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三调考试(校外)语文试卷word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共8页。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一、课内知识反馈(16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与:和②早织而.缕,字而幼孩而:你们
B.①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理:道理②渌.水荡漾清猿啼渌:碧绿
C.①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其:大概②函.梁君臣之首函:匣子
D.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招致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独:难道
2.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A.铿尔,舍瑟而作
B.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C.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D.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3.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③鼓.瑟希,铿尔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六王毕,四海一.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⑦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⑧驼业.种树⑨忧劳可以兴.国
A. ①⑧/②③⑤⑥/④⑨/⑦
B. ①⑧/②/③⑤/④⑨/⑥⑦
C. ①⑧/②/③⑤⑥/④⑨/⑦
D. ①⑧/②/③④⑤/⑨/⑥⑦
4.下列各项中两句文言句式类型不一致的一项是()(2分)
A.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②苟以天下之大
B.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C.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异乎三子者之撰
D.①吾实为之,其又何尤②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
..,暴霜露,斩荆棘
..邪 B.思厥先祖父
C.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衰也
..哉 D.泣下沾襟,何其
6. 下列各项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
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
B. 牢,本是养牲畜的圈,可用来指祭祀用的牲畜。
“太牢”指古代祭祀用猪、牛、羊各一头,“少牢”指祭祀用猪、牛各一头。
C.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从第一部《史记》到最后一部《明
史》,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被称为“正史”。
D. 古代兄弟之间长幼排序时以“伯仲叔季”为次。
“季”是最小的,不管多于或少于四个,“季”
都是最末的。
“伯仲”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积贫积弱的清政府闭关自守,自从被洋枪洋炮打开大门之后,却用土地换取安宁,实属是一
种抱薪救火
....的做法。
B. 登攀者身手矫健、血气方刚、踌躇满志
....,哪管征途上的坎坷曲折、险要陡峻,只要奋然前行,向上攀登心中的憧憬全在那“一览众山小”的峰顶。
C. 近日,孙英杰、艾东梅等曾经的女弟子们纷纷上告田径教练王德显,使得这位奥运金牌教练
陷入了四面楚歌
....的境地。
D. 陶渊明替我们所有中国人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没有剥削压迫,没有勾心斗角
....,人们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8.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弊在赂(luò) 秦尚飨(xiǎng)誓天断发理天下之奇才
B.直栏横槛(jiàn)管弦呕(ōu)哑革灭殆尽智勇困于所溺
C.归取其孥(nú)日削(xiāo)月割鼎珰玉石族秦者秦也
D. 骊(lì)山夫子哂(shēn)之逸豫亡身杳不知其所之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一个人的火树银花
胡天翔
掂起墙根的帆布提包,刘小海刚走三步,裤兜里的手机响了。
将提包放到地上,刘小海摸出手机,食指滑一下屏,贴近耳朵,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
女子说的是普通话,吐字清晰,语
音轻柔,刘小海听来却似五雷轰顶。
挂了电话,刘小海愣愣地站一会儿,慢慢走到床边,一屁
股蹲了下去。
床被压得“吱呀”一声。
腊月二十九,武汉封城了。
刘小海没想到疫情如此严重!
老家回不去了,就在武汉过年吧。
中午,刘小海煮了一桶方便面。
午觉醒来,在手机上刷了一会儿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刘小海急忙去药店买口罩。
药店结账的人排着长队,有人买三
袋板蓝根颗粒,有人买四盒双黄连口服液,有人买五瓶医用酒精,不管有用没用,大家手里都
提着药品。
口罩已涨价了,十个装的两包口罩花了三十元。
出门戴上口罩,刘小海赶到超市。
超市的人更多,刘小海割了六斤肉,提着一袋小米、半兜土豆,两捆葱和蒜苗,排队八分钟才
结了账。
回到出租屋,刘小海先给儿子打电话。
刘小海严厉地教导儿子,要戴口罩,要少出门,儿子“嗯嗯”地应着,听起来并不上心。
每次和儿子联系,刘小海鼻子都会发酸。
儿子没读完高
中就出来打工了,父子俩憋着劲,想着干三四年就可以盖两层小楼,但一场车祸让爷俩梦想落
空了。
前年夏天,骑自行车的刘小海和一辆电动车撞上了。
刘小海尾椎骨粉碎性骨折,对方伤
得也不轻,双方各负其责。
刘小海出院了,攒的钱也花完了。
打了十三年的工,单亲爸爸刘小
海没给儿子盖起两层小楼。
嘱咐过儿子,刘小海又联系老家的大哥。
父亲去世五年了,八十岁的母亲和大哥一起生活。
大哥说村里已经广播了,劝人不要走亲戚。
大哥还告诉刘小海,刘小海因病致贫,乡里把他纳入贫困户,还帮他盖了三间新房,三间堂屋就快上楼板了……
除夕夜里,想起每年父子的春节一聚,想起大哥说的三间快成的新房,刘小海辗转反侧,最后干脆起身浏览新闻。
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让刘小海心潮澎湃。
看到建设火神山医院的新闻,刘小海心里一动:“建筑工地上需要很多焊工,能帮就帮,咱也去出一份力吧。
”
奇了怪了,下了决心,刘小海很快入睡了。
大年初一,刘小海早早就起床了。
吃过饭,刘小海将剩下的肉和蔬菜给了房东大哥,他要去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
到了工程部,刘小海说:“俺是一名电焊工,来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的。
”
大年初二,数百台挖掘机在平垫土地,成千名工人在卸载建材。
忙了一上午,刘小海边吃着盒饭边看护施工定位旗。
一个女子拿着手机朝他走过来。
“录小视频,宣传火神山医院建设的吧。
”刘小海心想。
“师傅,你们很辛苦吧?”
“不辛苦,还可以。
”
“师傅,您是河南人?”
“是的,俺在武汉打工,封城了,回不去,就来这儿当志愿者了。
”
“谢谢,谢谢您!”
刘小海没想到自己在网上火了。
很多人转载他的视频,上百万人为他这个河南人点赞。
晚上下班,刘小海正看自已视频呢,儿子给他打来了电话。
“爹,俺看到你的视频了,很多人夸你呢。
”
儿子是在为自已骄傲呢!刘小海却在电话里叮嘱儿子不要给奶奶说。
刘小海不想让母亲担忧。
“中,你要照顾好自已啊。
”儿子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老家的很多媒体也希望通过视频连线采访刘小海。
刘小海就在工作间隙接通视频,给他们介绍工地的情况。
有个记者问刘小海想对母亲说点什么。
刘小海哽咽了。
刘小海说希望娘好好的,疫情结束就回家好好陪陪她。
刘小海希望母亲看不到视频。
夜晚,工地上的灯亮起来。
上千个工人还在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刘小海扛着焊机来到工作点,刚把焊机电线连好,大哥打来了视频通话。
“小海,俺都看到你的视频了,都说你给咱村人长脸哩。
”大哥笑着说。
“哥,你别给咱娘说啊,她该担心哩。
”刘小海说。
“小海,娘也知道了,娘让俺给你打电话,娘要给你说话哩。
”大哥把手机递给躺在椅子上的娘。
“海儿啊,娘好好的,你别担心娘,你要好好干活。
”刘小海看到了娘的白发。
“海儿啊,你做得对,大家都该出一份力呢。
”娘继续说。
“海儿啊,照顾好自己,娘——娘等着你回家。
”娘流泪了。
“娘——”刘小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他哭了。
挂了电话,刘小海戴上口罩。
左手拿着面罩,右手的焊钳稳稳地夹起焊条,一下二下地触碰着眼前的钢管,瞬间流溢的焊花四处飞散,就像盛开的火树银花。
(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刘小海知道不能回家时的震惊,凸显出了疫情的严重性。
B.刘小海主动给儿子和大哥打电话的相关情节,反映了刘小海一家的生活愿望和困境以及国家扶贫政策惠及他家给予刘小海的希望。
C.因为浏览新闻时为武汉封城的悲壮、国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医生和护士的逆行所感动,刘小海决心到火神山工地当电焊工,不再畏惧疫情。
D.因为小视频,刘小海的家人和村民们都为他自豪。
家人的视频电话说出了家人对他的支持和担心。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入手,描绘了刘小海的震惊,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运用排比手法描写大家买药品的场面,表现了人们面对突发疫情的不安和慌张,突出了疫情的严重,烘托了紧张气氛。
C.小说写刘小海联系大哥的那通电话,既交待了刘小海的家庭状况,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从刘小海得知武汉封城落笔,中间插叙他和儿子外出打工的艰辛及家庭境况,最后写他到火神山医院当志愿者,表现了非常时期中国普通老百姓朴实的家国情怀,以小见大,彰显主题。
11. 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
12. 刘小海在疫情中的选择所体现出的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
少颖悟,风度凝厚。
学问该博,文章典雅,弱冠以词赋中选,为东平行台掌书记。
参政贾居贞一见器重,俾其子受学焉。
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
宋亡,构与李槃同被旨,至杭取三馆图籍、太常天章礼器仪仗,归于京师。
凡所荐拔,皆时之名士。
十三年秋,还,入觐.,迁应奉翰林文字,升修撰。
时丞相阿合马为盗击死,世祖亦悟其奸,复相和礼霍孙,更张庶务,构之谋画居多。
历吏部、礼部郎中,审囚河南,多所平反。
改太常少卿,定亲享太庙仪注。
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
以十一月晦行,期岁终复命。
明年春还,宿卢沟驿,度逾期,祸且不测,谓卜忽木曰:“设有罪,构当以身任之,不以累公也。
”会桑哥死,乃免。
有旨出铨选江西。
入翰林,为侍讲学士。
世祖崩.,构撰谥册。
成宗立,由侍讲为学士,纂修实录,书成,参议中书省
...事。
时南士有陈利便请搜括田赋者,
执政欲从之。
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得不行。
以疾归东平。
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官贷民粟,岁饥而责偿不已,构请输以明年。
武宗即位,以纂修国史,趣召赴阙,拜翰林学士承旨,未几,以疾卒,年六十三。
构历事三朝,练习台阁典故,凡祖宗谥册册文皆所撰定,朝廷每有大议,必咨访焉。
喜荐引寒士,前后省台、翰苑所辟.,无虑数十人,后居清要,皆有名于时。
(选自《元史·王构传》,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B.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
所侵者理而归之
C.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所侵者/理而归之
D.久之/起为济南路总管诸王/从者怙势行州县/民莫敢忤视/构闻诸朝徙之/北境学田为牧地/
所侵者理而归之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觐:古代宾礼之一,源于周代,是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
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为觐”,合称为朝觐。
B.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曰崩;诸侯王死,唐以后也指二品以上官员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禄,士死曰卒,庶民死曰死。
C.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与门下省、尚书省并称“三省”。
其中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D.辟:是汉代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制度,指公府、州郡任用属吏;皇帝征召任用称“征”,二者合称“征辟”。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构学问渊博,文才丰赡。
他从小聪明,文章典雅;受贾居贞器重,被延请成为他儿子的老师;任职翰林院,多有撰写。
B.王构富有谋略,勇于担当。
他对朝廷事务多有谋划;办案能平冤昭雪;出外办事过了期限,他主动担责,最终因此被朝廷免职。
C.王构为人正直,不惧权贵。
执政者想同意搜刮民众的提议,他和何荣祖极力反对;有人倚仗权贵作恶,他挺身而出,有所作为。
D.王构爱惜人才,乐当伯乐。
他是三朝元老,慧眼识才并乐于推荐,所推荐的几十人后来都身居高位,有名于当时。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时遣丞相伯颜伐宋,先下诏让之,命构属草以进,世祖大悦。
(4分)
(2)属桑哥为相,俾与平章卜忽木检核燕南钱谷,而督其逋负。
(4分)
17.对于搜刮百姓的提议,“构与平章何荣祖共言其不可,辨之甚力”。
请结合文意,推测“不可”的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简洁,40个字以内。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19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②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
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
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
1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
由“银花”“戏鼓”“月明”等物象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番腔”“戏鼓”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神鸦社鼓”,都重在表现民众麻木不仁。
D.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19.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说明理由。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9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精神的句子是:“,?”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3)苏洵在《六国论》中评论六国灭亡的历史,指出了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的一句是“”。
(4)苏洵《六国论》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5)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的结论是“,。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
眼下万亩水稻田正值一年中最丰饶的季节,无边的稻浪翻滚起伏,充满自然的律动。
一位白发老人站在田头,在田埂边走来走去,轻轻抚弄着稻穗,细细端详,他告诉我们,早年收稻,
都要举行隆重的开镰仪式,那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开镰前夜,月华如水,在秋虫的鸣叫中,家家传来磨刀声。
“唰唰唰”的磨刀声,正与秋声合辙,为每家每户的小院平添了几分喜庆。
开镰第一日,碧空如洗,秋阳高照,在金色的稻田里,村子里几十个精壮汉子,手持镰刀依次排开。
一声锣响,“开镰了”!汉子们挥舞银镰,镰刀起处,成片成片的水稻应声倒地,而后农人们又开始了另外的作业,将收割的水稻一一捆扎,井然有序地搬运到晒场,均匀摊开晾晒,风干后等待脱粒。
开镰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也是一年里最醉人的时刻。
正是夕阳映照的下午,流连在田头,原本金黄的稻田被余辉染得愈加耀眼,熠熠生辉,这该是今秋最切题也最醉人的“魔幻一刻”。
看到有人从市区远道驾车而来,他们为观美景,携相机手机纷纷跳下车来,奔向金色的田野:有人以金色的稻海为背景,举着剪刀手,迫不及待地留下自己的风采;有人亲吻着稻穗拍照;有人高举相机指向稻田中行驶的收割机……
21.下面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
B. 人们不会忘记,山东大葱、辽宁白菜、陕西苹果、内蒙古土豆……“搬家式”支援,武汉需要什么就给什么。
C. “我,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不,我全知道了。
”
D. 连续战斗数十天,每天都忙到深夜的河北省柏乡县城阳村村干部李增运,突发疾病,不幸离世……
22. 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4分)
23.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可以改写成:“原本金黄的稻田如金子一般,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
亮。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4. 下面是一则某校举办艺术节的通知,其中有四处错误(包括格式、标点),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
改。
(4分)
通知
①各班团支部:
②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彰显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风貌,③校团委将于2020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举行本校第五届艺术节。
④本次活动以“激扬青春,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⑤同学们准备的节目,可以是唱歌、书法、绘画,⑥也可以是武术表演、美文诵读、艺术剪纸等(中英日语皆可)。
⑦活动初选节目时间为12月10日,每班准备一个节目参加初选。
⑧凡被选定的节目直接参加艺术节表演。
⑨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登台表演,展现才艺,同时也希望全体师生对我们的艺术节活动提出美芹之献。
校园委
2020年10月26日2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简洁流畅,不超过85个字。
(5分)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世
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
遗址真实地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的发展程度,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符合世界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
五、写作。
(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材料一: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
材料二: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权”等等。
到了今天,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一半95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
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材料三:大家都有梦想,但是理想要高雅一点,要向前看,不要专门向钱看。
现在有些年轻人有不太好的倾向,理想是赚大钱,当然可以赚钱,但要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
袁隆平还表示,他“最担忧”的是“年轻人不搞农业”。
李兰娟院士也专门提到:“希望疫情结束后,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留给保家卫祖国的军警战士,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演艺明星,演艺明星是强不了国的。
”
——袁隆平院士、李兰娟院士访谈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的发展不只与个人相关,还与社会、国家息息相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班会课上,写一篇发言稿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
参考答案
1.选D A.与:赞同 B。
理:治理渌:清澈 C。
函:用匣子装
2.选B,表示修饰关系。
A。
表示顺承 C。
因果关系 D。
表示假设,如果
3.选C,①⑧是意动,②是对动,对..发誓;③⑤⑥是动化;④⑨是使动;⑦是名状。
4.选C A,都是定语后置句 B.状语后置 C.①被动句②状语后置 D.宾语前置
5.选D,古今义都是是“多么”的意思。
A.成立,古义“成长立业”,今义是“组织、机构
等开始
建立,或理论站得住脚、驳不倒”B.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是“爷爷” C.人事古
义是“人为原因”,今义是“指人世间的事,也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
作”。
6.选B “少牢”指祭祀用猪、羊各一头。
7.选B, 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A. 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C.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D.勾心斗角,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8.选B A、赂lù理--礼 C、削 xuē珰---铛 D、骊(lí)山哂shěn
9.C (“刘小海不再畏惧”,无中生有)
10.A(小说开篇没有心理活动描写。
)
11.①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了刘小海劳作时的专注认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运用比喻,把“瞬间流溢的焊花”比作“盛开的火树银花”,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在寒冷的夜里让人感到明亮温暖。
③照应标题。
通过对刘小海劳作场景的描写照应了文章标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揭示主题。
小说通过刘小海的劳作场景赞美了普通劳动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与担当,以刘小海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在非常时期绽放出如火树银花般的光华,也让我们看到疫情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