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级部工作总结:虽有欠缺不遗憾,齐心协力战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虽有欠缺不遗憾,齐心协力战高三
-------高三级部工作总结
高三一年在忙忙碌碌中匆匆离去,回首高三一年的工作,有拼搏的汗水,也有激动的泪水,有艰辛的苦涩,也有收获的甘甜。
全体高三教师齐心协力、奋力拼搏,保障了高三的正常教学秩序,高三工作顺利结束。
总结高三,有失有得,虽有欠缺但不遗憾。
现把高三工作总结如下:
一、比较好的做法
1. 提前筹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016年暑假,我们就提前把整个学期的工作安排好,包括到哪个时间节点具体完成哪些教学内容,什么时间测试等等。
当然,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及时跟踪训练等等。
2. 学生常规管理不放松
高三学生往往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部分后进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班级的负面影响较大。
加强常规管理,使优秀学生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对后进生和边缘生,根据我校实际,一方面,在教学上降低重心,让后进学生学有所获;另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常规管理,让他们能够静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3.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师生和谐是抓好教学的前提。
本届高三,从高一开始,教师和学生之间就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喜欢老师,愿听老师的话,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4. 抓好班主任和备课组长两个群体
班主任和备课组长是学校中的两个关键群体,因为本级部班级少,5个班主任都非常认真负责,有事情很容易沟通;备课组长素质都很过硬,都非常高效地按照级部工作配档表的安排执行。
5. 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
平时的教学工作,只要提前筹划好,什么人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并且按部就班去干,师生就会形成习惯,习惯就会成自然。
所以,第二学期,虽然我在最关键的一、二模期间几次因公外出学习,但丝毫不影响各项教学工作。
6. 执行周考、月考制度,提早进入周考模式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检测复习效果,高三提早进入周考模式,并且考试安排在一天完成,第二天接着讲评完毕。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试期间学生拖沓,养成学生高效、快节奏的习惯。
7. 提前进入综合学科训练
综合学科得分偏低,各科时间分配不合理等,综合学科的学习历来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为了尽可能提高学生综合学科的答题能力,我们从10月份就开始每月一次综合测试,使学生能及早适应综合科目的考试。
8. 教师考后反思做得比较好
每次大型考试过后,学校要召开质量分析会,要求老师写出对前一段工作的书面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成绩分析、前一阶段工作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下一步改进的措施,这些工作都促使老师们不断反思,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9. 落实好题和错题整理
要求学生建立好题和错题本,定期有专门老师检查记录,我们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检查记录,负责此项工作的杨梦竹老师还给每位学生写上批语,或批评、或鼓励;并且后续工作做得特别好,对于完成不好的同学一是谈话诫勉,二是限期补上,三是下一次一定再检查该同学。
10. 落实研究高考制度
研究高考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衡量。
老师们在这几个时间节点都按时完成了任务。
落实高考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时间节点:
(1)各科高考应试大纲。
以学科为单位,梳理高考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题型,归纳解决这些题型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陷阱。
2月20号之前完成。
(2)三年高考高频考点。
以学科为单位,研究三年高考考点,罗列归纳主要考点、考试年份、考试分值、权重分布等,为师生迎考复习提供依据。
2月20号之前完成。
(3)学科系列知识清单。
以学科为单位,总结梳理知识与方法清单,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复习使用,作为学生记忆验收的一个蓝本。
4月20号之前完成,负责人:备课组长、级部
(4)易错易混问题梳理。
以学科为单位,全面梳理训练和考试中的易错易混问题,并下发每一个学生.分三段进行,第一段为2月20日前完成,主要针对第一轮复习问题进行梳理,对准一模考试;第二段为4月20日前完成,主要针对第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准二模考试;第三段为5月20日前完成,主要针对一、二、三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准学生自主复习(作为一个重要素材)。
11. 关注细节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
本届高三,在细节上做得比较到位。
(1)零碎时间的利用
按照学校作息时间,在早饭后和晚饭后空闲时间比较长,学生往往浪费掉这段时间,因此,在早饭后加上听力,晚饭后开始是每日一题,后来把晚自习提前,在这些具体的时间有具体的任务,都有效地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
(2)考试常规的训练
面对高考,任何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
如:在二模后,我们每次测试都是用标准答题纸进行训练,并且针对今年高考的变化,让学生自己贴条形码等等。
12. 目标管理效果比较好
在学期初,学校把高考指标分解到各个班级,各个班级根据每次测试结果,有重点、有目标地做好边缘生的推进工作,加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存在的问题
1. 宿舍管理跟不上
宿舍是最能体现学生习性的场所,学校的宿舍管理确实需要加强,如手机的使用等屡禁不绝,不能很好地保障学生的睡眠等等,避免出现14+10=0现象的产生。
2. 励志教育不够
高三是一个磨练人意志的过程。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感到疲惫、迷茫等等,这就需要通过班会或其他活动不断给学生注入活力和动力,让学生鼓足备考的信心。
但在高三,活动相对较少,班会少且形式单一,没有较好的常规励志活动,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家校联合做得不到位
到了高三,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都很焦急,我们应该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工作,充分利用部分懂教育的家长作用,和学校共同做好高三备考工作。
但现在,因为种种原因,家长作用发挥不够,应该说是一项损失。
4. 边缘生推进不理想
虽然学校下大力气推进边缘生的教学,但是因为边缘生的补课影响作业和复习巩固,效果并不理想。
5. 集体会诊制度没能很好地执行
对于一部分重点学生,如优生和边缘生,任课老师之间应该集体会诊,更好地沟通协调,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但是,级部组织得比较少,落实地不够好。
6. 需要进一步充分利用班集体的力量
同伴的影响是巨大的,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甚至超过家长和老师。
部分边缘生因为学业困难,有自暴自弃现象。
若充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让优秀的学生不断引领这部分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的温暖,可能学生的成绩提高会更快。
7. 工作落实需要进一步细致到位
在教学中,有时一些工作的设想不错,但更重要的是落实,工作不落实,一切都等于零。
因为我在负责级部工作的同时,还是班主任,上数学课,精力有限;加之自己初次负责级部管理工作,有时工作放不开手脚,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
8. 量化奖励等措施应该及早完善明确
因为我们学校是新学校,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9.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
现在各学校都非常重视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但因为生源等因素,本届高三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基础和可借鉴的经验,没有专人负责,一切都是摸索着干,所以突破不够。
10. 教学服务人员太少
高三虽然规模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事情并不少。
因为级部无教学服务人员,教学管理只有我一人,明显精力不够,导致落实打折扣。
三、对新高三工作的建议
1. 提早谋划
提前做好高三的工作配档表,做到全体师生心中有数,复习备考有条不紊进行。
即使执行时工作有变动,只是稍作调整即可。
2. 抓好常态励志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
要使励志成为常态,这就需要级部对班级工作有统一要求,如什么时间开班会、如何跑操等等都有明确细致的安排。
3. 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根据我校实际,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关注全体学生,关注他们到底学到了多少,而不是老师讲了多少。
4. 提高练习和检测的质量
练习和检测是高三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根据双向细目表命题;教师必须认真批改练习和测试题,真正做到了解学生,做好讲评和及时跟踪训练。
5.做好高考的研究
不研究好高考,复习就没有方向。
要使老师研究高考,必须有得力措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者凭自觉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必须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措施。
6.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
提前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参与到本项工作。
对于实力不是很强的学生,自主招生尽量报考地域相对偏远的学校,综合评价招生尽量不报山财、山大、石油大学等热门学校,以争取顺利通过初审。
当然,要想顺利通过这些考试,应该参加夏令营等必要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