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内蒙古开鲁县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3 通过神经系统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说课稿
一说设计思想
布鲁纳曾在《教育过程》中指出:“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像技能;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而不是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教学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还要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


构建主义将学生看做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对知识的理解。

没有任何两个人的知识构建完全相同,因此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合作,实践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

二说教学分析
教材地位:本节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调节”作为最早发现的稳态调节机制,在必修三知识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编者将其放在本章开始,为构建“个体水平的稳态调节”这个核心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节与第一章“稳态”相照应,又为后续的“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起铺垫作用,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分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共五部分内容,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前三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部分内容,关于反射弧的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因此需要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而不再详细讲授。

后两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较抽象,不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离子的水平认知较难,因此将其列为本节难点之一。

学情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间的传递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进行有效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纪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反射弧的五部分构成
(2)说明兴奋产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膜电位变化
(3)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4)阐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5)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
能力目标
(1)因为神经电位太小,难以测出电位,而选择乌贼巨大神经纤维取得成功的案例,初步培养学生对实验材料筛选的能力;
(2)学生对“反射弧损伤”,“有机磷农药的危害”等资料的分析中,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生物电发现简史”中,学生了解生物电的客观存在,形成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解决措施:小组探究,归纳总结,构建网络。

难点: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

解决措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形象到抽象,并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进行有效突破。

五说设计思路
关于反射弧的知识在初中教材中已有详细介绍,因此需要引导,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而不再详细讲授。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较抽象,不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特别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离子的水平认知较难,因此教师在这方面要多做指导、启发。

六、说教学策略及手段
策略:充分利用教材,将经典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并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来学习本课内容;授课时要注意不应让学生的兴趣过多停留在感性层面上,而应努力将学生引入对问题的理性思考。

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七、说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八、说教学过程
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主要是通
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环节
如果某人缩手
部分?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间的关系是什么?

触间隙
六、
作业
突触传
设计
----
--阅
读科
技短
文,
思考
问题
多媒
体展
示:科技短文《有机磷农药的危害》
有机磷农药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虫剂,广泛用于农林业。

若蔬菜水果中有机磷残留量过多,进入机体后,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
问题:
(1)神经系统中,有机磷农药影响的结构名称?(突触)
(2)此结构中兴奋是以何种形式传递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有机磷中毒的现象是什么?(肌肉震颤不止还是不能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