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包炎经验良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包炎经验良方
沈丕安等治疗22例狼疮性心包炎,原均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拟治则养阴清热,蠲饮利水,中药基本方为自拟红三方:生地、玄参、生薏仁、虎杖、羊蹄根、忍冬藤、苦参、黄芩各30g,知母9g,麦冬12g;或自拟红一方:生石膏(先煎)、寒水石、滑石、生地、生薏仁各30g,知母9g;并以红三方或红一方为基本方加利水方:葶苈子、桑白皮各30~60g,茯苓、猪苓、泽泻各15g,车前子(包煎)30g。

加减:热甚者重用石膏60g;蛋白尿加六月雪、接骨木、猫爪草各30g;瘀血经闭加益母草、丹参各30g。

日1剂,水煎服,病重者日2剂。

疗程3周~5月不等。

22例中,单纯中药治疗或减激素者12例,激素维持原量者7例,加用或加大激素量者3例。

结果显效15例,进步3例,无效4例,其中1例死于狼疮性肾炎后尿毒症感染;显效中有12例完全吸收。

10例大量积液者有效8例,其中吸收、减少为少量、中量积液者各
2例;6例中量积液者5例吸收,1例减少为少量积液;6例少量积液者吸收4例,无变化及病情恶化各1例。

总有效率81.8%。

沈丕安等从中体会到,狼疮性心包炎并心包积液者;急
性病例常表现为气营两燔,慢性病例表现为阴虚内热;有全身热象者,非甘寒清热不可;中药能有效促使心包积液吸收,如有必要,可维持或加用激素;但激素副作用大,尤其是使血脂升高,诱发或加剧冠脉硬化,进而加重了心脏病变,因而病情一控制,就应减激素直至停用,改为服中药治疗。

姚远林治疗心包积液28例,分为两组:①单纯中药复方组,计11例,全程未抽液,治予温化浊阴,分消饮邪,药用苓桂术甘汤合己椒苈黄丸化裁:茯苓20g,桂枝、白术、防己、葶苈子、椒目各12g,大黄(后下)、泽兰、生姜各15g,红参10g。

7天为1疗程,一般应用3~4个疗程,可用支持疗法。

②穿刺组,计17例,此组织液量多在250ml以上,其中因心包穿刺效不佳再加用中药复方者15例。

结果:单纯复方组11例中5例痊愈,3例显效,2例有效。

1例无效(因原发病为肺癌而死亡);穿刺组17例中,痊愈1例,无效1例(因肺癌死亡);因反跳现象明显改复方治疗15例中,5例痊愈,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因尿毒症死亡)。

单纯中药复方组与复方加穿刺组从药后第7天开始,心率、呼吸、心包积液量以及心电图肢导QRS电压均有显著变化,P<0.01。

穿刺组心包穿刺前后的第3天P<0.01,而到第14天穿刺前后已几乎没有变化P>0.05。

另外还观测到中药治愈和显效的病例主要是结核性心包炎和肺心病并发的心包积液,且中药治疗无反跳现象。

姚远林认为:中药治疗适用于急性渗出性心包炎及积液量多的慢性心包炎,如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心包炎效果较好,而对尿毒症性和癌性心包炎则效差;一旦确诊,应尽早投方;本方显著性疗效多在1周以后,如有明显心脏压塞征,应积极配合心包穿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