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余炭
药材名称:
血余炭
拼音名称:
XUEYUTAN
别名:
乱发炭,头发炭(河北),人发炭。

科属:
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

性味:
[性味、归经]苦,平。

归肝、胃经。

功效: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中成药:
共有17种中成药使用血余炭:定喘膏京万红妇良片丹骨生发酊安坤赞育丸万灵五香膏益坤丸玉液金丸舒筋跌打膏五香伤膏等。

应用:
1、出血证。

发乃血之余,故可入血,并以炭入药,故有收涩止血之功,且能消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尤多用于咳血、衄血、吐血、血淋、尿血等出血病证。

既可内服,也可外用。

如《梅师集验方》治鼻
衄,《中藏经》治齿衄,《证治要诀》治肌衄等,皆以本品外用。

若治咳血、吐血,常与花蕊石、三七同用,如化血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血淋,《赤水玄珠》以之配蒲黄、生地、赤茯苓、甘草,水煎服;若治便血,可与地榆、槐花等同用,如三灰散(《类证治裁》);用治崩漏,可单用本品,与酒和服。

2、小便不利。

本品苦降下行,能化瘀通窍,通利水道,故可用治小便不利,常与滑石、白鱼同用,如滑石白鱼散(《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6~10G;研末服1.5~3G。

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本品多研末为散剂应用,或以胶囊剂内服。

在止血时以血余炭膜剂较散剂效果满意。

采收加工:
收集人发(男女均可)用硷水或肥皂水洗净污垢,再用清水洗净,晒干;然后放在铁锅内,须要填满压紧,上盖瓦盆,用湿泥封严,勿使漏气,加火煅之。

煅时当用慢火,温度及时间均须注意掌握。

如火猛,时间长,则枯焦;如火力小,时间短,则煅不透,尤其不可漏气,以免灰化。

煅好后,停火,放冷,取出。

炮制工艺:
捡净杂质,晒干,捣碎即成。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血余中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优角蛋白,含水分12%~15%,灰分0.3%,脂肪3.4%~5.8%,氮17.4%,硫5.00%。

亦含黑色素。

灰分中含有金属,按含量多少依次为:钙、钠、钾、锌、铜、铁、锰、砷。

血余炮炙成血余炭时,有机成分破坏炭化,无机成分同上。

2、药理作用:
(1)止血作用:实验表明:血余炭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血余炭水煎液或醇提取液对大鼠或小鼠腹腔给药,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

血余炭粗晶液对大鼠腹腔给药,可加速大鼠的血凝作用;并可诱发大鼠血消板聚集;缩短狗和兔的凝血
时间。

有报告指出,血余炭粗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较显著增强作用,尚能明显地降低大鼠血浆CAMP的含量。

提示血余炭粗晶具有促内源性系统凝血功能,其止血原理与血浆中CAMP含量有关。

亦有报告指出,血余炭粗晶液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增强作用,对血小板黏附率有增加趋势,能显著缩短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内环核苷酸含量,并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尚有报告指出,由于炮制条件不同,血余之药理活性和作用性质亦有变化。

血余炭(350℃炮制品)口服止血作用最强,而煎剂(300℃以下炮制品)注射则表现为中枢兴奋作用。

(2)抗菌作用:血余炭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3、毒副作用:血余炭水煎液给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
90.90G(生药)/KG和26.18G(生药)/KG;血余炭醇提取液给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109.27G(生药)/KG和22.67G(生药)/KG。

临床应用:
1、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血余炭3~9G,加入鲜藕汁20~40ML中口服,每日3次。

治疗25例,痊愈23例。

〔《新中医》1972;(5):35〕
2、治疗烫伤:血余炭(研细),凡士林适量,调匀涂创面处。

用时先洗净创面,如有水泡,剪破后用消毒棉球拭干。

涂药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头面部每天1次,其他部位2~3天1次。

〔《福建中医药》1961;6(2):64〕
茶疗食谱:
血余藕片饮
[材料]干藕片150克,血余炭75克。

[做法]将干藕片与血余炭一起加水适量,共煎煮2次,每次1小时,将2次煎液合并过滤,用文火浓缩至100毫升。

[养生提示]止血散瘀,适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类失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