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并评价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及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53例接受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并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53例使用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患
者做对照,分析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情况。
结果使用组发生皮瓣和/
或腋窝积液4例(7.55%),未使用组发生伤口和/或腋窝积液12例(22.64%),两者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使用组轻度皮肤坏死1例(1. 89%),未使用组发生轻
度皮肤坏死9例(16. 98%),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改良乳腺
癌根治术后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关键词】改良乳腺癌根治术;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皮下积液;皮瓣
坏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常
见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伤口的愈合及后续的放、化疗时间,延长
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因此寻求更为合理的引流方式,减少皮下积液及
皮瓣坏死的发生非常必要。
我院自2004年开始在乳癌根治术后应用真空高负压
引流技术,现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l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实验组:53人,均为女性,年龄36~65岁,平
均49岁,TNM分期:Ⅰ期15 例,Ⅱ期 32例,Ⅲ期6例,肿物直径在0.6~8.0 cm,术后均予以真空高负压引流;对照组:53人,均为女性,年龄40~67岁,
平均52岁,TNM分期:Ⅰ期17 例,Ⅱ期 30例,Ⅲ期6例,肿物直径在0.9~
7.8 cm,术后均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
两组患者在年龄、乳腺癌分期、肿物
直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手术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要求进行,根据病变情况,大部分保留胸小
肌(Auchicloss式)、部分切除胸小肌(Patey Dyson式)。
腋淋巴结清扫范围大部分达
到BergⅡ级,少部分达到BergⅢ级。
手术取梭型切口,常规用电刀游离皮瓣,止血,在胸大肌浅面将乳房完整切除,清扫淋巴结时,尽可能采用结扎的方法来处
理留下的组织,以免发生明显的腋窝淋巴漏。
伤口和创面用热蒸馏水浸泡10min,用生理盐水冲洗。
1.2.2实验组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瓶,瓶内负
压可达90KPa,容量为150~600ml。
关创前,穿刺隧道针戳孔,穿刺针引导放置
引流管并固定于皮肤上, 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针距0.5cm~0.8cm,对合皮肤
后以纱布均匀按压使皮肤和胸壁展平紧贴,接通引流瓶上的外置引流管,打开负
压控制开关,贴敷贴,无需加压包扎。
对照组创面处理方法:创面放置普通橡皮侧孔引流管, 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针距0.5~0.8cm,对合皮肤后以纱布均匀按压使皮肤和胸壁展平紧贴,引流
管接一般的负压器,贴敷贴,大量无折纱布覆盖,扶患者坐起后应用一般绷带或
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皮瓣区有无波动感以及皮瓣颜色、弹性、切割有
无出血等局部情况。
皮下积液的判定:拔除引流管后,游离皮瓣有波动感并用
注射器在可疑区域抽出不凝固液体为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的判定:当皮瓣出现明
显变黑,失去正常组织弹性,切割时不流新鲜血液时即诊断为皮瓣坏死[1] 。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10 行四格表校正χ2检验。
以P<0. 05判
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者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发生情况见表1。
表1所示,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瓣
坏死发生率比较, P< 0 .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广,创面大,皮瓣下形成巨大潜在的腔隙,创面渗血、渗液难以避免。
因此皮瓣和(或) 腋窝积液以及皮肤坏死是乳腺癌改良
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胸部、腋窝的皮瓣和胸部肌肉、腋窝血管之间存在较大间隙,术后渗出或漏出的淋巴液、血液、组织液以及坏死
的脂肪组织常积存其中,引流不畅,导致术后伤口和腋下积液的发生[2] ,再加上电刀的不合理应用以及胸部包扎过紧影响皮瓣血运,导致皮肤坏死[3]。
而引流不
畅是造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肤坏死的主要原因。
所以术后充分有
效的引流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绷带加压包扎单管负压引流法。
由于普通负压吸引器
的负压值最高仅为20KPa,故负压不足且持续性差,不能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且过分强调加压包扎,皮瓣处于硬的肋骨和外界压力之间,血管受压痉挛,血液
供应受影响,造成皮瓣微循环障碍,渗出液体增多,甚至皮瓣缺血坏死。
我们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去除了外界的直接压力,为皮瓣供血提供维
持了很好的引流效果,确保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利于皮瓣存活。
本文皮下积液
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分别为7.55%、1.89%,明显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4-5】笔者
认为应用真空高负压引流瓶进行引流有以下优点:(1)引流效果好 Drainobag了良好的条件,而且Drainobag高负压引流保证了持续的负压吸引状态,从而真空
负压引流瓶可提供90kPa的负压,瓶内充盈量即使达到80%,所提供的负压亦损
耗不多。
所以它能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效引流。
(2)压力均匀且使皮瓣较牢固地
粘附在剖面上,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即使有些地方凹陷、欠平整而形成皮下积液,较多侧孔的负压引流管也可起到充分引流的作用,无渗液外流,保证了切口
敷料清洁干燥。
(3)持续高负压使皮片和胸壁之间产生一种均匀的粘贴力,该
力可阻止毛细血管出血,阻止淋巴液渗漏,减少炎性渗出而又不影响皮片的血液
循环,有利于吞噬细胞的活动和成纤维细胞的形成,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6】。
(4)患者呼吸运动不受限,夏季无炎热不适的感觉。
总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Drainobag 负压引流瓶引流,可以使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后创面引流更为通畅,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操作简单、省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盛军. 乳腺根治术后创面负压引流103 例应用体会[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
杂志, 2005, 11( 17) : 2487 - 2488.
[2] 万厚民,张应丽,李金文,等.引流方式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 2006,9:806
[3] 韩渊,于冰.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产生原因及其对皮瓣坏死的影响[J].新疆医
科大学学报,2005,28(9):865-867.
[4]杨永久, 李瑞平, 胡振华.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5 , 14( 4 ) : 310 - 311.
[5] Wood worth PA. McBoyle MF, Helmer SD, et al. Seroma formation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incidence and predicting factors[J] . Am Surg 2000, 66( 5) : 444 - 450 .
[6] 黄继胜.乳腺癌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11):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