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末农民大起义
设计说明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建立秦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希望自己开创的帝业能够相传万世。

然而强大的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很快就走向了灭亡。

本节课的学习意在使学生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2.了解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
重难点:陈胜、吴广起义。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
(一)资源
《史记》(书目)。

(二)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秦朝的建立及秦朝为了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然后讲述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却不过二世而亡,引出问题“谁是灭亡秦朝的真凶”。

通过强烈的前后对比,设置悬念,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查
1.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哪些?
2.陈胜、吴广为什么发动起义?
3.秦朝是何时灭亡的?
三、学习任务一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秦始皇陵的图片,秦始皇用十余载的时间完成了统一大业,创建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然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却不过二世而亡,这是为什么?
教师提问:预习了教材后,你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学习新课,了解并思考本课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任务二
秦的暴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8、59页的内容,小组合作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并举例。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小组合作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回答: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秦朝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北击匈奴及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

教师提问:这么做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教师提问:此外,秦朝的暴政还有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秦朝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一人犯法,亲属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

教师提问:秦朝的刑罚如此残酷与秦朝奉行哪个学派的思想有关?
学生回答:法家思想。

教师提问:秦始皇下令烧毁各国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又将非议朝政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坑杀。

秦始皇此举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统一思想。

教师提问:你认为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会禁锢人们的思想,引发人们的不满。

另外,诸子百家的书籍被烧毁,摧毁了文化典籍,不利于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教师提问: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

继位的秦二世又是如向统治全国的?
学生回答:秦二世对民众的压迫更为残酷。

他恣意挥霍,穷奢极欲,继续营建庞大的工程,征调民力屯卫咸阳,还向郡县加征粮饷,赋役愈加沉重,使民众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教师总结:“天下苦秦久矣!”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之下,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导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合作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陈胜、吴广起义
教师过渡:秦的暴政使民众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陈胜和吴广为什么率先发动起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9页的内容,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回答:直接原因是他们在被征发去戍守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

教师提问:在当时,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置呢?
学生回答:被处死。

教师提问:如果没有这场大雨,这次起义是不是就不会爆发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

因为这次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教师提问:哪个同学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向我们介绍一下陈胜、吴广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59、60页的正文部分、材料研读及图片。

学生回答:
(1)爆发时间:公元前209年。

(2)地点:大泽乡。

(3)领导人:陈胜、吴广。

(4)原因。

①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②直接原因:在当时,戍守误期要被处死。

(5)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农民及六国贵族纷纷
起兵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在秦军的强大攻势
下,起义军最终失败。

(7)结果:起义失败。

(8)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教师提问: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失败了?
学生回答:起义军未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作战实力有限,内部也存在矛盾,缺乏后援。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这次起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史记·陈涉世家》
学生回答: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其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分析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

秦朝的灭亡
教师提问: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哪支队伍最终灭亡了秦朝?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61页的内容,思考作答。

学生回答: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被迫出城向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投降,秦朝灭亡。

教师提问:项羽领导的队伍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学生回答:项羽领导的队伍成为反秦的强大武装。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为刘邦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创造了机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1页的“相关史事”,了解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相关史事”,了解相关故事。

教师总结:公元前207年,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直接原因是秦末农民起义的打击。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统治者应该关心百姓,爱惜民力。

教师总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设计意图】通过对秦朝速亡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道理的理解。

七、过程性评价
《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生主要学习了三部分内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

三部分内容之间是因果关系,即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本原因,而秦末农民起义又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这启示我们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九、布置作业
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活动题,并标明所考查的知识点。

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课时练习。

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