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业宣传标语(五篇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养殖业宣传标语(五篇材料)
第一篇:畜牧养殖业宣传标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它不仅利于农村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畜牧养殖业宣传标语,欢迎阅读。
1、优化结构,提质增效,适度规模,标准养殖
2、发展现代畜牧业,促农增收又致富
3、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4、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5、推进标准化养殖,发展现代畜牧业
6、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7、勤检测,重巡查,把好鲜奶质量关
8、推行生猪标准化生产,促进畜牧业上档升级
9、坚定不移把现代畜牧业放在农业农村经济优先发展位置
10、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1、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12、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县乡经济发展
13、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14、强化服务,狠抓发展,打造现代畜牧业强县
15、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16、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助推器
17、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就是发展现代畜牧业
18、加强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9、加强动物卫生监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20、依法实施动物检疫,保障动物产品食用安全。
21、依法落实强制免疫义务,提高动物预防保健水平。
22、完善动物防疫应急预案,加强动物疫情应急管理。
23、严格动物防疫条件,规范动物防疫行为。
24、病死动物不屠宰,病害肉类不买卖。
25、发现疫情快报告,发现违章速举报。
26、培育能手,扶持大户,带动小户,辐射周边,加快发展
27、养在于防,防重于治
28、防疫制度神圣不可侵犯
29、防疫无小事,关键在落实
30、适度规模,标准养殖,奶业发展,质量为先
31、改良奶牛,优奶增效
32、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产业结构要有大调整
33、强化宣传,打造品牌,提高我乡特色产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4、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5、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6、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努力打造“金银花、核桃之乡”
37、抓好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促进威旁经济发展
38、加快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建设
39、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
40、做大做强做亮我乡农业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41、努力构建我乡金银花、核桃两大农产品特色产业布局,为群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42、合理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加快构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
43、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哪,村组道路修建到哪
44、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化,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45、贯彻落实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抢抓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新机遇
46、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稳步长效增收
47、抓住机遇,内外联动,实现特色产业全面发展
48、贯彻落实“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的产业发展要求
49、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50、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第二篇:养殖业宣传标语
养殖业宣传标语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全力推进全县肉羊产业发展
加快肉羊强县建设步伐,率先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走好肉羊产业致富路
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着力推进我县肉羊产业化进程
兴种草扩养畜实施节水农业,调结构抓畜牧改善生态环境
发展养殖树旗帜,调整结构创效益
发展循环农业,促进清洁生产,实现环境友好
大力实行肉羊产业精细化管理,全面推动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关井压田调结构实现节水增收,种草养畜兴牧业直奔小康生活
第三篇:畜牧养殖业生产情况
畜牧养殖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为支撑,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力度,全县畜牧养殖业蓬勃发展。
一、畜牧生产稳步增长
2011年全县完成畜禽存栏生猪6.6172万头、牛3.3896万头、羊1.0982万头、禽33.4100万羽,同比分别增长5%、3%、67%、28%。
完成畜禽出栏生猪4.8378万头、牛0.5255万头、羊0.4649万头、禽25.1680万羽,同比分别增长8.45%、28.26%、42%、33%。
肉类总产量达0.5787万吨,与上年同期比增长37.3%,禽蛋产量达0.0209万吨,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46%。
水产产量达871.27吨,占任务数的100.2%。
2011年畜牧生产总值达10458万元。
二、各种养殖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2007年,我县加快标准化养殖场、优质畜禽基地等建设,猪、羊、禽等养殖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目前我县养殖小区有4个,全县规模养殖场35个。
其中规模养猪场22个,规模养羊场11个,规模养鸡场8个。
山鸡、豪猪、鲟鱼等特种规模养殖场5个。
规模养殖场养殖总量占全县畜禽养殖总量比例快速上升,2011年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0.78
万头分别占全县生猪出栏量的12%%;出栏鸡6.8万羽,分别占全县的27.1%;出栏羊0.980只,占全县的21 %。
三、畜牧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
2007年以来,我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对全县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全县畜牧兽医工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008年6月完成一栋二层楼房700㎡的畜牧兽医大楼的建设,先后为每个股、办、站、所、中心解决了办公电脑。
配置县级兽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398台(套、个),采样、执法监督车3辆。
极大改善了县局机关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
2007年以来,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2007年,台拱镇、排羊乡、台盘乡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实施,为项目乡镇匹配的仪器设备49台(套)和摩托车11辆。
2009年4月,我县又新建了三个乡镇兽医站办公用
房各122.8平方米、改建了两个乡镇兽医站办公用房各120平方米。
全县8个乡镇兽医站配备了摩托、冰箱、冷藏柜、检疫箱耳标识读仪等办公仪器设备。
近两年来,我县畜牧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夯实,为全体畜牧兽医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条件,极大提高了畜牧兽医队伍的工作效率,增强了畜牧兽医队伍对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四)打造强有力的畜牧兽医队伍
2007年,撒销县兽医防疫站,组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理清机构职能,发挥机构职能作用。
2008年,完成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大调整,通过“能者上、庸者下”的方式,调动了整个畜牧兽医队伍的工作热情。
2007年,完成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组建,配齐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增强基层畜牧总攻队伍力量。
同年,恢复了村级动物防疫队伍,重新聘任了50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待遇也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
2008年,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又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使村级动物防疫员由50名增至61名。
第四篇:畜牧养殖业2005年工作计划
2005工作计划
×××年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
“×××”很重要的一年,全市养殖业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重点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动物防疫等工作,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力争全年出栏牲猪×××万头,其中瘦肉型猪占××%,出栏牛×××万头,羊×××万只,出笼家禽4500万羽,出水水产品产量33万吨,名特水产品××万吨,使全市养殖业占大农业经济结构的比重超过53%,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此,要明确目标,统一认识,找准发展的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抓拳头产品,重点加快牲猪产业发展。
1、加速牲猪生产集约化水平提升牲猪是我市养殖业发的拳头产品,丝毫不能放松,要在牲猪出栏重点县市区,引导农户由传统落后的分散养殖向规模经营、统一服务、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大户、规模场、规模小区集中,使出栏×××头以上的大户×××年达×××万余户,从而提高优势区域牲猪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建议政府采取奖励、费用减免、政策倾斜等系列措施,使牲猪生产在数量、品种、品质、饲养方式及投入等方面都能获得较快的发展。
2、加速牲猪生产区域化形成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产业条件,经过规划调整、重点扶持和有序建设,形成以×××为支撑,沿×××国道、×××高速的优质牲猪产业带,对产业带各县(市)区超任务部份予以奖励,使这一区域年出栏生猪占全市的80%以上。
并结合农村沼气开发,在原有和新建养猪专业村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生态养殖示范小区。
3、加速生猪品种改良一是强化对××年省已认证的10个种猪场的管理及进一步升级改造,增加其生产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品改站网点建设,进一步淘汰劣种公、母猪,每个基层乡镇建××个社会化的人工品改站;三是加快新品种的引进。
继续壮大现有的生猪优势品种群,同时做好新品种的引进工作。
4、加速生猪产业化经营要不断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养猪协会和龙头企业,以×××为骨干,以大户养殖为基础推广
“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园区+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组织外销运输队,拓展销售渠道,实现产、加、销紧密衔接,产生生猪养殖的最大效益。
5、加速生猪安全生产体系建设要保证生猪生产健康发展,首先应继续抓住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不放松,认真执行动物防疫各项法律法规,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正常开展工作。
其次要严管市场,加大对饲料生产的监控和查处力度。
各县(市)区饲料监管班子要尽快到位,履行职责,配置必备的检测设备,从养殖的源头环节使猪肉消费朝安全化、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真正使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二、抓结构调整,重点加快草食牲畜发展。
1、加快基地县市区的发展要继续推进“双百万工程”,×××五个基地县市区今年要发展存栏羊1万只、存栏牛×××头以上的规模大户超过500户。
全市今年要新建一批肉牛繁育小区。
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我市建成全国的草食动物发展示范区。
2、加大品改力度继续巩固冷配站建设,全面实施牛羊冷配繁育,扶持与管理好全市×××个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站,牛冷配要达到5万胎次以上,用3-5年的时间使我市牛冷配达到30万头次,肉牛的良种率达到70%。
3、加快推进产业化服务积极推广人工种草、秸杆氨化等先进实用技术,提高草食动物集约化饲养水平。
×××年全市种植饲草面积要达到10万亩以上,秸杆氨化×××万吨。
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此带动基地县市区和全市种草养畜产业的快速发展。
重点培植以加华牛业为龙头的产业服务,形成种、养、加、销一条龙的业态格局。
三、抓水产开发,重点加快名特水产发展。
1、着力抓好规模生产重点发展以云溪、×××、华容为主的河蟹产业,以临湘、×××为主的珍珠产业,××年河蟹的放养面积要达到×××万亩,湘云鲫(鲤)的放养面积要达到×××万亩,珍珠养殖面积要达到10万亩,网箱养鳝要达到×××万口网箱。
经过3-5年的努力使
名特优水产品的产量占渔业总产量的50%。
2、狠抓优质水产苗种工程要严格苗种场管理,搞好科技示范,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提高水产养殖科技含量,提升水产养殖品味和效益。
×××年重点抓好以×××为龙头的市县名特水产种苗场建设,逐步更新四大家鱼亲本,使全市优质水产苗种产量达×××亿尾(只)以上,并加强地方稀有鱼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3、积极争创品牌,促进招商引资通过创名牌、打品牌,提高水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带动整个名特水产品的发展,实现水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借助招商引资发挥水产业潜在条件和优势,加快大中型湖泊、小Ⅰ型、小Ⅱ型水库的名特水产开发。
在去年水产招商引资搞得比较好的基础上,今年乃至以后一段时间还要加大力度,借资开发,加快发展。
 
第五篇:畜牧养殖业会计科目设置(DOC)
一、畜牧养殖业会计科目设置
在对畜牧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时,可以结合其生产过程进行账户设计,以完整反映其生产经营过程。
(一)农作物生长过程
畜牧养殖业为了减少饲料外购成本,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玉米、小麦。
为核算自行栽培的玉米、小麦等在收获前发生的种子费、农药、化肥、人工等费用,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科目。
小麦、玉米收获后或收获前直接作为养牛饲料,如秸秆作养牛饲料,在“原材料”科目中核算,按玉米、小麦等设置明细账。
若收获后直接对外出售,在“农产品”科目中核算。
(二)饲料加工过程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耗用黄豆、玉米、小麦等及发生的人工费等,设置“生产成本”账户。
为核算饲料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仓房、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劳保费、修理费、水电等间接费,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
(三)育牛生产过程
为核算牛原价,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级科目,按“未成熟”
和“成熟”设两个二级科目,分别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母牛进行明细核算。
为核算成母牛的累计折旧,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
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按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不计提折旧。
为核算育牛过程中消耗的饲料、发生的人工及其他费用,设置“生产成本”账户,按“产畜”设二级账。
在实际育牛过程中,很难分清犊牛、育成牛、青年牛耗用的饲料费、发生的人工费等,因此,发生费用时,先在“生产成本——产畜”中归集,期末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的成本中。
同时,要根据奶牛育龄时间分别进行成本结转,即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成母牛。
为核算奶牛(已进入产奶期)的饲养费用,设置“生产成本——鲜奶”科目。
为核算育牛过程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牛房的折旧费、劳保费、周转材料费、燃料费、修理费等,应设置“制造费用”科目。
期末,按未成熟牛与成熟牛所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等标准在产畜与鲜奶之间进行分配,分别记入其成本。
奶牛产出的牛奶是乳牛业的最终产品,为核算其实际成本,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
为核算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和减值准备计提情况,设置“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两个一级科目,反映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
为核算淘汰的犊牛、育成牛、青年牛等销售实现的收入,应设置“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相应成本的结转应通过“其他业务成本”科目。
为核算淘汰的成母牛销售价款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设置“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二、畜牧养殖业会计核算
[例1]甲企业是以奶牛养殖为主并发展种植业的综合生产基地。
2006年种植40公顷小麦,玉米60公顷,本年发生种子费24600元,其中小麦种子15600元,玉米种子9000元。
共发生人工费240000元,化肥及农药费90000元,浇水灌溉应付账款20000元,小麦、玉米收获后全部加工成饲料。
(1)共同费用的分配率=(240000+90000+20000)/(40+60)=3500(元/公顷)
小麦总成本=15600+40×3500=155600(元)
玉米总成本=9000+60×3500=219000(元)
(2)费用发生时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小麦 155600
——玉米 219000
贷:原材料——小麦种子 15600
——玉米种子 9000
应付职工薪酬 240000
原材料——化肥及农药 90000
应付账款 20000
(3)小麦、玉米收获并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小麦 155600
——玉米 219000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小麦 155600
——玉米 219000
[例2]2007年1月饲料加工车间(榨油车间)领用黄豆82200公斤,单价0.71元,发生的修理费(机物料)175.22元、折旧费433.91元、工资费1470.50元,豆饼、豆油完工入库,成本分别为38680元、20291元。
黄豆加工中可以产出约14%的豆油、86%的豆饼等联产品,在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材料费、人工等共同费用先在“生产成本——饲料”中归集,期末按照系数分配法(如按产出比例确定豆油系数为0.14,豆饼系数为0.86)、实物量分配法、销售收入比例分配法等分配方法
分配联产品成本,从而确定豆油、豆饼的成本。
(1)榨油车间领用黄豆时
借:生产成本——饲料 58362 贷:原材料——黄豆 58362
(2)榨油车间发生修理费、折旧费时
借:制造费用——榨油车间 609.13
贷:原材料——机物料 175.22
累计折旧 433.91
(3)期末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饲料 609.13
贷:制造费用——榨油车间 609.13
(4)豆饼、豆油完工入库时
借:原材料——豆饼 38680
——豆油 20291
贷:生产成本——饲料 58971
[例3]牧场共饲养奶牛95头,其中成年奶牛41头。
2007年1月牛奶总产量为170300千克,繁殖小牛犊19头(市场价300元)。
未成熟牛本月发生饲料费32123.91(其中玉米费16092.09元,精饲料14751.03元,青贮饲料1280.79元),牛奶13003.2元,人工费8571.99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医疗防疫费等费用55692.21元。
成母牛(已进入产奶期)发生的饲养费用如下:饲料145203.59元,人工费16735.84元,以银行存款支付防疫费8069元,奶牛的折旧费为17823.60元。
牛舍、机器设备的折旧费4073.37元,修理费3414.18元,燃料费2983元,劳保费169.10元。
依据牛育龄时间判断,期末有31头育成牛转为青年牛(成本171472.14元),1头青年牛转为成母牛(成本8249.04元)。
(1)未成熟牛发生养牛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产畜 109391.31
贷:原材料——饲料 32123.91
库存商品——鲜奶 13003.2
应付职工薪酬 8571.99
银行存款 55692.21
成母牛属于成熟性生物资产,为饲养成母牛发生的饲料费、人工费、防疫费等费用应停止资本化,不再计入成母牛的成本中,应计入所产鲜奶的成本中。
(2)成母牛发生养牛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鲜奶 187832.03
贷:原材料 145203.59
应付职工薪酬 16735.84
银行存款8069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扣 17823.60
(3)发生育牛间接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10639.65
贷:累计折扣 4073.37
原材料——机物料 3583.28
——燃料 2983
(4)将发生的间接费用在产畜与鲜奶之间进行分配(可以按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进行分配)
间接费用分配率=10639.65÷(32123.91+145203.59)=0.06 应计入产畜的间接费用=32123.91×0.06=1927.44(元)
应计入鲜奶的间接费用=10639.65-1927.44=8712.21(元)
借:生产成本——产畜 1927.44
——鲜奶8712.21
贷:制造费用
10639.65
(5)发生的养牛费用按标准(如重量)在犊牛、育成牛、青年牛之间分配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犊牛)36731.26
——未成熟(育成牛)52353.12
——未成熟(青年牛)24380.3 贷:生产成本——产畜113464.68
(6)按牛育龄时间转群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青年牛)171472.14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育成牛)171472.14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成母牛)8249.04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青年牛)8249.04
(7)自身繁殖小牛犊时,按市场价格确认生产成本,假定全为公牛犊并准备出售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牛犊
5700
贷:生产成本——鲜奶
5700
(8)鲜奶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鲜奶
190844.24
贷:生产成本——鲜奶
190844.24 财政部印发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我部制定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现予印发,于2005年1月1日起在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各农业企业执行。
农业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本办法时,不再执行1993年颁布的《农业企业会计制度》。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
1、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2、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社会性收支
二○○四年四月二十
二日
附件1: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一、总说明
(一)为了统一规范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特点,特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生物资产和农产品》
(以下简称“本办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农业企业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执行本办法。
(三)本办法所称农业活动,指农业企业对将生物资产转化为农产品或其他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的管理。
生物转化,指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生长、蜕化、生
产、繁殖的过程。
(四)本办法所称生物资产,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
生物资产应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
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将收获为农产品或为出售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如玉米和小麦等庄稼、用材林、存栏待售的牲畜、养殖的鱼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消耗性生物资产以外的生物资产,如产畜、役畜、经济林木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进一步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
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收获产品或连续提供劳务(服务)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对于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的主要目的将其划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对于暂时无法区分生产性和消耗性特点的生物资产,企业应作为消耗性生物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待能够明确确定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或消耗性生物资产时,再将生产性生物资产转出,单独进行核
算和管理。
(五)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
企业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核算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增设“生物性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的实际支出。
企业应增设“消耗性林木资产”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实际成本。
暂时难以明确生产性或消耗性特点的林木资产实际成本,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应增设“公益林”科目,核算已郁闭成林公益林的实际成本。
企业应增设“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农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增设“幼畜及育肥畜”科目,核算实行分群核算的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实际成本。
实行分群核算的企业,其幼畜(禽)或育肥畜(禽)的饲养费用,在“农业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
核算。
(六)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指生物资产的收获品,包括种植业产品、畜牧养殖业产品、水产品和林产品。
(七)生物资产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1)因过去交易、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2)该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八)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应当按实际成本入账,实际成本的确定方
法分别为:
1.外购的生物资产,按购买价格、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购买生物资产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自行营造的具有生产性特点的林木,如橡胶树、果树、桑树、茶树和母树林等,按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
自行营造的具有消耗性特点的林木,按郁闭成林前营造林木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实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