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高中地理 第1章 第2节 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 第1课时课后知能检测 中图版选修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第2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第1课时课后知能检测中图版选修5
一、选择题
1.我国是多灾害的国家,下列地区中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的是( )
A.内蒙古高原B.云贵高原
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
【答案】 B
2.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给当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正确的叙述是( )
A.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一次地震有几个震级
B.国内外地震台所测的震级不同,这是因为离震中距离不同,震级也就不同
C.离震中远近不同的地方烈度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不同的烈度
D.市内有的建筑物未倒塌,说明震中附近地区烈度为零
【解析】关键是要明确震级和烈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同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即使国内外地震台测得的震级数值略有差异,也只是测算上的误差。

烈度是某一地区地面受到地震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在同一次地震中,一般情况下,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反之越小。

同时不同的地方地质构造、地面建筑不一样,即使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也相差很大。

震中附近建筑未倒塌,与其地质构造和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有关,但震中附近地区烈度绝不会为零。

【答案】 C
(2013·南昌市第十九中学月考)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

读图,回答3~4题。

3.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板块碰撞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D.变质作用
4.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

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

若上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为台湾岛东部海域,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第4题,根据题干信息结合图示中等深线数值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3.A 4.B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市一次天气过程中的风向和风力变化图。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

每一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级。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天气过程是( )
A.台风B.寒潮
C.冷锋D.高压系统
6.该天气系统诱发的海洋灾害是( )
A.狂风暴雨B.风暴潮
C.滑坡、泥石流D.霜冻
【解析】第5题,该天气系统的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应属于台风。

第6题,狂风暴雨和霜冻属于气象灾害,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答案】 5.A 6.B
(2013·浙江衡州二中高二期末)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1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 171人。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天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诱发了地震和海啸
B.造成狂风暴雨
C.是今年登陆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
D. “天鹰”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
8.“天鹰”造成特大的生命及财产损失,其原因可能是( )
①是超强台风
②泥石流
③特大暴雨
④登陆位置较常年异常
⑤白天登陆而非夜晚登陆
A.①③④⑤B.①③④
C. ②③④D.②③④⑤
【解析】第7题,热带风暴不能诱发地震;菲律宾位于北半球,“天鹰”为逆时针的漩涡气流,并非2011年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

第8题,“天鹰”未达到台风的等级,仅属热带风暴。

【答案】7.B 8.C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3年1月8日报道,在过去7天里,澳大利亚遭遇史上最强热浪的袭击。

1月7日,澳大利亚全国平均气温达到40.33摄氏度,悉尼的温度高达42度,超过了1972年创下的高温纪录。

目前,炎热天气导致该国火灾频发,7日,大火造成澳大利亚6万多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所幸并无一人遇难;1月8日,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新南威尔士州共发生了100多起因高温天气引发的火灾。

新南威尔士州还发出警告,称当地已经进入红色警戒的“灾难”状态。

据此回答9~10题。

9.造成上述罕见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A.气旋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10.澳大利亚旱灾的原因是( )
A.夏季太阳高度大,蒸发量大
B.地形多低山丘陵
C.位于季风区,降水不稳定
D.北方冷高压控制时间长
【解析】干旱是在高温的情况下形成的,这种情况多在反气旋控制下形成,并且澳大利亚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蒸发量大也是其干旱持续的原因之一。

【答案】9.B 10.A
二、综合题
11.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千米。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地震引发约6米高海啸。

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但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截止到3月18日,此次地震造成日本约50 000人死亡,近万人失踪,地震造成的核电站爆炸的消息扩散到全球,一时阴影难散,中国东部海区也受到此次核电站爆炸的影响。

读下面两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5级地震震中烈度与震源深度5 km的震中
震源深度的关系烈度与震级的关系
(1)根据图示材料,说明震级、烈度、震源深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日本地震灾害严重的原因。

(3)地震衍生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解析】第(1)题,读图可分析总结出答案。

第(2)题,日本地震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可从地震带、地形、临海的位置分析。

第(3)题,有地质灾害、海啸等。

【答案】(1)烈度主要受震级和震源深度的影响;震级相同,震中烈度随震源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震源深度相同,烈度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加。

(2)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灾害多;多山的地形,易引发地质灾害;四面临海,易引发海啸。

(3)火灾、滑坡、海啸、疫病蔓延等。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月31日环球网报道,日本全国各地区近期普降大到暴雪,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2米,甚至导致雪灾。

据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东部和北部地区在今后一周内仍将有冷空气南下,日本海沿岸地区暴雪天气将继续,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

日本气象厅已经发出暴雪警报。

材料二日本暴雪分布图。

(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日本暴雪的形成原因?
(2)雪灾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如何有效预防暴雪灾害?
【解析】冬季,西北季风南下经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经沿岸山脉的阻挡抬升,形成暴雨。

雪灾往往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影响交通、电信、电力等部门,给农作物带来冻害。

【答案】(1)强冷空气南下,经日本海洋面,携带大量水汽,同时沿岸暖流增大了湿度,遇日本海沿岸山地的阻挡,抬升作用明显,形成暴雪。

(2)产生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产量;阻碍交通,影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压塌电线,中断电力,影响通讯等。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减灾防灾意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强监测预报,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采取一系列工程或非工程措施,以减轻灾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