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作者:许树宁等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9期
摘要在甘蔗田间设高、中、低3个不同施肥量处理,以空白不施肥为对照,探讨施肥与不施肥及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25%复合肥2 025~3 825 kg/hm2的范围内,以施肥量最高3 825 kg/hm2的处理产蔗量最高,较施2 025 kg/hm2的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与施2 925 kg/hm2的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

以施肥量最低的处理平均蔗糖分最高,较施肥量最高的处理蔗糖分增长极显著,与施肥量中等的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蔗糖分差异不显著。

公顷产蔗量、纯收入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长;而平均甘蔗蔗糖分、投入产出比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

关键词甘蔗;施肥量;产量;蔗糖分;影响
中图分类号 S147.5;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009-02
目前,广西全区甘蔗种植面积已逾超100万hm2,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2%,蔗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是全国最大的产糖中心和原料蔗生产基地[1-5]。

蔗糖业成为广西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广西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甘蔗产量的丰歉和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蔗农的收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6]。

农谚道:“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7-8]。

甘蔗是生长量大的C4作物,一生所需的大量矿质营养元素数量比较大,据测定:产1 t原料蔗约吸收氮(N)1.0~1.2 kg,吸收磷(P2O5)0.6~0.8 kg,吸收钾(K2O)1.6~2.0 kg,由此可见,甘蔗生产要想夺取高产,肥料投入是关键[7,9]。

但甘蔗施肥也不是越多越好,盲目过多施用,既浪费肥料又增加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

因此,应科学、合理地施肥[8-9]。

本试验以甘蔗专用复合肥为供试肥料,根据不同产量目标并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设计高、中、低3个不同的施肥量处理,同时设不施肥(空白)作对照,探讨施肥与不施肥,及不同施肥量处理对甘蔗生长、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为甘蔗生产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在广西甘蔗研究所甘蔗试验场内进行。

试验地为旱田,黄壤土,质地稍黏,前作为甘蔗,排灌条件良好;土壤含全氮0.130%、全磷0.082%、全钾1.648%、速效氮73 mg/kg、速效磷33.2 mg/kg、速效钾71.0 mg/kg、有机质18.7 g/kg,pH值6.59。

供试肥料为丰岭牌甘蔗专用25%复合肥(13-5-7);供试蔗种是新台糖22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高、中、低3个施肥量处理,分别为:施用25%复合肥3 825 kg/hm2(高),其中基肥施1 275 kg/hm2,攻蘖肥施975 kg/hm2,攻茎肥施1 575 kg/hm2(A);施用25%复合肥2 925 kg/hm2(中),其中基肥施975 kg/hm2,攻蘖肥施750 kg/hm2,攻茎肥施1 200 kg/hm2(B);施25%复合肥2 025 kg/hm2(低),其中基肥施675 kg/hm2,攻蘖肥施525 kg/hm2,攻茎肥施825 kg/hm2(C);以不施任何肥料作空白对照(CK)。

试验区行长8 m,行距1.15 m,4行区,每小区面积36.8 m2。

4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随机排列,小区四周设有保护行。

1.3 试验实施
蔗种砍成双芽段,经消毒后于2007年2月8日播种,播种量为11.25万个芽/hm2。

试验地田间管理一致,播种盖土淋水后全部盖地膜,4月上旬揭膜,5月中旬施攻蘖肥后中培土,6月中旬施攻茎肥后大培土,2008年3月7—8日收获。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甘蔗生长前期调查出苗率、分蘖率,每隔10 d查1次;生长中期调查株高长速,7—10月每月查1次;成熟期检测蔗糖分,11月至翌年1月每月查1次;11月进行理论测产,收获期验收小区产量。

试验数据按照南京农学院主编的(1979)《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出苗与分蘖的影响
甘蔗出苗及分蘖调查情况见表1。

由表1可知,出苗率各处理较接近,最高的是处理C,最低的是处理A,幅度在68.2%~71.9%,有微弱的随施肥量的增加出苗率有所降低的趋势,差异不明显。

分蘖率以处理A最高,且达到最高分蘖的时间也比其他3个处理早10 d(1个调查周期)。

分蘖率高低排序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与CK相比,处理A、处理B、处理C的分蘖率分别增加79.3、45.6、35.5个百分点。

说明分蘖率的高低与施肥量的多少成正相关。

2.2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伸长期株高长速的影响
甘蔗伸长期株高长速调查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6月底株高以处理B最高,处理A其次,处理C再次,CK最低;7月株高增长量,仍以处理B最多,其次为处理A、处理C,CK 仍是最少;8—11月株高增长快慢的排次均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最后(11月)的株高以及7—11月株高总增量均遵循处理A>处理B>处理C>CK这一排次规律,即株高生长速度和生长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长。

2.3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性状与蔗茎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产量性状调查和蔗茎产量验收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构成甘蔗产量三要素的茎长、茎径和有效茎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长,其排序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

蔗茎产量高低的排次也是如此,处理A最高,处理B其次,处理C再次,CK最低。

与CK比,处理A、处理B、处理C这3个施肥处理分别增产48.17%、42.91%、37.33%。

新复极差测验(LSR 法)表明:处理A、处理B、处理C等3个处理与CK及处理A与处理C的产量差异均达到1%的显著水平,处理A与处理B、处理B与处理C的产量差异不显著。

2.4 不同施肥量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
甘蔗蔗糖分检测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11月、12月、1月的甘蔗蔗糖分以及平均蔗糖分均以处理C最高,处理B其次,CK再次,处理A最低。

新复极差测验结果:处理C与处理A的蔗糖分差异达到1%显著性水平,与处理B和CK的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处理B和CK与处理A的蔗糖分差异达5%显著性水平。

除CK外,蔗糖分的高低与施肥量呈负相关。

按照广西甘蔗糖分积累的规律,1月的蔗糖分应高于11月和12月,而本试验各处理1月蔗糖分均低于12月,个别处理还低于11月,这可能与当时的气候环境有关,即1月的降雨量较11月、12月多所致[10-11]。

公顷含糖量(甘蔗蔗糖分×蔗茎产量)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处理B>处理A>处理C>CK。

新复极差测验得:处理A、处理B、处理C这3个施肥处理间公顷含糖量差异不显著,与CK的含糖量差异都达到1%的显著水平。

2.5 不同施肥量投入产出比与农业纯收入
按当时原料蔗收购价275元/t;肥料(复合肥)市场价1 200元/t;其他成本:机耕费960(1 920÷2)元/hm2,种苗费1 650(4 125×0.8÷2)元,农药495元/hm2,用品、用具1 020元/hm2,田间种、管、收人工费7 500元/hm2计,各处理甘蔗投入产出比及农业纯收入见表5。

由表5可知,3个施肥处理以处理C的肥料投入产出比最高,处理B其次,处理A最低,分别为1.00∶13.39、1.00∶9.64和1.00∶7.65,投入产出比是随肥料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农业纯收入高低排次为处理A>处理B>处理C>CK,与肥料投入量呈正相关,处理A、处理B、处理C农业纯收入分别较CK增长56.52%、55.16%、53.17%。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施25%复合肥3 825 kg/hm2的处理施肥量最高,由于基肥施用量较其他处理多,甘蔗萌芽出苗受些影响,表现略差;分蘖率最高,伸长期株高生长速度较快,从而使最后构成产量三要素的株高、茎径和有效茎都表现为最优;蔗茎产量最高,较施肥2 025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增产极显著,与施肥2 925 kg/hm2处理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平均蔗糖分和投入产出比不如施肥2 925 kg/hm2处理、施肥2 025 kg/hm2处理;由于产量较高,因此公顷纯收入仍为最好。

施25%复合肥2 925 kg/hm2的处理施肥量居中,其出苗率稍好于施肥3 825
kg/hm2处理,与施肥2 025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一开始分蘖率、株高生长速
度均处于中间水平,最后株高、茎径和有效茎都居于中间水平;蔗茎产量也是低于施肥3 825 kg/hm2处理而高于施肥2 025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平均蔗糖分、投入产出比和公顷纯收入均处于中间水平;公顷含糖量较高。

施25%复合肥2 025 kg/hm2的处理施肥量最低,出苗率稍好于施肥3 825 kg/hm2处理,与施肥2 925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处理差不多;除不施肥处理外,分蘖率、株高生长速及最后株高、茎径和有效茎都较差;施肥2 025 kg/hm2处理蔗茎产量不如施肥3 825 kg/hm2处理及施肥2 925 kg/hm2处理;平均蔗糖分表现最高,比施肥3 825 kg/hm2处理蔗糖分增加极显著,与施肥2 025 kg/hm2处理和不施肥处理蔗糖分差异不显著;在3个施肥处理中,施肥2 025 kg/hm2处理投入产出比最好,公顷含糖量和公顷纯收入均处于最低。

因此,在施25%复合肥2 025~3 825 kg/hm2的范围内,公顷产蔗量、纯收入是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长,即与施肥量成正相关;而平均甘蔗蔗糖分、投入产出比则相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与施肥量成负相关。

这一结果与白翠云等[12]、谢廷林[13]、周启美[14]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在3个不同施肥量处理中,以施肥量最高3 825 kg/hm2的处理综合性状最好。

4 参考文献
[1] 刘永贤,曾维宾,熊柳梅,等.不同磷肥用量对桂中蔗区甘蔗生长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南方农业科学,2012,43(5):634-636.
[2] 谭冠礼.不同施肥模式和投入水平对甘蔗产量影响及效益分析[J].广西蔗糖,2010(3):18-20.
[3] 陆国盈,将明明,韩世健,等.水磷藕合对甘蔗经济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07-18109,18131.
[4] 韩世健,陆国盈,将明明,等.水磷藕合对甘蔗叶片NPK含量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38-942.
[5] 蒋明明,汤雪莲,秦洪波,等.水磷藕合对甘蔗生理生化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0):1049-1054.
[6] 蒙世欢.广西甘蔗施肥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西农学报,2007,22(5):37-39.
[7] 梁武业,覃宣英,李杏.甘蔗不同施肥量试验报告[J].广西蔗糖,2007(1):24-26.
[8] 张洪昌,赵春山.作物专用肥配方与施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
[9] 覃蔚谦.甘蔗高产栽培[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5-58.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48.
[1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238.
[12] 白翠云,谭树义,李向宏,等.不同施肥量对甘蔗产量的影响[J].海南农业科学,2001(1):5-6,8.
[13] 谢廷林.甘蔗肥料投资试验总结[J].广西蔗糖,2003(4):2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