我们用到的还有:排沙法。
3.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石块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
4.课堂总结
师:谈谈你的收获吧!
(三)课时作业
1、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玻璃水缸中,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