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
目的:为假性血小板减少(pseudo thrombocytopenia,PTCP)探索几种可靠的检测或验证血小板数量的方法,为实验室工作提供依据。

探讨假性血小板(PLT)减少的原因。

方法:对血小板计数与临床症状明显不符的1例PLT减少患者,采集静脉血分别用EDTA-K2、枸橼酸钠抗凝后进行PLT计数,并做末梢血直接涂片及不同抗凝剂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镜检。

结果:枸橼酸钠抗凝血PLT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与用EDTA-K2抗凝外周血多次PLT计数结果有明显差异。

瑞氏染色镜检显示:末梢血直接涂片、EDTA-K2抗凝血涂片有聚集的血小板出现,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血小板散在均匀分布。

结论:日常工作中,对于不明原因的PLT计数减低,与临床严重不符的应改用其他检测方法复查,避免误诊。

标签:假性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抗凝剂
假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某些原因使仪器测定结果低于血小板实际数量,如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即血小板聚集时,会导致仪器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偏低。

我院发现1例,就此作分析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

因偏头疼半月来我院就诊。

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11.40×109/L,血红蛋白153g/L,血小板:17×109/L,因单纯血小板异常,重复多次,血小板结果变化不大,但为慎重随即收住院进一步观察。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无血液病史,肝脾不大,无出血倾向。

复查抗凝及纤溶功能正常,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抗原、抗体均阴性。

颅脑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巨核细胞数量、分类正常,血小板成簇可见。

1.2 材料
清洁干燥无尘无油脂载玻片75mm×25mm,厚度1.2mm;瑞氏染色液(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XE-2100(日本Sysmex公司);光学显微镜CX41(日本Olympus公司);EDTA-K2抗凝管、枸橼酸钠抗凝管(BD公司)。

1.3 方法
1.3.1 常规人工推片制备血膜涂片,经瑞士-姬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聚集情况。

血小板单个散在分布视为血小板聚集阴性,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粘连呈现成簇或成团现象,视为血小板聚集阳性。

做患者末梢血直接涂片及不同抗凝剂抗凝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分布情况。

1.3.2 用SYS-XE2100血液分析仪对患者EDTA-K2、枸橼酸钠抗凝外周血分别进行10min、1h及2h检测,每份标本在同一时段测试3次,取平均值。

2 结果
2.1 瑞氏染色镜检显示
末梢血直接涂片、EDTA-K2抗凝血涂片有聚集的血小板出现,枸橼酸钠抗凝血涂片血小板散在均匀分布。

2.2 EDTA-K2抗凝法和枸橼酸钠抗凝法的实验结果
枸橼酸钠抗凝血PLT计数结果在正常范围内,与用EDTA-K2抗凝外周血多次PLT计数结果有明显差异,见表1、表2。

3 讨论
本例患者由于偏头痛来院就诊,查体示血小板减少,后多次EDTA-K2抗凝血复查提示血小板减少,经枸橼酸钠抗凝血细胞计数仪和人工计数复查血小板正常,外周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显示涂片血小板有聚集成堆现象。

假性血小板减少(PTCP)是指由于体内、外不同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而不能真实反映体内血小板数量的一种现象,其中抗凝剂EDTA引起的PTCP较常见,称为EDTA依赖性PTCP(EDTA-dependent pseudo thrombocy topenia,EDTA-PTCP),是指在体外EDTA抗凝全血中,由于EDTA诱导血小板膜表面隐蔽抗原的暴露或者对抗原的修饰,导致血浆中预存的循环自身抗血小板抗体与之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出现血小板聚集而使血细胞分析仪不能正确计数,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的一种现象[1]。

EDTA-PTCP发生率较低,常被忽视,造成误诊误治。

EDTA-PTCP的发生导致血小板凝集成团,而且这种凝集物,不能被溶血素破坏,同样也会使白细胞数增高[2]。

本例患者用EDTA-K2抗凝外周血多次计数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减少,EDTA-K2抗凝外周血涂片示血小板聚集成片,改用枸橼酸钠抗凝进行血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比用EDTA-K2抗凝外周血减少,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涂片染色镜检,血小板散在分布。

对于EDTA-PTCP的样本,EDTA是不适于检测PLT 的,大部分的观点是改用枸橼酸钠抗凝样本排除血小板聚集的影响而得到大致准确的PLT计数,但有报道EDTA-PTCP用枸橼酸钠抗凝后,有72%的病例还是有聚集[3]。

比较表中各时段的PLT,可见本试验对同一抗凝剂在不同时间的检测,EDTA-PTCP样本在两种抗凝剂里的PLT都有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与报道一致[4]。

通过近期我院出现的1例病例,本人认为应足以引起同行重视,对于单纯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应结合患者的病情、体征、血凝分析等实验资料综合分析,若怀疑假性血小板减少,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予以排除并纠正:①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代替EDTA-K2抗凝剂进行血小板检测,可以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②采用最普通的人工计数,以许汝和稀释液稀释末梢血,显微镜下计数,此方法虽然有一定误差,但不失为排除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最为直接的方法之一。

③做末梢血直接涂片及不同抗凝剂抗凝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经瑞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的分布情况。

作为检验人员,发现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目前状况,及时复检,尽量避免因实验误差导致误诊。

参考文献
[1]ZandeckiM,GenevieveF,GerardJ,etal.Spurious countsand spurious result sonhaematology analy sersare view.PartIplatelets[J].Int J Lab Hematol,2007,29(1):4-20.
[2]熊祝嘉,岳志刚,吴秀茹,等.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1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728.
[3]邝妙欢,刘晓华,钟义富,等.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的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224-1228.
[4]周淑芬,刘树业,丁贤.134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的分析[J].天津医药,2006,8(34):534-5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