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3 文化史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四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必修3 文化史历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
版习题精选第九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出现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的根源在于( )
A、先秦儒家思想的影响
B、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顾炎武批评王阳明心学是“清谈之流祸”,读书人“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于导致明朝的灭亡。
对上述顾炎武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心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
B、心学使儒家丧失正统地位
C、心学的流弊是空谈误国
D、心学背离理学的思想原则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现实意义在于( )
A、批判了君主专制制度
B、澄清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C、唤醒了人们的“民权”意识
D、使人们勇于改革时弊,增强社会责任感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
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这反映出( )
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生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C、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
A、“因民之利而利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君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B、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明夷待访录》之《原法》篇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结晶。
他认为:“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
”对此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
A、这里的“法”是指具有现代意义的具体的法律条文
B、该观点颠覆了传统社会中君主和民众的地位和关系
C、集中体现了作者国法家法同构实现治世的大胆设想
D、在他看来天下共治和理想的君主原型只存在于三代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赵轶峰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
①民本和保留君主制未脱“儒家思想理路”
②开现代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③君臣平等有“新见”
④作者对黄宗羲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顾炎武主张“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矣。
”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将其概括为(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
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黄宗羲那里,改变君权过重,由于皇帝胡作非为而“丧天下”的办法,已开始放弃了二程、朱、王专门要求“正人心”和“格君心之非”,而企望通过建立现实制度来得到保障,这可以看做“内圣”之学有了向外的新开拓。
明中叶以来,无论朱学或王学,都有走向现实世界的普遍趋势。
近乎科学的实证之风开始吹起,除学术本身的发展逻辑外,商业都市的高度繁荣,各行各业的分化兴起、众多科学论著的出现等,都表明当时社会结构、时代氛围和意识形态开始有了某种重要的变动,这可能是使理学内部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不但是黄宗羲,还有好些人都有“工商皆本”的观念,与自秦汉以来重农抑商的传思想开始有了离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儒家知识分子群体开始从传统经世的旗帜下走向分化,其派别主要有:试图把经学大义运用到实际政治中去的“通经致用”派;致力于自然科学研究,以科学技术为武器实现富国强兵的“科学技术”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倡导派留学、译西书、设学堂、兴军工、办实业、练军队,以维护伦纪圣道的“中体西用”派;推行君主立宪,并以此为工具进行变法的“维新变法”派。
这一分化,使得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各种思想斗争此起彼伏,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走向与脉络。
——摘编自郭歌《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儒学“新开拓”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经世致用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