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7课 汉字与书法同步练测(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课汉字与书法
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C.颜真卿
D.柳公权
3.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
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4.宋代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形成这一现象的社会背景包括()
①宋代重文,文化发展②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③民族矛盾激化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5.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汉末社会危机激发士人进行深刻反思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③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④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创新提供了条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6.下列关于宋代书法艺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书法艺术呈现多样性
B.呈现多样性的原因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
丰富多样
C.宋代书法注重法度,忽略个性
D.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四大家”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

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

……它(小篆)字体整齐划一,布局紧凑,笔划匀称,明显改变了六国文字那种构造繁杂、难写难认的弱点。

在秦代……由于隶书笔画平正,结构趋于合理,便于书写辨认,因此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并成为全国常用的通行字体。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促使秦朝实行“书同文字”措施的因素有哪些?秦代文字由篆书向隶书的演进反映了文字演变的特点是什么?(20分)
(2)材料二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

(20分)
答案与解析1.C 题干材料体现的意思:统一文字加强了中国
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
成和发展。

2.B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而杜甫是唐朝诗人,
故A项不符合“当时”这一要求;颜真卿、柳公权
都擅长楷书,注重规范法度,而诗句中描绘的书法
家潇洒不羁、作品酣畅淋漓“挥毫落纸如云烟”,
故排除C、D两项。

3.A 秦朝李斯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所用字
体为小篆;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的是草书;正书是
指楷书。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C 民族矛盾激化和君主专制加强对宋代书法艺
术风格影响不大。

5.D 书法艺术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发展到自觉阶段是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定的时代
背景分不开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符
合题意,故应选D项。

6.C 宋代书法的特点是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
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故C项符合
题意。

7.(1)便于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


繁到简。

(2)不认同。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
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
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1)问注意概括材料一内容,促进因素有文
化、政治两个方面;文字演变的特点是日益简化。

(2)问英国学者的论述纯属猜测,当然不能认同;
认识方面,题目已经限定了回答的角度;从秦始皇
“书同文字”的意义和古代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
位两个角度分析,难度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